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晨间策略 | 10月18日
发布时间:2022-10-18 09:29阅读:327
【原油】
隔夜油价震荡,近期回调至均线附近后波动率有所减小,衰退担忧继续主导市场,但在供应偏紧格局下油市目前仍难以摆脱低库存且库存拐点暂不明朗的阶段,下半年高位运行的态势难有改观,OPEC+减产使下方支撑进一步强化,四季度有望震荡偏强运行。
【贵金属】
隔夜美元大幅回落,贵金属反弹。近期随着美国9月通胀再超预期,美联储11月加息至少75个基点板上钉钉,官员多次亮相讲话坚持鹰派观点,货币政策暂无转向迹象,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强势阶段难言结束,预计贵金属将测试9月低点位置支撑,继续以弱势震荡对待。
【铜】
隔夜铜价承压回落,市场交投清淡。昨上期所仓单单日增长三万吨,但国际铜库存上周突降6万吨至2万吨,现货延续区域搬运状态。上海现货贴水250元,近月价差维持在千元以上,下游采购较少,换合约之前有所观望。技术上看,铜价短期处于反弹,延续低买思路。
【铝】
昨日LME铝库存大增6万余吨,内外盘铝价继续回落。LME对俄罗斯金属讨论等待结果,海外存在炒作预期。铝市受到国内外供给受限的支撑,且当前库存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但宏观方向偏空,消费仍是拖累,短期沪铝继续以近三个月以来的运行平台内震荡对待。
【锌】
隔夜锌价下跌,伦锌0-3月升水降至22.5美元。交割背景下,上期期货仓单日增量大。周末SMM与钢联社库较上一统计日分别增加5700吨、9700吨,上海入库量大。短线关注交割后,国内锌市供求变化对当前低库存状态的指引。目前市场认为本月精锌供应仍较9月环比回升,对消费暂持中性偏消极看法。下月交割前社库仍可能处在低位,直至精矿供应充裕反映到年底产量上。少量多头持有。
【铅】
伦铅收阳,延续去库及现货升水状态。沪铅震荡在1.53万上方。沪铅消费仍处旺季,再生铅供应回暖的持续性是关键。暂时预计沪铅供求面的拐点,至少是十月下旬、甚至11月上旬。铅市不排除内外共振,沪铅在冲破1.52-1.53万后,可能将涨幅打开测试1.55万、甚至更高。多单持有。
【镍】
隔夜沪镍围绕18万附近震荡。不锈钢10月份排产量创新高,对原料需求增加,镍铁价格涨至1365元/镍。虽然中伟冰镍后端配套硫酸镍产量投产,但硫酸镍产量继续大幅增加,对镍豆需求仍维持月均3000-4000吨,在新能源行业消耗纯镍大幅下降的背景下,纯镍显性库存依旧维持去库,镍结构性短缺矛盾仍存,且不锈钢领域镍需求好转为镍价提供一定支撑,镍铁价格持续走强,镍价维持高位震荡趋势不变。
【不锈钢】
夜盘沪不锈钢价格走高后回落,印尼官员再次强调今年将征收半成品镍出口税,以及南非罢工导致铬矿发运下滑,镍铁、铬铁偏强运行,成本端存在较强的支撑力量,10月份不锈钢排产量创新高,虽然带动镍需求回升,但同时也带来不锈钢消化上的难度,不锈钢持续上行的压力较大。若四季度需求低于预期,那不锈钢很有可能在10月下旬后,走收缩利润的逻辑,迎来一轮周期性下跌,关注社会库存变化。
【螺纹&热卷】
表需环比回升,产量温和回落,库存低位继续下降。稳增长继续推进,保交楼、促销售背景下,房地产利好政策持续释放,销售回暖力度有待观察,新开工、拿地依然较为疲弱。吨钢利润微薄,秋冬季大气污染管控及粗钢压减背景下,供应压力有所缓解。受疫情反复、美元强势等因素冲击,盘面短期相对承压,低位区间震荡格局或延续。
