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5-8-26 14:48阅读:890
既要考虑各品种的个性,也要考虑共性
能源化工产业链的特性
当我们研究能源化工品种期货价格时,首先要从品种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市场特点开始了解,在此基础上,其价格影响因素便逐渐明晰。表1对分析能源化工品种期货价格时要关注的因素进行了简要描述。

能源化工产品期货价格分析共性特点
分析能源化工品种期货价格走势既要考虑其个性,也要考虑其共性。能源化工行业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普遍受到原油走势影响。原油对能源化工品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从成本上构成推力;对投资者心理产生影响。从大的趋势上看,能源化工品在走势上具有较为明显的趋同性,尤其是石油在一段时间内形成明显上涨趋势时,很容易引发现货市场跟涨,期货市场上大量资金涌入炒作。但是,在油价表现温和时,主导化工品价格走势的是其自身的基本面。因此,石油对化工品到底产生多少影响力关键是看其上涨的幅度及持续时间。
二是价格波动具有季节性和频繁波动性。化工品在生产上并没有像农产品(000061,股吧)那样有季节性供应特点,但是在需求上存在季节性特点,使得期货价格也会呈现季节性。能源化工产业链长,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期货价格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受交易者心理预期变化的左右,从而导致期货价格频繁波动。
三是产业链影响因素复杂多变。石化产业链较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品种具有各自的特点。无论是分析成本还是供需,都需要对各个环节有清晰的认识,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客观现实都容易反应过度或反应滞后。如PTA作为上游化工和下游化纤产品的分水岭,一方面成本受油价波动影响,另一方面受下游纺织需求、直接原料PX的供需影响。又如LLDPE,上下游对其有较为直接的影响,此外,相关品种的供需如LDPE、HDPE、PP等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
四是价格普遍具有垄断性。分析化工产业终端产品价格不易,因为石化领域的“中间体”价格往往由生产企业根据成本加上企业的加工利润报价形成,而买方只能被动接受,所以化工品价格具有垄断性。越是靠近产业链上端的企业,其价格垄断性越强。最典型的是LLDPE,其生产高度集中,中石化和中石油LLDPE占总产量的85%—90%。所以,两大集团的定价销售和挂牌销售会对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原油下游化工产品剖析
石油裂解产品经过化学反应,得到石化中间体或终端化工产品,主要包括三大烯烃(乙烯、丙烯和丁二烯)和三大芳烃(苯、甲苯和二甲苯),以及在它们基础上合成的氯乙烯、聚乙烯醇、乙二醇、丙烯晴、苯乙烯、己内酰胺等。终端化工产品是利用石化中间体合成石化终端产品,如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等。

中游化工品的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制造费用,它没有一个准确的界限,仅是一个价格区间。成本是产品定价主要考虑的三大因素之一,也是期货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在供需关系不变的情况下,成本上扬往往会推动商品价格走高;反之,成本下降往往会使商品价格下降成为可能。在下跌过程中,运用成本分析预测商品价格走势通常较有效率,因为成本能较好的构成底部支撑。当价格处于生产成本区间时,商品的长期投资价值开始显现。
PTA成本利润
PTA生产成本计算:国内PTA生产成本=0.655×PX价格+1200元;国外PTA生产成本=0.655×PX价格+130美元。
PVC成本利润

PVC生产成本计算:电石法PVC生产成本=1.45×电石价格+0.76×氯气价格;乙烯法PVC生产成本=0.48×乙烯价格+0.65×氯气价格;进口单体法PVC生产成本=1.025×VCM价格=1.6×1.025EDC。
LLDPE成本利润
LLDPE生产由于是一体化装置,且作为原料的“中间体”缺乏市场流动价,成本推算较为困难,可以借助各环节的区间加工费进行估算。原油->石脑油:加工费区间为35—50美元/吨;石脑油->乙烯:加工费区间为95—110美元/吨;乙烯->聚乙烯:加工费区间为150—175美元/吨。通常,原料端用石脑油计算较为合理。

化工品的季节性热点
由于能源化工品的上游是原油、煤炭、乙烯等化工产品,下游是纺织、农膜等存在季节性周期的商品,所以能源化工品的走势大多会受到季节性影响。以下我们就以PTA、LLDPE、PVC这三个品种为例阐述一下季节性变化对能源化工品价格走势的影响。
PTA

