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需求不及预期,铁矿震荡走弱
发布时间:2022-10-13 19:26阅读:92
10月13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多数下跌,能化品领跌,燃油跌近4%,塑料跌近3%,PVC、聚丙烯、苯乙烯跌超2%;黑色系震荡走低,铁矿石跌超2%,硅铁跌近2%,焦煤跌超1%,但动力煤涨超3%;农产品多数上涨,苹果、鸡蛋涨近2%,豆油、菜油、菜籽涨超1%。
1、国家开发银行:今年前三季度,开发银行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能源保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能源重点领域发展支持力度,发放能源贷款4069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发放清洁能源产业贷款2480亿元,新增贷款余额1230亿元,显著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有力支持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欧洲央行管委霍尔茨曼:加息100个基点将超出所需。欧洲央行在10月份加息75基点,12月再加息50基点,即可达到中性利率的目标。一旦达到中性利率,欧洲央行将评估QT。轻微的经济衰退并不会阻止欧洲央行加息。所有指标都表现出经济停滞或轻微的衰退。
3、美联储卡什卡利:美联储正努力将通胀率降至2%。强劲的劳动力市场表明美国没有陷入衰退。
日内沪镍小幅收跌,不锈钢小幅收涨。宏观方面,美国PPI数据略超预期,显示通胀压力尚存,有色板块大多收跌,美国CPI数据公布在即,市场情绪或将产生波动。产业方面,金川货源到货缓解纯镍稀缺问题;镍矿价格小幅上涨继续抬升产业链成本,因而镍铁成本支撑较强,叠加疫情反扑影响运输,市场货源略微偏紧,废钢价格不断走高使得镍铁使用比例增加,所以铁价具备上行动力;9月硫酸镍产量同比大增,但镍豆镍粉使用比例较低,新能源市场发展对纯镍价格扰动或较为有限。不锈钢方面,本周社库环比小幅去库,主要原因或是节后到货不及预期、市场消化存量资源,日内不锈钢现货询单及成交有所改善,但中长期看不锈钢消费仍有赖经济复苏。总的来说,晚间CPI数据或对镍价形成较大扰动,不锈钢下行趋势未改。操作上,沪镍暂时观望,不锈钢逢高沽空。
贵金属
日内贵金属小幅震荡,美元指数仍处于113,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跌。美联储卡什卡利认为美联储目前每次加息75个基点的举动非常激进,并称美联储可能会将利率提高到4.5%。美国9月PPI月率 0.4%,预期0.2%,前值-0.1%。美国API原油库存变化值录得+705万桶,为2022年4月8日当周以来最大增幅。欧洲央行管委诺特称欧洲的通胀率目前过高,欧洲央行至少需要二次大幅加息。晚间关注美国CPI数据和美国至10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操作上,黄金白银区间操作。沪金2212参考区间388-398元/克,沪银2212参考区间4300-4500元/千克。
铜
日内沪铜震荡偏弱,收于62340元/吨,跌幅0.02%,基本收平。9月美国PPI涨幅超预期,预计同月CPI仍在高位,控制通胀仍是主基调,市场预期11月、12月分别加息75BP、50BP,宏观压力尚存。国内方面,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强调,深挖潜促消费,通过发挥稳经济政策更大效能,致力于提振市场消费情绪。基本数据方面,上期所铜库存增加4425吨,LME铜库存减少125吨。国内临近交割,交易所库存显著上升,库存拐点有待考察。现货较当月合约贴水,临近交割时当月合约能保持升水,表明现货供给确实不够宽裕。综合来看,强现实弱预期激烈博弈,铜价短期受供需紧张、当月合约强势影响,预计保持高位震荡,但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当前价格水平下,继续乐观的支撑不足,建议逢高布局远月空单。
铝
今日沪铝主力合约2211收于1835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基本持平,小幅上涨0.08%。消息面传出美国或禁止进口俄罗斯铝,推动外盘价格大幅上行。同时LME库存出现大幅交仓,市场对俄罗斯铝被禁止交易的忧虑开始体现,预计后期LME库存将进一步累增。国内9月社融数据表现超预期,市场情绪略有改善。基本面看枯水季供应端或进一步减产,但四川、广西、内蒙仍有产能复产,进口空间打开后,对国内供应有一定补充,短期供应压力并不明显。消费端10月之后有走弱可能,后续关注累库的持续性。短期铝价仍难走出单边行情,宽幅震荡为主。今日重点关注美国通胀数据,若超预期大宗商品仍面临下行压力。
锡
早间沪锡小幅冲高,随后逐步回落,收跌173080元/吨,跌幅1.44%。美国PPI增幅超预期提振美元指数高位震荡,而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释放控制通胀决心,市场对加息预期加强,商品价格承压下探。需求方面,美对华芯片技术出口加码打击半导体消费低迷难有起色,10月电子行业需求市场或以清淡局面为继。库存方面,上期所库存减少36吨,LME库存减少10吨。国内库存初现减库倾向,而现货升水走高,供需双弱格局仍未改变。综合来看,宏观与消费市场情绪偏空压制价格维持弱势,技术上看,短期内预期锡价低位运行,盘面窄幅震荡为主。策略上,建议逢高加码布局空单。
