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日报(12月15日):玻璃钢材携手走强低硫燃料油日线三连阳
发布时间:2022-12-15 17:56阅读:589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周四(12月15日)震荡走强,活跃商品多数收涨。截至当天收盘时,追踪国内商品市场的综合指数收报191.35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98点,涨幅0.52%。全天商品市场累计净流入资金11.99亿元。
新华财经北京12月15日电(吴郑思、郭洲洋)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周四(12月15日)震荡走强,活跃商品多数收涨。其中,地产行业相关品种涨幅居前,玻璃、螺纹、铁矿石均涨超3%,居当天涨幅排行前列。能化板块继续整体走高,低硫燃料油(LU)再涨3.37%,日线“三连阳”。相比之下,农产品板块大多走弱,二号黄大豆、一号黄大豆分别收跌2.04%和1.54%,贵金属冲高回落,沪银主力中盘收跌近2%。
截至当天收盘时,追踪国内商品市场的综合指数收报191.35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98点,涨幅0.52%。全天商品市场累计净流入资金11.99亿元。
文华商品指数12月15日日内走势图
来源:文华行情系统
宏观利好提振市场信心 黑色建材显著上涨
隔夜政策面再传利好,提振了相关品种的多头信心。以地产行业相关品种领衔,15日玻璃、纯碱、螺纹、铁矿石均强势涨超3%;热卷、焦炭也跟涨超2%。相比强预期的提振,弱现实依旧对钢材及黑色系商品整体形成压力。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3863亿元,同比下降9.8%;11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9.9%。不过,高频数据显示,虽处淡季,但随着阶段性冬储的展开,钢材终端需求有所好转。我的钢铁网(Mysteel)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当周,全国螺纹钢表观消费由降转增,结束五周连降。国信期货分析认为,螺纹供需略有转暖,市场期待产业链补库的背景下,螺纹期价上涨预计短期可以持续。而对于矿石方面,中州期货表示,目前铁矿供应整体稳定,港口库存压力不大。铁水下降空间有限,电炉亏损加重,钢厂进口矿库存非常低,补库启动中,价格有支撑,基本面向好,短期易涨难跌。
相比钢材,玻璃市场更受到库存压力持续缓解的提振。据隆众资讯,截至12月15日当周,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6899.84万重箱,环比下降5.25%,同比增100.41%。业内认为,依据陆续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已售商品房的竣工交付相较新房销售及新开工的恢复速度将更快。方正中期期货就表示,宏观底部已现,新的年度玻璃终端需求好转及需求旺季到来时进一步向好概率增大。
此外,原油在持续反弹后稍有回落,但仍旧表现强势,SC原油主力合约收涨1.53%;LU、沥青主力合约也涨超3%。
二号黄大豆刷新三个月低点 沪银冲高回落跌近2%
农产品板块近期表现相对偏弱,尤其是豆类期价承压明显。15日收盘,豆二2301合约和豆一2305合约分别收跌2.04%和1.54%,分居跌幅排行第一、三位。市场分析认为,中储粮收购价持续下调和美豆近期冲高遇阻,给大豆价格施加了利空压力。盘中豆一当前主力05合约还刷新了主力连续合约8月下旬以来的新低。从国产大豆市场看,在国产大豆今年增产的背景下,中储粮大豆收购价格持续下调给盘面带来了压力。在弘业期货看来,今年国产新作大豆供过于求的格局较为明显,期价中期仍然承压。但考虑到近月现货旺季来临,近月豆一期货料获得一些支撑,或围绕仓单成本运行,但远月仍维持偏空思路。
相比之下,二号黄大豆一定程度还受到美豆止涨回落的拖累。尽管阿根廷干旱仍旧给大豆产量前景带来隐忧,但是随着南美大豆产量逐渐明朗化,业内认为一旦进入南美大豆上市周期,国际大豆市场将整体承压。
贵金属市场15日呈现明显的利多兑现走势。随着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联储如期加息50个基点、兑现了放缓加息节奏的市场预期,金银不同程度冲高回落。与此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了鹰派立场,也进一步加速了金银多头的获利回吐。盘面上看,15日,沪金主力合约减仓1764手,而沪银主力合约更是减仓近3万手。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以来已有多家机构对贵金属市场的短期回调风险有所警示。后市来看,华泰期货分析认为,尽管美联储表示仍将有更多加息举措,但华泰期货表示,当下除去利率端影响外,避险需求以及黄金在资产配置中的作用,均对金价产生较强的支撑。
其他品种方面,金属板块多数回落,六大主要金属除沪铝收平以外,其他品种均不同程度收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