PTA本身的价格季节性规律并不明显,其价格走势一方面受上游原油价格走势影响,历史上PTA有过几波大行情都归因于上游成本的拉动,成本的抬升致使PTA价格上涨。就原油的季节性走势看,夏季7—9月由于汽油需求高峰期和飓风多发期,需求拉动以及飓风或会造成供应中断,进而导致原油价格在该时期相对坚挺。而四季度的11—12月,则由于上一个需求高峰结束,新的取暖油需求高峰还没到来,因此价格相对较弱。
PTA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同时也受纺织行业的季节性特征影响。聚酯和布匹的生产活动季节性变化明显,每年几乎都存在两个生产高峰期,一个是年初的春季生产高峰,一个是年中的秋季生产高峰,聚酯以及涤纶纤维的生产高峰期较布匹略提前,但提前的时间每年不一致。二季度和四季度是纺织行业旺季,厂家一般在3—4月和9—10月举办订货会,四季度的订货力度最强,因此,在12月和1月的涨幅最理想,而年初的库存量有时会影响到二季度的订货,二季度的涨幅并不乐观。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旺季一般集中在7、8、9、12、1月,所以一般第二年一季度PTA价格将会有小幅上涨的趋势。
LLDPE
LLDPE最大的消费领域是薄膜,占LLDPE消费总量的78%左右,其中包装膜占55%,农用膜占22.5%。
塑料包装是制品包装的第一大行业,由于其优异性能,改变了传统纸张、玻璃、金属类包装格局,塑料包装材料已超过包装材料总量1/3。各种薄膜、中空容器等,满足食品、医药和各种日常生活用品包装的需求。LLDPE主要的消费方向为塑料包装,但是,由于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或者说与宏观经济联系紧密,因此包装膜的需求变化更多是依赖整个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变动,相对缺乏LLDPE自身特点。
农膜生产具有明显的淡旺季,这主要是由各类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所决定的,通常来讲,主要的农膜生产季可粗略划分如下:
春季地膜
每年12月—次年1月是春季地膜生产的开始时间,在2—3月进入生产旺季,其后的3月中旬至5月前,是春季地膜的销售旺季。进入5月,多数农膜生产企业停产,机器检修。
棚膜生产
开始于每年的6—7月,进入8月后,棚膜销售陆续步入旺季,经销商采购量放大,棚膜的生产也在9—10月达到最旺的季节。棚膜的生产一般会持续到春节。
大蒜地膜
生产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开始,时间大约维持一个月,目前全国大蒜地膜需求量在3万吨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膜需求是季节性的,但是,其往往在不同的时节逐步启动,尤其部分厂家可能会预定进口货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内需求。而且,考虑到宏观经济、库存、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有时候农膜需求对行情的拉动也存在着一定限制。从LLDPE的现货历年价格走势图便可看到,其每年5、6月的农用膜产量小高峰较难在价格上有所表现。应该说,行情真正启动还需要市场氛围、原油、乙烯价格等的良好配合。

PVC
PVC季节性规律:12月—次年2月,需求萎缩,生产清淡,价格相对较低;3—5月,产消两旺,价格开始逐步走高;7—8月,高温检修,消费减少,价格平稳振荡;10—11月,消费高峰,价格再次走强。
PVC在1月和12月下跌概率较大,平均下跌幅度也是一年中最大的。3—6月则出现较大的上涨概率,紧接下来7—9月面临盘整的概率较大,进入10月,消费旺季致使PVC市场迎来年内第二个较大概率的上涨周期。
为了印证PVC季节性规律对其现货价格的影响,我们对1996年以来PVC现货价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PVC在1月和12月下跌概率最大,平均跌幅也最大。3—6月PVC上涨概率较大,而7—9月价格大多盘整,10—11月则迎来年内第二个较大可能的上涨周期。
对于PVC下游消费企业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其季节性规律,在价格上涨概率大的月份,比如3—6月、10月加大备货量,而在下跌概率较大的11月和12月采购采取随用随买的方式,以此来使原料成本低于市场平均成本,使产品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442.html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1248.html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1272.html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