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依存度TOP排行&变化之最
发布时间:2022-12-16 19:10阅读:1396
【导语】2022年中国化工品市场在进口方面整体呈现依存度下降的趋势,一方面与中国化工品类完整度高有关,另一方面产能持续增长,自给度不断提升,也极大的推动了进口依存度的下降。虽然仍有小部分产品受限于原料产地及成本等因素仍需大量依赖进口,但预计2023年化工品整体的进口依存度仍然是降低趋势。
2022年油脂化工部分产品、特殊电器元件塑料等进口依存度位于前列
2022年接近尾声,盘点年内化工品市场的部分主要品种不难发现,中国化工品对外依存度发生了新的变化,油脂化工类,部分特殊电器元件塑料,碳酸锂等产品的整体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而溶剂类的乙二醇丁醚进口依存度超过80%。具体排行如下图所示:
由于缺乏原料产地优势、成本优势、工艺优势等,我国上述部分品种需要大量依赖进口。例如油脂化工中部分产品东南亚居于原料产地,成本优势凸显,持续优势输入中国市场。乙二醇丁醚和二乙二醇常年进口依存度较高,同样是由于中东等地区装置低廉的原料带来的成本优势。PC和ABS多用于电子电器等领域,产品品质差异化较大,部分高端牌号仍需进口。碳酸锂进口依存度高更多是基于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导致的需求缺口,在国内产能较快释放的背景下,仍需大量进口填补。
2022年进口依存度变化之最
就变化率而言,2022年PC与PS进口依存度下降较多, 进口依存度较上年提高的产品较少,提升幅度均在8个百分点以内。PC、PS、ABS等市场2022年几乎均出现了产能增加,内需不足及内外盘倒挂。
年内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较大,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价格面的影响颇深,尤其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至7.3以上,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化工品市场的进口热情。年内全球主要海运航线运费高位运行后大幅降低,结合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化工品进口市场的套利窗口波动较频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的进口流入。
最后国际地缘局势的不稳定,导致能源价格及供应的剧烈波动,也造成年内部分海外化工装置成本压力大增同时开工稳定性降低,欧洲部分化工品装置年内甚至出现较长时间的停车避险,这也导致部分产品流向中国的数量减少。
产能扩张叠加需求萎缩 化工品进口依存度整体下降
过去数年间中国化工品市场发展迅速,大多数产品的产能都经历了不同速度的扩张,部分甚至出现过剩,而随着整体自给率的不断提升,曾经高度依赖海外进口货源的状况显著改善。本文卓创资讯选取62个主要的化工产品(文末附表)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预计2022年近47%的产品进口依存度在10%以下,高度依赖进口的产品占比降至5%,可以明显看出绝大多数产品的自给率正在提升。
上述产品中,进口依存度呈下降趋势的高达58%,仅有18%的产品进口依存度较2021年提高。而经过分析,造成超半数化工品进口依存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中国产能增长,国内需求萎缩,套利窗口波动及海外装置减产。
中国产能增长是化工品进口依存度下降的首因,且实际上这一驱动力早在数年前已经逐渐显现,2022年中国大多数化工产品产能呈增长态势,在本次选取的62个化工产品中,79%的产品产能实现了增长,大多数产品自给率连年提升。此外2022年全球市场需求端表现乏力,中国市场亦然,且该因素成为年内化工品进口依赖度降低的次要原因。实际上部分产品在2022年遭遇了产能增长而需求萎缩的双向压力,又或者需求增速不及供应增速,抑制了进口货源的流入。下图中所示产品,其2022年进口依存度下降的首要原因即为国内产能增长。
海外原料优势加持 部分化工产品进口依赖度依然较高
在油脂化工中,部分主要品种原料为天然作物,例如棕榈等,东南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令其拥有丰富的相关资源,成为全球主要的相关制品出口国,中国大量进口其甘油、硬脂酸和脂肪醇等产品。
分析近年数据不难发现,上述产品的进口依存度整体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30%-60%之间,其中甘油近年来进口依存度基本整体呈增长趋势,仅2022年在价格影响下降低。
备注:上图乙二醇单位为十万吨,二乙二醇及乙二醇丁醚单位为万吨,便于显示对比。
乙二醇、二乙二醇与乙二醇丁醚均为传统的高进口依存度品种,近年来经过国内产能的不断扩张与投产,乙二醇和二乙二醇的自给率正在不断的提升,尤其国内煤制工艺的长足发展,极大的提升了自给率。但沙特等国家的同等产品依然拥有强大的成本及原料优势,因此2022年上述品种进口依存度依然较高。乙二醇丁醚近年来国内产能发展较为缓慢,主要在于与海外装置相比缺乏成本优势,该产品生产盈利空间较小,国内生产商扩产和新进入的意向均较低。
预测:2023中国化工品整体进口依存度将继续降低
进口货的流入,一方面填补了一国市场的需求缺口,也带来产品的差异化和价格竞争,提升市场活力并促进本国生产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但在不同的市场发展阶段中,区域市场对于进口货源的需求随时变化。在中国化工品市场仍处于较快发展的背景下,2023年甚至未来几年国内仍有大量的化工产品新项目等待建成和投产,亦有部分落后产能顺应趋势淘汰,整体趋势上多数化工品产能仍呈现增长态势,因此预计2023年中国大部分化工产品年进口依存度将继续缓慢降低,自给率保持整体增长态势。
从内需视角上看,随着社会生产及物流条件的放开和改善,2023年大化工及终端市场的同步复苏被期待,经济存在修复预期,多数化工产品2023年的进口量或较2022年微增。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12月人民币兑美元已经降至7以内,预计2023年再次向上破7的概率并不高,化工品整体进口环境有所改善。海外装置波动方面,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逐步高位回落,化工品整体生产成本压力降低,但海外装置的开工及供应稳定性,成本波动预期等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市场密切关注欧洲方向生产条件的变化。虽然预期2023年外部环境有向好改善,但在中国多数化工品自给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不改变2023年整体进口依存度下降的趋势预判。
在部分差异化、高品质领域,近年来中国本土产品同样有较快的突破和发展,但对比一些发展更早、更成熟的国际生产企业而言仍然存在差距,相关产品短期内将仍然依赖进口,暂时无法快速替代。而类似于油脂化工类的产品,国内生产环节扩增空间有限,预计2023年仍将保持较高的进口依存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