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猪现货拐点
发布时间:2022-11-1 09:32阅读:104
【期货资讯月度博览:畜禽养殖】
关注生猪现货拐点
生猪摘要
行情回顾:10月期间生猪现货价格先扬后抑,国庆节后持续上涨,进入下旬之后持续走弱。期价走势类似,国庆节后跳空上涨,并在月中创出新高,随后持续震荡下行,各合约均收跌,且相对弱于现货,带动基差整体走强。
逻辑观点:第一,目前期价呈现远月贴水结构,接下来需要关注价格拐点出现的时间,这需要重点留意四个方面,即二次育肥、出栏节奏,需求变动和进口增量;第二,由于猪价于10月下旬见到目前已知高点,与2019年相比提前10天左右的时间,市场纠结之处在于10月下旬下跌的定性,是季节性回调还是周期性拐点?第三,总体来看,接下来是供需两增的阶段,之前通过二次育肥和压栏而积压的供应需要释放,与此同时,熏腊制品和春节前备货也将带动需求环比大增。具体而言,今年供应包括进口、储备和冷冻库存均相对低于2019年,而需求端存在较大变数,特别是疫情因素。
展望与建议:我们仍维持谨慎看多观点,倾向于认为10月下旬以来的现货下跌更多属于季节性回调,猪价拐点尚未出现,但需要特别留意疫情情况。基于这样的判断,考虑到基差持续走强,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为宜,激进投资者可以考虑轻仓入场做多。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宏观经济等。
鸡蛋摘要:
行情回顾:10月期间鸡蛋现货持续强势,仅在月底有小幅回落,期价近强远弱分化运行,整体表现弱于现货,这带动基差持续走强。
逻辑观点:第一,在前期报告中我们指出,今年动物蛋白供应格局类似于2019年,而鸡蛋供需两弱格局则类似于去年;第二,基于上述供需判断,接下来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动物蛋白供应格局需要关注接下来的猪价走势节奏;另一方面基于鸡蛋供需格局则需要留意养殖户淘汰和补栏意愿;第三,10月数据和现货表现符合之前预期,供应端未有明显改善,在产蛋鸡存栏虽有环比和同比小幅增加,但更多源于老龄蛋鸡延迟淘汰,需求端更多源于猪价持续上涨后的替代需求,当然,疫情因素值得重点留意。
展望与建议:基于饲料成本、动物蛋白供应和鸡蛋自身供需格局,继续持中期看多观点,10月底现货回落或更多定性为季节性调整,考虑到基差因素,我们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激进投资者可以依托60天均线轻仓做多。
风险因素:新冠疫情、宏观经济等。
(一)生猪
10月期间生猪现货价格先扬后抑,国庆节后持续上涨,进入下旬之后持续走弱,截至10月28日,较上月底上涨2.06元/公斤至26.54元/公斤。期价走势类似,国庆节后跳空上涨,并在月中创出新高,随后持续震荡下行,各合约均收跌,且相对弱于现货,带动基差整体走强,主力即1月合约从1830元上升至4630元。
目前期价结构显示,11月合约期价最强,后期各个合约均贴水11月,这表明市场预计春节前现货价格有望出现高点,而后逐步走弱,其对应的供需预期是,春节前供需最为紧张,明年供需趋于改善,由于能繁母猪6月出现环比回升,滞后10个月计算,明年4月之后生猪出栏量才会出现回升,在此之前春节前由于下游需求旺季,春节后需求会季节性下滑。
在这一预期之下,接下来需要判断价格拐点出现的时间,与节奏也密切相关,这需要重点留意四个方面,其一是二次育肥,因其通过提高生猪出栏体重事实上提高猪肉总的供应量;其二是春节前的出栏节奏,具体而言就是会否出现提前出栏的情况,因目前生猪1-5价差接近3000元/吨;其三是需求的变动,主要是宏观经济与疫情对需求端的影响;其四是进口,即国内生猪价格上涨之后会否通过内外价差刺激进口增加国内供应。
由于猪价于10月下旬见到目前已知高点,与2019年相比提前10天左右的时间,市场纠结之处在于10月下旬下跌的定性,是季节性回调还是周期性拐点?总体来看,接下来是供需两增的阶段,之前通过二次育肥和压栏而积压的供应需要释放,与此同时,熏腊制品和春节前备货也将带动需求环比大增。
