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评】有色金属强势沪锡大涨5%沪铜、沪银大涨3%创4个月新高
发布时间:2022-11-7 11:31阅读:91
随着美元指数小幅回升,大宗商品冲高后有所回落,但整体维持涨势。有色金属表现强势,沪锡大涨5%,沪铜、国际铜、沪银大涨3%,其中铜和白银创4个月新高;沪锌、菜油、淀粉等涨超2%。
【行业要闻】
海关总署: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5%
海关总署今天(7日)公布,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4.6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外贸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4.6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19.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进口14.9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铁矿砂进口量价齐跌,原油、煤、天然气和大豆等进口量减价扬
海关总署: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9.17亿吨,减少1.7%,进口均价(下同)每吨796.1元,下跌29.1%。同期,进口原油4.14亿吨,减少2.7%,每吨4812.7元,上涨53.1%;煤2.3亿吨,减少10.5%,每吨976.7元,上涨56.3%;天然气8873.7万吨,减少10.4%,每吨4095.3元,上涨58.5%;大豆7317.7万吨,减少7.4%,每吨4429.7元,上涨25.6%;初级形状的塑料2526.6万吨,减少10.8%,每吨1.24万元,上涨8%;成品油1990.5万吨,减少10.9%,每吨5141.7元,上涨31.7%。此外,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481.8万吨,增加8.8%,每吨6.23万元,上涨2.6%。
发改委: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
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出,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根据“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国家重大战略等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选择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已确定的交通、水利等项目要加快推进,在招投标中对民间投资一视同仁。鼓励民间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扩大就业容量。
钢银电商:全国钢市库存环比减少4.25%
钢银电商:至11月7日全国城市钢市总库存量为764.91万吨,较上周环比减少33.99万吨(-4.25%),包含39个城市,共计147个仓库。本周建筑钢材库存总量为384.30万吨,较上周环比减少17.56万吨(-4.37%),包含30个城市,共计88个仓库。②本周热卷库存总量为208.43万吨,较上周环比减少14.47万吨(-6.49%),包含16个城市,共计49个仓库。
【机构观点】
有色金属突然暴涨!沪铜大涨3%创4个月新高
近日,整个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随着上周美元指数大跌至110美元关口,金属系走强。白银大涨3%价格创4个月新高;沪锡大涨5%,沪铜涨3%创4个月新高。
对于金属走强,东海期货分析称,主要驱动来自宏观政策预期的改变,全球精铜库存偏紧又加剧了反弹的弹性,但后续需继续跟踪宏观政策的实际变化,提防盘面情绪的反复。宏观面,美国10月非农就业超预期,但失业率提高,加息预期放缓;国内政策预期很强;欧洲储气超预期,悲观预期好转。
关于沪铜后市走势,中信证券看涨为主,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美联储加息预期软化带动美元指数大跌,铜价长期承压后大幅反弹。供给端扰动频发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影响,2022年以来铜矿新增产量低于预期。全球交易所铜库存持续下降,为铜价提供有效支撑。在年底需求预期向好以及下游补库存的刺激下,铜价有望重拾涨势。铜价反弹有望带动相关企业盈利和估值修复。
申银万国期货表示,主要原因是美元大幅走弱,宏观情绪转暖预期下,资金减仓带动价格超跌反弹。海外东南亚锡产能释放,国内锡进口盈利窗口持续,进口锡陆续集中到货,供给宽松预期逐步兑现。目前缅甸锡矿进口环比略回落,国内炼厂加工费稳定,原料供需基本平稳。国内云南、江西两省炼厂开工率有所回升,部分企业维持提产预期。下游焊锡企业订单情况保持稳定,企业刚需采购为主,国内外锡锭库存均小幅增加。整体上,锡供需双弱格局,未见明显扰动,沪锡短期超跌反弹后或低位区间运行。
大宗商品是否企稳?机构:有望筑底
渤海期货北京营业部负责人称,从大周期来看,本轮大宗商品的调整已经处于下半场,甚至部分品种已至尾声。大部分品种在图表形态上也出现了技术性反弹需求,叠加基本面转暖预期,带动了商品本轮报复性反弹。反弹行情能否持续,一方面要看在政策刺激内需放大的基础上,终端消费能否有效释放,从而改善商品供求状况。另一方面,在大幅度下跌后,商品底部很难一蹴而就形成,可针对超跌品种进行布局,后期逐步确认底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