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指标不佳稳增长需政策护航
发布时间:2015-8-26 07:24阅读:508
A股暴跌,全球资本市场亦是一片惨相,如果说高估值、去杠杆导致股指最初的狂泻不止,但在“国家队”护盘之后,股市依旧下跌,那么,如此回调定然不是简单的去杠杆、流动性缺失、投资信心不足的问题,而是更深的诱因所决定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如今的经济面低迷无疑才是风险背后的最大“元凶”。
遭遇通缩压力
温和的通胀有利于股市运行,通胀的加速会令流动性收紧,不利于股市。同样,在通缩阶段,初期通缩会令市场存有释放流动性预期,利好股市,但如果通缩趋势难以遏制,股市必将遭遇重挫。
今年以来,牛市在一片政策红利预期中孕育而生,无风险利率不断走低也让更多热钱流入A股,但在股市极度繁荣的时期,经济宏观数据并未有太大起色。
根据7月的宏观数据来看,CPI环比上涨,但主要因素是鲜菜价格和猪肉价格上涨,而PPI降幅扩大,才成为当前股市的最大隐忧。
中航证券指出,PPI环比跌幅扩大至-0.7%,除外部价格下跌导致的输入性通缩外,也反映了国内工业领需求弱势,间接显示目前投资拉动力度不足。CPI和PPI剪刀差持续扩大,反映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部分中上游领域,产品价格下滑严重,盈利空间受压,因此优化产能、减低成本、提升盈利是政策需要引导的方向。
广发证券(12.47, -1.39, -10.03%)也表示,不可否认,国内目前的利率水平接近2000年以来的低位,但需要看到,随着总需求的萎缩,国内制造业投资和地产投资增速正在持续下降,且已跌破(或接近)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实业投资是最主要的资金需求方,投资力量的衰减将会抑制资金需求,并进一步压低利率水平;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工业品的价格也已跌破了2008年经济危机时的水平,可以说目前“通缩”风险远远大于“通胀”风险,这也使得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必要性提高。
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全球经济回暖乏力,甚至是持续下行,这对资本市场心理的打击,不言而喻。
8月财新制造业PMI预览值环比下滑0.7个点至47.1,创2009年3月以来新低,远低于市场预期的反弹至48.2,连续两个月下滑,为第六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从PMI五个主要分项来看,除了供货时间指数小幅上升外,其他分项均出现下滑,其中就业和新订单指数下行幅度较大,明显拖累了整体PMI指数。
申万宏源(9.77, -1.09, -10.04%)认为,过去五年内制造业PMI指数的几个低点基本都在48附近,近期指数出现快速下滑创出新低,为经济托底成为燃眉之急。在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稳增长需政策加码护航,目前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已经较小,财政政策发力将成为主要手段。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消费贷“贴息”申请指南”,可获得关于消费贷“贴息”申请指南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稳增长主要是靠什么来稳增长?
稳增长主要是靠基础建设、三胎政策等等最基础的来进行稳增长的、
2022年稳增长是投资那些方向,稳增长的概率股有哪些?
你好,稳增长是22年的方针指引,是比较认可的投资方向。稳增长这里包含的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房产,建材装饰,消费,新基建,老基建等等对应到个股就更多了,比如像保利发展、万科,中国...
政策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应包含哪些宏观和行业政策变量?
宏观政策变量包括货币政策(如利率调整、货币供应量变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政府支出规模)、汇率政策;行业政策变量如行业准入政策(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生产资质要求)、产业扶持政策(如补贴退坡对光伏...
稳增长是什么意思
稳增长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克服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也表示一种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多用来形容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日报:宏观审慎政策为稳汇率护航
经济日报刊文称,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对短期人民币汇率走势有明显影响。由于汇率波动传染性强,具有风险放大效应,是系统性风险管理的重点。近两个月内,我国运用多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减少外汇市场投机,稳定汇率预期。例如,9月5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增加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外汇贷款的能力。9月26日,央行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增加购买远期外汇的成本。10月25日,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增加微观主体对外借...
减税降费发力 财政政策护航稳增长
减税降费是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专家预计,今年减税降费规模稳超2万亿元。展望明年,从国际竞争、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考虑,减税降费仍有发力空间。
政策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包括个人所得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深化增值税改革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陆续发布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涉及12个税种、19个费种。
“若按前三季度趋势,全年减税降费可达2.5万亿元左右。”太平洋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肖立晟称。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相关标签全部>
热点推荐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