具体而言,跟2019年相比,今年供应包括进口、储备和冷冻库存均相对较低,进口可以参考海关数据,当前月度进口量在12-14万吨之间,2019年同期在16万吨以上,11月之后上升至20万吨以上;储备在2019年年底之前投放14万吨,2020年全年投放67万吨,2021年1季度投放21万吨。而今年总计收储17.39万吨,目前已经投放12.71万吨;冷冻库存根据涌益咨询数据为22.44%,而目前为11.75%。而需求端或存在较大变数,从绝对价格来说,目前虽处于高价区间,但显著低于2019年,而今年宏观经济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更为重要的是疫情因素,特别是10月以来各地确诊病例增加,为后期需求带来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我们仍维持谨慎看多观点,倾向于认为10月下旬以来的现货下跌更多属于季节性回调,后期或仍有现货高点,换句话说,猪价拐点尚未出现,但需要特别留意疫情情况。基于这样的判断,考虑到基差持续走强,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为宜,激进投资者可以考虑轻仓入场做多。
(二)鸡蛋
10月期间鸡蛋现货持续强势,仅在月底有小幅回落,全国主产区均价较上月底下跌0.56元/斤至5.81元/斤,主销区均价上涨0.62元至6.07元/斤,湖北浠水上涨10元至261元/箱(45斤标准箱)。期价整体分化运行,近月显著强于远月,年前合约即11月和12月合约大幅上涨,远月合约小幅收涨,整体表现弱于现货,这带动基差持续走强,主产区均价对1月合约基差上涨542元至1503元,对5月合约上涨558元至1520元。
在前期报告中我们指出,今年动物蛋白供应格局类似于2019年,而鸡蛋供需两弱格局则类似于去年。基于上述供需判断,接下来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于动物蛋白供应格局需要关注接下来的猪价走势节奏,这主要源于生猪高价下的替代需求,参考2019年来看,鸡蛋现货价格在10月间受猪价带动大幅上涨至10月底;另一方面基于鸡蛋供需格局则需要留意养殖户淘汰和补栏意愿,及其接下来疫情等因素对需求端的影响。
10月数据和现货表现符合之前判断,供应端参考博亚和讯数据,虽然老龄蛋鸡延迟淘汰带动在产蛋鸡存栏数据同比和环比小幅上升,但仍处于近年来相对低位,且后期难有环比回升,这主要源于今年4月之后蛋鸡苗销售量均同比下滑。需求端前期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多,随着猪价的持续上涨,对鸡蛋的替代需求或逐步显现,当然,与生猪一样,疫情因素对需求的影响值得重点留意。
综上所述,基于饲料成本、动物蛋白供应和鸡蛋自身供需格局,鸡蛋持中期看多观点,10月底现货回落或更多定性为季节性调整,考虑到基差因素,我们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激进投资者可以依托60天均线轻仓做多。
(一)行情回顾
(二)生猪供需
二、近期市场动态
博亚和讯按税号进行统计,前三季度全国猪肉产品进口总量204.01万吨,同比减少50.50%;前三季度进口总金额303.27亿元,同比减少58.39%;猪产品进口均价14.86元/kg,同比下跌15.94%。
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出栏52030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5.8%。分季度看,一季度生猪出栏同比增长14.1%,二季度增长2.5%,三季度持平略减。三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4394万头,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3.1%,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362万头,处于合理区间。
截止10月14日,16家上市企业已公布2022年9月份生猪销售情况。据博亚和讯统计,16家上市企业前三季度合计销售生猪9363.78万头,同比增36.90%。13家上市企业(不包含傲农生物、中粮家佳康、神农集团)前三季度销售收入1476.53亿元,同比增9.96%。
华储网10月14日和21日分别投放第五批和第六批国储2万吨冷冻猪肉。
分析师:范红军
免责声明: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的操作依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