钢材
日内钢材期货震荡收跌,盘中略有回暖。宏观面,海外需求走弱,美联储会议纪要表明加息预期不改,国内多地疫情反复。产业方面,螺纹产量近期持续回落,本期环比减少7.73万吨,表需本期回升至320万吨水平线上,库存恢复去库态势,热卷本期产量、表需均上行,连续两周垒库。目前钢材供给端限产影响有限,四季度存在季节性下行风险,节后建材成交数据难言回暖,需求可持续性存疑,钢厂利润偏紧,原材料成本有一定支撑力度,钢价震荡运行。近期重点关注需求兑现力度、压减产量计划及二十大相关政策。操作建议:择机布局空单。
铁矿
日内铁矿期货跌破700元/吨,跟随成材震荡走弱,近期铁矿价格受国内疫情反复及钢材需求不及预期影响承压明显。供给端,本期铁矿发运处于高位,到港量回升。需求端,铁水产量处于高位,近日钢材表需数据由强转弱,需求旺季预期几近证伪。库存端,国庆期间钢厂铁矿石进口库存降幅较大,日均消耗量持平。钢厂仍处于低利润的局面,面临生产成本持续处于高位而下游需求偏弱的局面,主动补库意愿较低。铁矿价格短期受铁废差支撑,中长期受铁水产量回落及钢材需求承压,在钢厂低原料的情景下,若供给不变而需求趋势向下,铁矿价格或震荡向下。操作建议:择机布局空单。
双焦
第二轮提涨暂未落地,日内双焦震荡偏弱运行。消息方面,10月12日晚甘其毛都口岸通知禁止外调车辆进入口岸,国内方向汽运暂停,铁路还可少量运输,蒙煤通关进口暂不受影响。截止10月12日库存160.57万吨,环比9月份同期减少8.51%,外运暂停后将有累库可能。当前市场情绪偏空,基差略有走扩,J01盘面预跌250元:多头交易煤矿停限产及政策预期,空头交易焦钢限产削弱对焦煤需求、地产结构性衰退以及铁水减量预期。焦钢毛利差0轴附近,逢高沽空安全边际较高,但焦煤强势是否被明显削弱,还需关注今晚的铁水和下周政策动向。第二轮提涨不确定,即便落地,焦钢毛利差很可能转正,届时焦炭上方压力更大,修复基差逻辑难兑现。操作上,建议双焦01合约逢高布空,设好止损;中长线逢低做多钢厂利润。
1、收盘价57.75元/吨,较前一日下跌0.43%;
2、今日挂牌成交量400吨,大宗协议交易量0吨;10月日均挂牌成交量0.30万吨,由于9月挂牌交易平淡且无大宗交易,10月活跃度环比大幅上升。
1、10月13日,欧盟EUA期货结算价66.50欧元/吨,较前一日收涨0.57%;
2、10月13日,欧盟EUA期货成交量2948万吨,现货成交量1.00万吨;10月期货日均成交量2507万吨,活跃度环比下降8.14%。
1、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碳汇核算方法》经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将自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
2、全国首套“零碳示范单元标准体系”实施率先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应用,该体系涵盖了《零碳社区认定和评价指南》《零碳产业园区认定和评价指南》《零碳工厂认定和评价指南——通则》和《零碳工厂认定和评价指南──汽车整车制造工厂》4项内容。
1、欧洲议会首席谈判代表Peter Liese称,作为欧盟碳市场改革的一部分,欧洲钢铁行业将继续获得至少到 2032 年的免费碳配额,他表示该交易将有利于欧洲的就业和投资。
2、欧盟能源部长非正式会议在捷克举行,与会各方普遍同意从2023年夏天之前开始联合采购天然气并推动节能。但在天然气限价方面,无论是对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限价还是对用于发电的天然气限价,各国依然分歧严重,未能达成一致。
1、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海洋碳汇、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该标准为海洋碳汇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套适用方法,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海洋碳汇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欧盟委员会曾于2021年7月提议逐步取消钢铁行业和其他碳密集型行业的免费配额,虽然此次谈判做出了让步,但在碳排放量上限逐年收紧的情况下,钢铁制造商仍面对较大的碳排放约束。除了联合购买天然气可以防止各国竞价推升电价外,碳排放市场机制也可以通过碳价作用于供电成本来干预电价,此外,上升的电力价格或将会增加电力供应,进而增加碳排放需求,推升碳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投资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投资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