【铁矿】
铁矿方面,供应端全球铁矿发运回升,国内到港大幅回落。需求方面,上周铁水产量小幅反弹,不过随着秋冬季的来临和各地限产的增多,预计目前铁水产量已经是阶段性的高点。钢厂进口矿库存仍然处于近年来的低位,预计补库需求短期仍将存在。目前来看,铁矿供应端偏弱,需求端铁水产量维持高位但存在见顶回落可能,我们预计铁矿走势震荡为主。
【焦炭】
铁水产量维持高位,随着钢厂减产检修,后期面临回落压力。煤价强势挤压吨焦利润,山西等地疫情导致原料到货受阻,焦企限产力度较大。供需稳中偏紧,虽然疫情影响物流运输,不过焦化厂累库压力并不大,现货第二轮提涨仍在博弈中。由于钢材终端需求偏弱,负反馈预期主导下,盘面承压回落,短期仍有反复。
【焦煤】
大会期间,煤矿安监较严,供应维持偏紧局面。焦企按需采购为主,补库趋于谨慎,山西、内蒙等地疫情影响煤矿发运,产地库存累积。蒙煤通关维持高位,受疫情影响外运不畅,贸易商报价偏稳。供需整体偏紧,受黑色系整体偏弱冲击,盘面波动明显加剧。
【锰硅】
远期锰矿报价有所下调,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抵消部分锰矿下行带来的红利。港口库存继续累增,预计锰矿远期报价依然承压。由于利润改善,导致硅锰周度开工继续抬升。关注南非国内物流公司员工罢工事件进展。预计价格震荡下行为主。
【硅铁】
硅铁厂开工率稍有上行,钢厂开工率上行缓慢,硅铁库存有所补充。由于疫情导致运输效率下降,钢厂和贸易商收货期延后。另一方面在于兰炭价格调涨导致的硅铁成本抬升,下方支撑力度较强。需求仍旧不景气,而硅铁开工率逐周上行,建议逢高做空硅铁盘面价格。
【燃料油】
燃油系跟随原油回落,从比价水平来看,高硫裂解价差处于历史低位,已凸显深加工、船用脱硫塔等方面的估值优势,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而海外柴油裂解价差的强势短期难以证伪,低硫燃料油裂解价差上方可能进一步打开,高低硫价差预计维持高位运行。
【液化石油气】
海外市场维持弱势,但国际价格持续下行后,国内PDH利润和对石脑油成本优势都有好转迹象,化工需求形成长期支撑。燃气消费弱势和进口成本持续滑落使得国内市场上行压力较大,供需双弱下仍以稳为主。仓单持续入场和海外市场疲弱预期加剧盘面压力,低位震荡行情下关注正套策略。
【动力煤】
疫情及安监影响持续,煤矿生产和外运仍受限,供应端收紧下,短期价格稳中偏强。港口方面,产地疫情管控及大秦线检修以来港口供应维持低位,港口资源紧张贸易商挺价心态渐起,然终端维持观望,明显实际成交有限,市场呈供需双弱格局,价格持稳。
【尿素】
国内各地区尿素现货价格小幅下调,期货单边下行,基差环比偏强。国内现货成交不稳,短期来看,假期季节性的累库,国内尿素下游需求的现实和预期依旧偏弱,仅靠国内供需难以推动价格持续上涨。外盘印标是影响国内价格的情绪指标之一,上周五海外尿素供应的恢复使外盘价格大幅向下调整,近期带动国内尿素价格明显的下跌。
【甲醇】
太仓地区现货市场价格小幅下跌,刚需入市采买,港口基差环比偏强。国内商品市场情绪不稳,在外盘原油弱势下国内化工品整体向下调整为主。短期盘面单边是交易的是国内供增需减,震荡偏弱;月间价差则是相对偏强,交易的是港口低库销比,港口去库、基差走强支撑下1-5正套仍会偏强。
【沥青】
