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报告:价格高位震荡谨慎追高
发布时间:2022-12-15 08:25阅读:125
价格高位震荡谨慎追高
锡价近期强势运行,主要受到宏观利好的拉动:海外方面美联储多次释放鸽派信号,暗示12月加息幅度会有所放缓,美元指数同步下行令有色上方压力释放,国内方面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带动市场乐观情绪,但锡的基本面并无太改善,首先从矿端来看,国内外锡矿品位均有一定程度下滑,锡价低位对矿企开采意愿有一定抑制作用,后续矿端增量有限,冶炼端利润较低,部分炼厂生产意愿不强,预计年底产量将不及预期,但终端消费依旧疲软,电子行业消费走差较大程度拖累消费,库存累库趋势预计延续,综合来看,在宏观利好兑现后,锡价逻辑将重回基本面,价格向上空间有限,建议谨慎追高。
宏观环境压力释放,锡价领涨。近期锡价结束了长达数月的下跌趋势,以超过10%的补涨幅度收复此前跌幅,重新站上20万关口,锡价表现如此强势主要还是受益于近期宏观多重利好释放:海外方面,美国10月份CPI同比上涨7.7%,回落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美联储多次释放鸽派信号,暗示12月加息幅度会有所放缓,在此之前美国已连续4次加息75bp,市场预计12月的加息幅度将放缓至50bp,美元指数亦同步下跌,令有色价格上方压力减轻,另一方面国内防疫政策有所放松,多地取消核酸以及健康码,畅导复工复产,以加快经济的修复,市场情绪普遍好转,多重利好交织拉动锡价上涨。
锡矿产量下滑,矿端供应放缓。国产矿方面,9月锡矿产量为5800金属吨,环比减少13.7%,同比减少4%,1-9月锡矿累计产量为54687金属吨,同比减少15.7%; 进口矿方面,10月我国锡矿进口为11284实物吨,环比减少29.75%,同比增长43.11%,其中缅甸进口9757吨,环比减少24.48%、同比减少40.38%,由于此前锡价持续处于低位,部分海外低品位锡矿已经停止开采,从进口国家数据来看,缅甸、越南、刚果(金)进口锡矿降幅较为明显,澳大利亚进口锡矿略有增量,考虑到年末炼厂有备库需求,预计后续进口矿将略有增加。
图1:国产矿金属量
图2:锡矿加工费
图3:锡矿进口(实物吨)
图4:除缅甸锡矿进口金属量(金属吨)
炼厂生产小幅下降,据Mysteel调研显示, 2022年11月精锡产量为15806吨,环比减少6.06%,同比增长10.42%。云南、广西地区均因原料紧张问题导致产量下滑,其他地区产量基本保持稳定,近期锡矿加工费保持低位对炼厂利润有一定程度的侵蚀,部分炼厂生产意愿受到影响,截至12月9日,40%矿加工费为17000元/吨,60%矿加工费为13000元/吨,已下跌至2021年9月水平。从进口锡锭水平来看,今年量级明显高于往年,主因进口窗口开启时间段较长,根据海关数据,10月进口精炼锡3555.86吨,出口764.35吨,1-10月累计净进口量为1.47万吨,但近期进口窗口关闭,料12月进口锡将略有减少。
图5:精炼锡产量(万吨)
图6:国内精锡当月进口(吨)
终端消费难改疲态。从锡消费占比最大的终端领域锡焊料来看,据SMM统计,焊锡企业11月开工率81.3%,月环比减少2.2%,开工率较前几个月有所下行,主因中小型企业订单情况有所下滑,这一点也能从终端电子消费验证,今年1-10月累计集成电路产量为21120000万块,环比下降13%,国内个别电子厂已提前开始休年假,主流厂家年假预期开始时间或集中于元旦前后,年假假期时间多于往年,海外的情况类似,欧美国家制造业PMI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截至11月,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制造业PMI为49,低于荣枯线,10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金额为468.6亿美元,同比持续为负,电子产品的库存也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值,均显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仍处于下行周期中,对于原材料锡的消费或失去补库周期支撑。锡化工方面,消费占比最大的PVC产量近期产出环比下滑,11月产量为164.25万吨,同比下滑6.95%,光伏消费增速放缓,10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量为5824万千瓦,较去年累计同比增长98.7%,总体来看终端订单不及此前,整体以按需采购和消耗库存为主。
图7:镀锡板:产量:当月值(万吨)
图8:集成电路产量
图9:光伏装机量:累计新增
图10:家电产量累计同比
图11:欧美国家PMI
图12:美国电气和电子产品库存
截至12月9日,全球锡显性库存8836吨,较去年年底增5084吨,其中境外库存3140吨,境内库存5696吨,进内外库存比处于高位,境内外均显现出累库趋势,在需求冷淡之下,库存亦较难转为去库,预计累库趋势将延续。
图13:国内锡社会库存(单位:吨)
图14:LME锡库存(单位: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