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反弹生猪期价收复21000关口
发布时间:2022-12-5 09:16阅读:101
周五连盘生猪期货借助现货端涨价势头,平开小幅探低后震荡走高,午后发力拉升,主力合约LH2301收盘于21365元/吨,上涨675元/吨,涨幅3.26%。
11月后的生猪市场进入供需双增格局。供应端来看,月初集团厂普遍计划增加3-5%的月度出栏量,但截至月末,实际出栏量已远超期初计划的增量。同时,生猪价格跌跌不休,养殖利润快速回落的情况也激发了相当部分散户主体的出栏意愿,前期压栏、二次育肥等主体的出栏量显著增加。需求端,进入11月以后,市场对传统的腌腊需求旺季翘首以盼,而实际发展过程来看,今年南方地区由于降温较晚,整体温度偏高,叠加多地防控形势的不断变化,腌腊需求启动缓慢。同时,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20%以上,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相对高位水平的猪价本身会对整体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反馈影响。因此,在11月上中旬阶段,国内生猪市场供应增量显著,而需求端迟迟未能走强,形成阶段性的供过于求格局,致使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国家生猪市场外三元生猪全国均价自2022年10月20日触及最高28.79元/公斤后持续下跌,至11月底跌至22-22.5元/公斤,累计跌幅已达20%。
短期供应端续增能力不足。前一段集中出栏过后,或已释放部分恐慌情绪,同时猪价跌至22元/公斤一线,已触及二育群体的成本线,在消费旺季仍不能完全证伪的时间节点,猪价续跌容易推升养殖主体的挺价惜售心理。另外,随着防控形势的好转,北方地区养殖主体或从把握解封窗口积极出栏的心态中扭转过来。出栏均重来看,近两周,各类样本数据均显示生猪均重数据止涨,甚至稍有回落,也可能意味着前段时间的抛售已大幅降低了大肥猪存栏水平,这有利于缓解后期迟到的腌腊季和春节消费阶段的供应压力。
猪价反弹的核心驱动——旺季消费,终于启动。28日前后,全国大部地区开始大降温,南方地区气温终于下降并保持在事宜腌腊的低温水平,腌腊活动终于活跃起来。屠宰数据明显好转,本周前四天样本点屠宰量较上周同期增加20%。同时,肥标价差重新走扩,显示大肥猪猪价格的走强,侧面验证腌腊需求的兑现。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十天南方气温将持续偏低状态,有利于各地腌腊活动的持续。
周五期货一月合约的涨幅明显大于现货市场,主因或是提前交易周末现货续涨预期。在当前防控形势及经济形势下,腌腊需求的量级和持续性的不确定性胜过以往,而养殖主体剩余存栏水平,及出栏心态(是否继续抢跑)也未可知,后续仍要继续关注现货市场供需变化,现货价格表现强弱。就当前情况来看,腌腊需求只是迟到,并非消失,随着腌腊季的正式启动,猪价仍有望阶段性反弹。
图1 样本点日度屠宰量 | 图2 标肥价差 |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 | 数据来源:上海钢联、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 |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