沥青北方施工进入收尾阶段,刚需为主;四季度是季节性淡季叠加价格高位,贸易商囤货积极性一般。河北和山东工厂有低价货源释放,买货需求平淡,沥青基差在250左右。后期展望来看,在整体供应偏低和低库存背景下,沥青跟随原油为主;主动压利润需看到需求季节性下滑后带来的持续累库。
【苯乙烯】
苯乙烯现货加工费压缩至亏损,生产装置虽然有回归,但检修量仍不少,产量回归速度偏慢。纯苯和苯乙烯港口库存环比去化,同比低于往年。下游企业账面利润较好,但订单一般,补货偏谨慎;苯乙烯当前基差在270左右,建议布局EB2212-EB2301正套。
【聚丙烯&塑料】
节后供应端库存压力上升,叠加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升级,国内下游出口订单缩量制约,供需矛盾加大。但需求刚性支撑仍在,价格或转入整理格局。
【PTA】
夜盘PTA价格震荡。供应波动,消费疲软,供需逻辑影响有限。中长期看除了油价波动之外,PX的供应增长带来的芳烃原料价格回落是主要的利空。
【乙二醇】
几套装置重启叠加新装置投产,供应增长预期正在兑现,港口库存回升,乙二醇价格表现偏弱。但价格快速回落后,目前在4000一线震荡,下行阻力增加。中长线看,年底至明年依旧有较大量新装置投产,价格维持低位震荡。
【短纤】
短纤工厂权益库存偏低,挺价意愿较强,对价格有支撑,近期表现坚挺。后市重点关注订单表现。
【20号胶&天然橡胶】
近期,宏观面基本上主导了天然橡胶期货价格走势,国内宏观面依然着眼于政策宽松稳经济,而欧美依然在政策紧缩抗通胀。而天然橡胶基本面驱动偏弱,一方面国内外天然橡胶供应处于季节性高产期,另一方面海外需求走弱而国内需求恢复,上周国内轮胎开工率回升至国庆节前之上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0号台风“纳沙”将于10月18日逐渐靠近海南岛南部,随后趋向越南北部,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台风天气进程,谨防炒作氛围升温。
【玻璃】
玻璃仍处于高库存弱需求格局。随着下游陆续备货,近期囤原片情绪有所减弱,整体产销走弱。7-9月份玻璃冷修增加,供应压力缓解,周末本溪800吨冷修,洛阳600吨产线计划检修。下游加工订单环比有改善,但同比依然较弱。玻璃高库存压力不解决,期价难实质性反弹。
【纯碱】
纯碱上中下游库存均不高,产业链库存偏低。开工端,江苏实联停车中,江苏华昌开工负荷减半,安徽德邦开工6成,其他产能基本恢复生产,整体开工88%,10月份后续检修产能少,预计开工高位震荡。轻碱下游目前表现较好,但这也是未来利空点,重碱整体消耗相对平稳。短期来看,纯碱产业链库存低,不具有大跌驱动,但高开工光伏需求增量大概率不及预期,上涨驱动弱,或宽幅震荡为主。
【棕榈油&豆油】
y11-1,12-1月差呈现高位反复偏强的状态,y1-5价差继续在回调下跌的态势。p1-5也呈现下跌的态势,被豆油带动节后价差反弹之后,其余时间基本延续回调的态势。豆棕1月和5月合约呈现下跌的态势。菜豆油1月和5月合约均延续下跌的态势。豆油豆粕油粕比看,豆油强于豆粕的态势仍在延续。豆油1月和棕榈油1月合约均是减仓盘,现在有所变化的是密西西比河问题有所缓和,强势的豆油近月能看到主要在减仓。菜豆油价差在收敛。目前看,油脂间主要是在减仓获利盘影响下,价差以修复为主。后续价差的趋势性还需要基本面的进一步驱动来影响价差的走势。
【豆粕】
