年报:大豆市场2022年回顾与2023年展望
发布时间:2022-12-22 19:30阅读:807
2022年,CBOT大豆市场整体冲高回落,低库存叠加南美减产将豆价推至年内高点,但在新作丰产预期出现后迅速回落,并维持1400-1450美分区间窄幅震荡。由于库存紧张局面不改,2023年年初豆价预计仍将继续大幅上行,期间可能在联储加息的压力下短暂回调,直到南美大豆上市以及北美新作播种后,豆价将逐步震荡下行。此外,如果俄乌冲突短时间内无法有效解决,或者南美减产幅度过大,大豆价格将得到进一步支撑。
2022年大豆价格走势,年初在南美减产预期的作用下,叠加俄乌冲突引发玉米、小麦价格上涨的外溢效应,豆价自1300美分一线一路飙升至1700美分区间,而二季度出口、压榨双线大热则令美豆价格维持高位震荡。直到2022年7月美国农业部顶着不足60%的作物优良率发布高达了高达51.7蒲/英亩的产量预测,并在8月上调至持平历史记录的51.9后,大豆价格迅速回落至1350美分左右。而旧作合约交割完毕,供应紧张情绪缓解之后,豆价便陷入了1400-1450美分的窄幅区间波动。
(一)美国库存降至七年低点,巴西、中国扩大种植面积
按照美国农业部在2022年11月发布的报告预测,22/23作物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3.01亿吨,期末库存预计为1亿吨,高于上年度的3.56亿吨和0.92亿吨;2022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计为43.46亿蒲(约合1.18亿吨),低于去年的44.65亿蒲,期末结转库存降至七年新低2.2亿蒲,与此同时库销比也降至八年来的低点。尽管从全球范围来看,大豆的产量和库存均有上升的预期,但该预期是建立在2022年冬季南美大豆丰产的基础之上,且当前市场价格已经隐含了这一设想。
按照巴西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2/23年度巴西拟种植大豆的土地面积首次突破1亿英亩,较上一季增加2.5%,而产量预计更是达到了1.5亿吨(约合55.25亿蒲)的历史纪录。但“拉尼娜”警报再响,如果2023年初南美再度出现显著减产,豆价走势恐将复制2022年1-3月的强势,而即便南美实现了增产,在其收割上市之前,豆价也将随着库存的下降而逐步升高。
此外,作为第四大大豆生产国和最大的进口国,我国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也在逐步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至于美国,由于极强的可替代性,新年度的大豆种植面积主要取决于大豆/玉米价格比,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压榨利润限制大豆消费,中国饲料需求预期回暖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国2023年度经济存在衰退风险,食用油、肉类消费存在下降可能。受此影响,无论是作为食用油的豆油,还是作为动物饲料的豆粕,消费前景均受到显著的压制。豆油、豆粕价格低迷的直接结果将是压榨利润的显著下降,从而降低压榨厂开工率,以及大豆的采购动力。因此豆价在经历了一季度的上行后,随着南美库存补充,市场需求下降,豆价可能逐步跌回1300美分区间。
由于前几年非洲猪瘟造成的“猪周期”震荡,我国生猪存栏在此前低肉价的影响下处于低位,豆粕消费低迷令国内大部分压榨厂开工动力不足,反映在国际贸易上则是2022年下半年进口量的下滑。而近月来,随着猪肉价格上升,以及春节消费高峰的临近,国内豆粕消费预期将在存栏恢复的帮助下回暖。然而随着中巴双方在豆粕、玉米等领域的深化合作,该部分预期恐难以长期惠及美豆出口。
(三)联储加息限制豆价空间,俄乌局势影响豆农判断
在目前能源和食品价格仍未显著回落的背景下,美国通胀控制目标很难迅速实现,2023年一季度联储加息进程恐将继续,并对大豆价格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豆价可能因此出现阶段性回调。另一方面,俄乌局势的不确定性,恐将全方位影响美豆前景。其一是播种替代效应,目前俄乌在诉求上存在极大分歧,若到美豆播种季两国关系再度紧张,推高玉米价格,美豆播种面积可能出现明显下降,从而抬高下半年豆价。其二是进口替代效应,若黑海粮食出口通道关闭,欧洲势必需要寻找替代进口源,美国市场或将成为首选,大豆价格也将在小麦和玉米的带动下水涨船高。
(四)“拉尼娜”影响难测,“厄尔尼诺”风险出现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22年底至2023年初,南美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可能性极高。2022年已是连续第三个“拉尼娜”年,前两年已分别造成阿根廷大豆减产约1300万吨和500万吨,巴西尽管受影响较小,但依然面临干旱的威胁,极端气候造成的产量不确定性将成为2023年一季度市场关注的重点。
“拉尼娜”的影响不仅限于南美,预计2023年春季,北美有可能继续迎来寒冷潮湿气候,可能对春耕造成不利影响。更令人担心的是,2023年北半球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风险已上升至40%,更加炎热的夏天将对植物生长产生严重威胁,并影响来年美豆产量。
综上所述,2023年大豆供应大概率呈现前紧后松的局面,一季度在库存压力和美元升值的交替作用下豆价震荡上行,目标区间1550-1600美分,直至南美大豆上市后逐步回落。三、四季度随着美国新作大豆生长和收割,豆价可能重新跌回1300-1400美分区间。期间需要关注的风险点,一是俄乌局势恶化带来的替代效应,二是极端气候造成的减产风险,二者均会为大豆价格提供上升动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2023年有哪些基金值得投资?2023年基金展望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0 09:58
-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三位得主荣获825万奖金,究竟研究的啥?
2025-10-20 09:58
-
主播、骑手、网约车司机收入全面裸奔!10月起你的个税这样算
2025-10-20 09:58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