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现货价格居高不下,郑棉期价重心上移关注疆内防疫政策变化,短期棉价底部支撑较强
发布时间:2022-10-17 07:49阅读:317
截至10月14日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重心下移,10月14日收盘报276.69,较10月7日累计下跌8.93,跌幅为3.1%。分具体品种看,避险品种黄金报1650.2元/盎司,较10月7日下跌51.6美元/盎司。原油报85.55美元/桶,较10月7日上下跌7.65美元/桶。农产品板块涨跌互现。美豆较10月7上涨17.75美分/蒲式耳,美玉米较10月7日上涨7.75美分/蒲式耳,ICE期棉主力12合约报83.07美分/磅,较10月7日下跌0.99美分/磅。周五主流外棉资源较9月30日集体下跌。国内棉纱价格指数较9月30日小幅下跌。
国庆节后棉花现货价格表现坚挺,目前2021/22新疆机采3128B报价持稳于15000—15300公定疆内库,同品质内地库16100—16400公定,2022/23新棉内地库现货报价暂多在16000—16200公定。现货市场整体交投氛围较节前活跃。当前新棉加工进度较慢, 据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数据统计,截止到2022年10月14日,新疆地区皮棉累计加工总量20.9万吨,同比减幅56.29%。由于近期棉花现货价格走强,令储备棉成交再度降至冰点。2022年7月13日至10月14日储备棉累计挂牌38.3万吨,成交6.132万吨,成交率16.01%,成交加权均价15941元/吨。
本周,纯棉纱市场需求有所走弱,纱线价格出现下跌。分品种来看,气流纺棉纱由于成交较好,价格坚挺;高支纱价格持稳为主;常规纱节后价格下跌,跌幅在500元/吨附近,跌价后下游接受度尚可。纺企利润来看,由于节后棉花原料价格快速上涨,但纱线价格并未上涨,令纺企的即期利润由盈转亏。当前纺企对后市信心不足。
截至10月14日当周郑棉主力01合约周五收盘报13860元/吨,较9月30日累计上涨440元/吨,涨幅为3.28%,持仓累计减少1.4万手,至51.6万手。
1
10月14日,原材料价格较9月30日集体上涨。
10月14日,国内纱线价格较9月30日涨跌互现。
10月14日,外纱价格较9月30日小幅下跌。
10月14日,以人民币计价的外纱价格较9月30日涨跌互现,人民币贬值。
10月14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指数CCI3128报15986元/吨;FC IndexM报103.95美分/磅,折1%关税下价格17743元/吨,折滑准税下17875元/吨。现货价格指数和滑准税下外棉价格比,价差-1889元/吨,9月30日为-2102元/吨。和1%关税下价格相比差-1757元/吨。现货价格指数与滑准税下价差有所缩小。
10月14日,主力合约2301收盘报13860元/吨,与FC Index M(滑准税)价差-4015元/吨,9月30日为-4184元/吨,其与1%关税下的FC Index M价差-3883元/吨。郑棉与滑准税下价差有所缩小。
3
10月14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指数CCI3128报15986元/吨;FC IndexM报103.95美分/磅,折1%关税下价格17743元/吨,折滑准税下17875元/吨。现货价格指数和滑准税下外棉价格比,价差-1889元/吨,9月30日为-2102元/吨。和1%关税下价格相比差-1757元/吨。现货价格指数与滑准税下价差有所缩小。
10月14日,主力合约2301收盘报13860元/吨,与FC Index M(滑准税)价差-4015元/吨,9月30日为-4184元/吨,其与1%关税下的FC Index M价差-3883元/吨。郑棉与滑准税下价差有所缩小。
截至10月13日,ICE主力合约12月收盘价84.76分/磅,折合盘面价13286元/吨,与郑棉2301合约价差573元/吨;以10美分的贸易升贴水算,折合人民币价格16552元/吨,与郑棉2301合约盘面价差(郑棉-ICE棉)-2692元/吨。
1
截至10月14日,郑棉注册仓单为6861张(29.5万吨),有效预报15张(0万吨),仓单及有效预报总量为29.6万吨,9月30日为35万吨,仓单及有效预报有所下滑。
2
10月14日,郑棉期货价格与CCI3128B指数价差为-2126元/吨,9月30日为-2082元/吨,期现价差有所扩大。
10月8日-10月14日中央储备棉轮入第十三周,实际成交0吨,成交率0%。
5