密西西比河水位维持低位,市场担心进入冬季的潜在的河面结冰风险,美豆出口担忧犹在。南美未来两周降雨持续,未来第二周巴西全境降雨明显,巴西当地咨询机构称,目前巴西大豆播种进度23%,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高于过去5年均值。南美大豆播种顺畅有利于大豆价格回落。
【生猪】
周末至周一生猪现货有所回落,部分省份大幅回调,期价跟随高位整理。前期猪价在四季度供给偏紧及养殖端压栏和二次育肥挤压部分出栏情况下维持强势,当前养殖端继续增重,且标肥价差继续扩大,利于压栏增重行为。后期继续关注养殖端情绪。
【鸡蛋】
四季度供给维持偏紧局面,当前期价主力1月对现货贴水为历史同期最大,但现货价格基本接近高峰,随着需求减弱,后期价格逐步回落概率加大,建议前期多单减仓止盈,当前建议观望,后期继续关注需求、现货价格及养殖端淘汰情况。
【菜粕&菜油】
外盘菜籽延续下跌,基本面上看菜籽进口成本保持中期向下运行的思路,产量变动空间较小,供需由紧转松,短期关注单产预期的变动与中欧对加籽的采购。国内采购的12-1月船期加籽较多,2301的菜粕与菜油均面临供给压力,策略上看维持此前观点,单边中期偏空,跨品种价差中菜系仍适合作为偏空配置。
【棉花】
昨天美棉小幅下跌,棉花消费表现仍偏弱势,消费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昨天郑棉小幅下跌,总体维持区间震荡,新疆籽棉收购价格缓慢上涨,籽棉收购的高峰期仍未到来,新棉成本仍存在一定变数;由于疫情原因导致疆棉外运不畅,内地棉花供给偏紧,新棉预售价格低于当下的陈棉价格,近期现货价格基本持稳,基差仍再高位,短期郑棉或维持震荡走势。操作上暂时观望。
【玉米】
密西西比河水位维持低位,市场担心进入冬季的潜在的河面结冰风险,美玉米出口担忧犹在。国内玉米强于国外,收割压力下美玉米期货价格高位回落。国内新季玉米减产预期,新粮价格较高,情绪偏强。
【白糖】
隔夜盘面震荡,美糖主力合约下跌0.64%至18.72美分/磅。巴西乙醇价格继续上涨,上周含水乙醇价格上涨4.71%至2.71雷亚尔/升,无水乙醇价格上涨4.41%至3.04雷亚尔/升。乙醇价格继续上涨利多国际糖价,巴西可能会选择降低制糖比例。另外9月下半月的大雨延误了甘蔗收割,产量受到一定损失。国内方面,夜盘郑糖1月合约上涨0.25%至5667元/吨。从基本面看,糖价进入成本区域后下方支撑力度较强,多头入场意愿增加。美糖反弹,进口利润快速下跌,对国内糖价起到支撑作用。短期来看,进口量是左右行情的关键。另外需要关注原油走势,外盘偏强对国内糖价起到支撑作用。
【股指】
昨日沪深两市低开后震荡攀升,尾盘涨势扩大。期指各主力合约走势出现分化,IH和IF收跌;IM和IC收涨。隔夜外盘欧美主要股指全线收涨。综合来看,虽然风险资产近期的下跌已陆续定价了一些市场的担忧,但中期反转仍需耐心等待。短期对A股或可以稍微乐观一些,结构上或仍偏成长风格;但在美债收益率冲高过程中市场仍还需面对一些不确定性,中期整体谨慎乐观对待。过去一周我们量化模型中持仓信号和综合信号的修复对于市场积极变化有较好的把握,从当前日频信号来看,期指长周期小幅下行,而短周期略微上行。
【国债】
本周国内的重点仍然是对重磅经济数据的交易以及对未来产业及防疫政策的定调。从市场表现来看,十一节前有一波较明显的价格下行甚至超卖的表现,而后十个交易日主要是对超调后的再平衡。国债长端的博弈当下属于白热化阶段:宏观数据进入到慢慢的证实阶段,如果稳经济效果仍然不及预期,或可以期待进一步的货币政策发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