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多地再遭袭!泽连斯基喊话,G7紧急开会!IMF警告:最糟时刻还未到!美联储官员发声,加息,加息!胶价表现异于往年同期的原因是
发布时间:2022-10-12 10:14阅读:151
继续关注俄乌局势!
乌克兰全境响起防空警报,扎波罗热遭导弹袭击
当地时间10月11日,乌克兰全境连续第二天响起防空警报。
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议员冈恰连科表示,基辅州和赫梅利尼茨基州传出了连续的爆炸声,赫梅利尼茨基州的防空系统已启动运作。
当地时间11日,据塔斯社报道,扎波罗热地区当日早间遭袭,发生至少16次爆炸,市内部分地区发生火灾和停电。
乌克兰国家紧急事务局称,10月11日上午俄罗斯对扎波罗热进行了导弹攻击,有12枚S-300导弹击中了当地多个公共设施。其中一个设施被2枚导弹击中,造成1人死亡。俄方对此暂无回应。
据乌克兰国家紧急事务局10月11日通报的最新数据,10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各地的导弹打击已造成乌方19人死亡、105人受伤。
目前,乌克兰5个州内的301个定居点仍然没有恢复电力供应。
俄罗斯总统普京10日在俄联邦安全会议上表示,俄罗斯国防部当天使用陆基、空基和海基导弹对乌克兰军事目标进行了打击。
G7加大干预,“对抗将继续”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11日报道,乌克兰最高统帅部当天举行例行会议。总统泽连斯基称,当天讨论了前线局势、进一步解放乌克兰被占领土的步骤以及部队准备过冬的问题,“我们会赢的”。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1日称,在俄罗斯轰炸后,乌克兰誓言“报仇雪恨”,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表示,对俄罗斯的最佳回应是各国向乌提供防空和反导系统,保卫乌克兰上方的天空就能够保护乌克兰人民和城市,同时也能够保卫“欧洲的未来”。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0日在与泽连斯基通话时表示,空袭展示了普京的“极端残暴”,并承诺“继续向乌克兰提供自卫所需的支持,包括先进防空系统”。
此外,英国首相特拉斯、法国总统马克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陆续表态,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特别是防空系统。德国防长兰布雷希特表示,他们的Iris-T导弹系统将在未来几天交付乌克兰。美国官员称,承诺向乌克兰提供的8套“海马斯”防空系统中的一部分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陆续抵达战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誓言,将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支持勇敢的乌克兰人民对抗“侵略行为”。
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11日夜间称,美国最新支援的4套海玛斯火箭炮已经运抵乌克兰。列兹尼科夫表示,乌克兰军方已收到德国“IRIS-T SLM”地对空导弹系统,列兹尼科夫没有说明收到了几套“IRIS-T”防空导弹,但他在社交媒体贴文中使用了复数形式。他同时表示,美国的“NASAMS”防空导弹也会很快交付。
路透社11日称,G7领导人当天举行线上紧急峰会,泽连斯基通过视频发表演讲,他呼吁G7领导人给予乌克兰足够的防空能力、对莫斯科实施新的严厉制裁,并再次排除了与俄总统普京举行会谈的可能性。他还呼吁G7支持乌克兰在白俄罗斯边境的防御任务。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10日有关将和俄罗斯在白乌边境部署“联合部队”的说法,尚未得到俄官方证实。另据彭博社11日报道,提前透露的G7声明草案写道:“我们将继续提供金融、人道主义、军事、外交和法律支持,坚定地与乌克兰站在一起,只要需要。”
在G7峰会前,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国向基辅提供防空系统将使冲突持续更长时间、更痛苦,但不会影响俄的目标。美国事实上已卷入这场冲突。他表示,克里姆林宫密切关注G7峰会,“其结果是可以预测的:对抗将继续”。
俄称继续打击乌设施,乌称摧毁俄空中目标
据央视新闻消息,俄罗斯方面11日通报称,俄军继续打击乌方的军事和基础设施。乌克兰方面则表示,过去一天摧毁俄军数十个空中目标。
俄罗斯国防部11日通报称,俄军继续打击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和军用设施,打击乌克兰设施的目标已经达到。俄军摧毁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的一座乌军“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的弹药库,击退了扎波罗热方向的乌军进攻,同时摧毁了位于热列别茨河上的两座乌军浮桥。
据乌克兰独立通讯社报道,扎波罗热、文尼察等地11日遭到俄军攻击。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冈恰连科11日表示,基辅州、赫梅利尼茨基州当天传来爆炸声。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11日通报称,乌防空部队过去一天共摧毁数十个空中目标,包括巡航导弹和无人机,同时在巴赫穆特、索列达尔等地击退俄方进攻。