宏观方面,10月13日美国劳工部发布9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4%,高于市场预期的0.2%和前值0.1%。同比增长8.2%。其中,剔除燃料和食品等不稳定因素,核心价格指数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6.6%,高于市场预期的6.5%以及前值的6.3%,并且创下1982年8月以来最高,为近四十年来的最高值。CPI实际数据比此前预测更高,仍远远高于美联储的舒适区。市场预估美联储鹰派加息仍将持续。但目前全球经济环境并不乐观。10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3.2%,与7月报告一致,但远不及去年6%的增长率。对于明年这个增长率将继续放缓至2.7%,较其7月份的预测下调了0.2个百分点。在各国持续加息的背景下,全年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美国农业部发布了10月全球棉花供需报告,调减了全球棉花预估产量至2570.3万吨,其中调减幅度最大的为巴基斯坦,在8月中旬巴基斯坦遭遇洪水灾害,导致棉花产量受到影响,在近两个月的报告中持续下调巴基斯坦的产量。全球消费量预期2516.9万吨,环比调减65.9万吨,减幅2.6%;全球期末库存1913.1万吨,环比增加67.8万吨,增幅3.7%。目前消费前景预期不佳,USDA较大幅度的调减了棉花消费预期,令期末库存攀升,本次供需报告表现偏空。
需求方面,当前下游市场交投氛围有所减弱,从织厂的情况来看,以维持小单出货为主,企业在机生产的多为冬季订单,预计在机订单将持续至本月底。而春夏季订单询价、打样情况尚不足,因此企业担心订单延续性不足,多按单采购,备货积极性不高。节后放假织厂已陆续开机生产,但局部地区织厂在节后减产,因此综合开机率虽有回升,但不及节前。
截至10月14日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重心下移,10月14日收盘报276.69,较10月7日累计下跌8.93,跌幅为3.1%。国内文华商品指数10月14日收盘报193.15,较9月30日上涨1.83,涨幅为0.96%。10月14日,ICE期棉主力12合约报83.07美分/磅,较10月7日下跌0.99美分/磅,跌幅1.18%。截至10月14日当周郑棉主力01合约周五收盘报13860元/吨,较9月30日累计上涨440元/吨,涨幅为3.28%,持仓累计减少1.4万手,至51.6万手。
正如笔者在上周周报中预测的一致,节后郑棉期价出现小幅反弹。当前新疆处于疫情攻坚阶段,部分地区仍实行静默管理,籽棉收购及交售均受到一定限制,物流运输不畅,新棉供应缓慢,使得当前新棉销售价格较大幅度升水郑棉主力合约价格(期现倒挂),同样运输不畅也使得新疆陈棉资源难以运至内地,令内地库新疆棉资源价格坚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郑棉盘面价格重心上移。但本年度上游棉企对冲风险意识较强,部分企业尚未通过盘面进行保值,假若郑棉期持续上涨,期价将面临保值盘的压力。而下游消费长期难言乐观,全球及国内经济均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且全球资金面仍维持趋紧,短期防疫导致的疆内新棉供应延后,并不能改变国内供应宽松的局面,而且从另个角度来说,这也压缩了新棉销售时间。因此建议上游企业还是在有利润的情况下,快扎快销或者通过盘面锁定销售利润。
截至10月14日当周郑棉主力01合约周五收盘报13860元/吨,较9月30日累计上涨440元/吨,涨幅为3.28%,持仓累计减少1.4万手,至51.6万手。从周氏超赢技术面来看,ck模式显示多,F2指标、资金流量指标共振显示空,技术指标处于弱势。
1、
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美棉周度出口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当周,美国2022/23年度陆地棉净签约27488吨,较前一周骤增301%;装运陆地棉47537吨,较前一周增加12%。
截至2022年9月29日,美国累计净签约出口2022/23年度棉花187.0万吨,达到年度预期出口量的68.18%,累计装运棉花46.6万吨,装运率24.90%。其中陆地棉签约量为184.6万吨,装运46.2万吨,装运率25.00%。皮马棉签约量为2.4万吨,装运0.4万吨,装运率16.51%。
截至9月27日,CFTC持仓数据显示基金净多头头寸为9733手,此前一周的数据为10922手;基金净多头持仓较上周减少1189手。
10月14日,ICE期棉主力12合约报83.07美分/磅,较10月7日下跌0.99美分/磅,跌幅1.18%。从技术面来看,MACD绿柱转为红柱,DIFF与DEA拟合金叉,KDJ指标拟合死叉,技术指标维持弱势。
在疫情的影响下,郑棉呈现供需错配的格局,现货表现强势带动郑棉期价重心上移,但郑棉基本面偏弱的格局难改。
对于未参与新年度保值的企业,建议待CF2301合约期价反弹至14000元/吨上方,分批建立保值头寸。
对于下游纺织企业,可考虑在盘面CF2211合约刚需采购棉花原料。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