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期货大宗商品收盘点评20221108
发布时间:2022-11-9 14:07阅读:302
观点梳理:11月8日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ZC2301无成交。供给端, 煤炭物流小幅改善,大秦铁路运力有所恢复,但仍未回到正常水平,但是由于下游需求不济,现货价格淡季有所走弱,但终端冬储需求仍在,需求仍有支撑。综上,动力煤基本面对价格仍有支撑,预计短期煤价整体偏稳运行。目前期货流动性不足,不建议过多参与。
铜:宏观压力减轻 铜价维持高位
观点梳理:今日沪铜主力合约2212小幅震荡,收于65780元/吨,收涨0.08%。美国10月非农数据良莠不齐,新增就业人口超预期,但失业率反弹,叠加美联储官员讲话态度偏鸽,市场对美联储12月可能放缓加息预期增加,美元指数创下十年最大单日跌幅,外围情绪好转,提振铜价走势。秘鲁拉斯班巴斯铜矿(Las Bambas)发布声明称,由于近期道路封锁,该项目开始削减产能,全球第二大铜生产国秘鲁的生产干扰引燃对供应的担忧。10月全球铜冶炼活动下降,不过国内方面精炼铜产量仍有增加预期。中国10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出现明显回落,目不及去年同期,主要国内产量增加和需求稍显清淡。LME铜库存最近三个交易日单日减量纷纷超过6000吨,库存水平落至近一个半月低位,沪铜仓单库存也在下滑。
铝:基本面驱动不足 铝价上涨乏力
观点梳理:今日沪铝主力合约2212高开震荡,收于18450元/吨,收涨0.96%。近期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欧洲预计进入最暖冬天,能源危机情况或有缓解,欧美前期减停产产能短期难以恢复,但预计减停产范围可控,LME制裁俄罗斯金属事件暂未有定论,LME铝库存拐入去库。俄铝恐慌预期消化,欧洲冶炼龙头嘉能可表示23年将继续采购俄铝。国内方面,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基建1.5万亿项目投放,房地产延续宽松,政府采购支持绿色产业,宏观仍有向好预期。国内多地疫情高发,但疫情防控政策或有转向,市场情绪被带动。供应端,川渝前期限电产能已恢复70%,云南减产产能略有扩大,内蒙古部分新增产能投放,供应有增有减,沪铝库存低位去库,电解铝社会库存持续下行,中游冶炼开工率受疫情影响略有下浮,下游消费已进入“银十”末尾但提振乏力。
风险提示:电解铝产能大规模释放
观点梳理:今日沪铅2212冲高回落,收于15165元/吨,收涨0.26%。云南及湖南因山火及疫情短期影响的炼厂均恢复生产,叠加部分检修企业复产,带动原生铅炼厂总开工维持环比增加。再生铅方面,原料废旧电瓶维持供应偏紧格局,价格自10月中旬以来缓慢回升,同时,铅价高位回落,企业生产利润大幅回吐,生产积极性下降。下游需求看,铅蓄电池消费维持较好表现,一方面汽车产销强劲带动电池配套需求,部分企业订单延续至11月份,另一方面,随着移动基站项目建设的推进,获得招标订单的企业保持满产,使得铅蓄电池企业总开工维持较高水平。
风险提示:供给超预期
橡胶:大幅走高
观点梳理:11月8日橡胶主力合约RU2301大幅走高,期价收于12590元/吨,上涨2.52%。基本面上,供应端,全球产区处于旺产季,此外,9月份天胶进口量同比及环比都有增加,供应压力相对稍高供应压力依旧较大;需求端,国内内需无明显亮点;外需有继续走弱预期,供需方面维持弱势。目前基本面对胶价无大幅上涨驱动力,从盘面来看,近期胶价开始呈现技术性走高的走势,短期暂时按反弹对待。
纸浆:关注支撑位表现
观点梳理:11月8日纸浆主力合约SP2301震荡下跌,期价收于6628元/吨,下跌1.63%。基本面上,供应对价格的支撑并未结束,针叶浆进口依然维持低位;最新外盘报价略有下调,但进口成本依然维持高位;需求端,目前下游原纸厂家近期需求仍延续清淡,国内纸浆现货报价下调,采购积极性欠佳,短期采浆需求或难有明显提振。目前进口成本依旧较高,继续支撑期现货价格,预计短期纸浆期价以高位宽幅震荡走势为主,运行区间参考6600-7000元/吨。关注6600支撑。
原油:资金情绪谨慎,上海原油弱势整理
观点梳理:昨日油市消息面清淡,WTI原油、布伦特原油主连双双创下今年8月底以来的新高,随后冲高口落,布伦特原油冲击100美元大关失败。周二SC原油主力合约小幅弱势整理,收跌0.18%,报收714.7元。宏观方面,目前正值美国中期选举,资金相对谨慎,美国传统能源行业的政治献金大部分投向共和党,如果共和党最终获得众议院或参议院的控制权,或将减少能源项目的环境审查、加快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项目的审批,以及在西部开辟更多联邦士地用于石油和天然气钻探,此外,市场还可能交易对伊核协议暂时无法达成一致的预期。对供应紧张的预期限制了油价的下行空间,11月份OPEC+开启减产预计使得原油供应减少100万桶/日,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可释放空间和释放力度逐渐减弱,拜登的高级能源顾问Hochstein表示,美国需要回购2亿桶石油来补充战略石油储备。此外,欧盟对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的禁令将于12月5日开始实施,预计供应将会收紧。市场关注俄罗斯石油限价进展。七国集团已同意为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设定一个固定价格,并将定期进行评估修改,而不是采用与指数挂钩的浮动价格机制,关注俄罗斯是否会以减产作为反击。普京曾表示,他将停止向实施价格上限的国家出口石油。对于后市,包括OPEC+减产计划落地、战略原油投放结束以及对俄罗斯石油制裁落地等供应端收缩带来的供应紧张以及对需求层面的一些潜在预期都成为油价后续炒作题材。后续市场将逐渐进入到落实阶段,关注后续供需层面变化是否符合预期,一旦预期被证实,供需层面给油价带来的上行动力将进一步增强,这是当前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
操作建议:短线为主
PTA:供需走弱预期主导
观点梳理:今日PTA偏弱震荡,收跌0.6%。经济及需求预期依然偏弱,国际油价下跌,但供应趋紧及地缘风险抑制了跌幅。11月随着PX新装置投产和前期检修装置重启,PX供应紧缺的局面有望扭转,盛虹炼化200万吨装置各个流程基本试车完毕,且近日已产出合格品;山东威联化学100万吨装置将在11月中下旬前后出产品。上游原料PX宽松预期下,PTA原料成本有望下移。近期国内PTA开工负荷73.37%,大部分PTA装置已完成年度检修,仅恒力2和桐昆2还未进行。从未来装置变动计划来看,英力士11月中检修,预计实际影响较小,后期PTA负荷将回升至中性偏高水平。需求层面,聚酯、织造旺季降负,来自下游的负反馈影响加大,预期产业供需逐步走阔。综上,供需走弱预期主导,PTA走势偏弱。
MEG:基本面预期走弱,反弹空间受限
观点梳理:今日乙二醇震荡整理,收涨0.44%。上游原油震荡整理,供需端来看,11月7日华东主港库存83.8万吨,较上个统计周期减少0.13万吨,效二醇产能利用率在50.14%附近,部分装置调整负荷,终端订单不佳,聚酯综合产能利用率下降至80.28%。聚酯负荷下降引发市场担忧,昨日张家港现货收跌至3890元/吨。国内新装置即将释放产能,下游负荷有进一步下滑预期,供需矛盾恶化,但各工艺亏损情况加剧,低价对进口有一定抵制作用,短期国内乙二醇市场维持弱势盘整格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