普京签署总统令,将食品反制裁措施延长至2023年底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将2014年出台的食品反制裁措施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
俄罗斯在2014年8月7日宣布,从当天起,禁止进口原产于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的部分食品,包括牛肉、猪肉、鱼类、禽类、乳制品、水果、蔬菜、坚果等。不过,原产于上述国家的儿童食品进口不受限制。
IMF直言明年像衰退的一年,敦促央行不要转向
在最近一次更新的10月《世界经济展望》(WEO)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下调了明年全球的GDP增速预期,预计今年全球GDP增长率将从2021年的6.0%降至3.2%,将2023年增速进一步降至2.7%。
4月的WEO报告中,IFM将明年经济增速预期的下降0.9个百分点,降至2.9%,上一次的7月报告则是下调0.2个百分点。
IMF指出,如果不包括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最严重阶段,明年将是2001年以来全球经济最为疲弱的增长表现,明年GDP增速低于2%的可能性有25%。今年或明年,全球将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经济体(增长)萎缩。最糟的时候还未到来,对很多人而言,2023年会是感觉像衰退的一年。
IMF认为,全球经济继续面临严峻的挑战,持续影响经济的几大因素包括俄乌冲突、通胀压力持续存在且不断扩大并引发生活成本危机。
本次报告中,IMF通胀预计今年全球通胀率将从去年的4.7%升至8.8%,明年回落到6.5%。报告称,持续存在且不断扩大的通胀压力促使各国央行快速同步收紧了货币环境,但迄今为止,价格压力相当顽固。目前IMF预计,全球通胀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触顶,将较先前预期更长时间维持高位,2024年会降至4.1%。
IMF在报告中指出,不断加剧的价格压力会压缩实际收入并损害宏观经济稳定,因此仍是当前和未来繁荣的最紧迫威胁,同时敦促全球央行保持紧缩,不要转向。
美联储梅斯特周二表示,美联储应该坚持缩表计划。目前市场正在(正常)运作。在加息时监控金融市场。需要继续加息,直到实际利率为正。
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11月加息50个基点至3.50%—3.75%区间的概率为22.3%,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77.7%,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0%;到12月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13.2%,累计加息125个基点的概率为55.1%,累计加息150个基点的概率为31.7%。
受外盘原油影响,能化板块大跌
因对石油需求下降的担忧继续令市场承压,国际油价周二下跌。截至当天收盘,WTI原油期货11月合约下跌1.78美元/桶,收于89.35美元/桶,跌幅为1.95%;布伦特原油期货12月合约下跌1.90美元/桶,收于94.29美元/桶,跌幅为1.98%。
节后第二个交易日,能化板块中的乙二醇、苯乙烯、燃料油价格大幅下跌。周二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带动国内高、低硫燃料油小幅下跌,其中高硫燃料油主力合约2301收于2873元/吨,跌幅3.3%;低硫燃料油主力合约2212收于4972元/吨,跌幅0.76%。
光大期货原油研究员杜冰沁告诉期货日报记者,高、低硫燃料油的下跌主要源于周一盘面大幅冲高后情绪的回落。从基本面看,当前燃料油市场保持平稳,低硫燃料油表现较高硫燃料油稍强。截至10月6日,新加坡陆上燃料油库存增长2.5%,达到2290万桶的近两周最高点,富查伊拉燃料油库存增长1.57%至1264万桶,ARA地区燃料油库存同样大幅增长近8%至113万吨。近期库存的增加给燃料油市场带来了一定压力。
由于欧美的制裁与禁运,亚洲地区成为俄罗斯燃料油的主要去向。根据船期数据显示,俄罗斯8月燃料油发货量达到532万吨,环比7月增加88万吨;预计9月燃油发货量达到518万吨,环比8月增加20万吨。
“目前来看,这种趋势暂未得到改变,而随着高硫燃料油需求旺季的结束,对于供应增量的消化能力将有所减弱。而低硫燃料油方面,随着亚洲炼厂开始秋季检修以及东西方套利窗口的关闭,市场预期低硫燃料油市场套利船货数量将从9月下旬开始逐步收紧,预计11月来自西方的套利交易量继续减少,未来几周低硫燃料油市场的供应紧张状况可能会持续。”杜冰沁表示,因此,近期低硫燃料油表现较高硫燃料油更为坚挺。
新湖期货能化分析师薛扬名也认为,一方面,国际油价调整,高硫燃料油跟随外盘下跌;另一方面,尽管中东产油大国减产,高硫燃料油供应压力或略有缓和,但中东整体酸油产量仍处于高位,且俄罗斯燃料油出口至苏伊士以东量未减,高硫燃料油供应充足。此外,尽管高硫燃料油替代天然气性价比仍存,但中东、南亚等地发电需求旺季结束,高硫燃料油发电需求走弱,导致其供应相对过剩。
对于燃料油的后市,薛扬名认为,向上驱动有限,偏弱运行。高硫燃料油短期供应压力难有缓和,不过炼厂开工进入检修旺季,OPEC+实质减产后预计供应压力略有缓和,未来关注俄罗斯产量实际下滑程度以及伊核协议进展。需求方面,脱硫装置性价比仍突出,高硫船燃需求预计有小幅支撑;高硫燃料油发电进入季节性淡季,需求走弱;炼厂方面,高硫燃料油有投料性价比,但提升相对缓慢,尤其是主要消费国美国。
“今年7—9月新加坡港口船燃需求有所回暖,8月新加坡船用燃料油销售量同比增长约1.09%至411.63万吨,预计10月船燃需求稳中有升。另外,进入10月,欧洲和日韩等地进入冬季电力需求旺季,在天然气对低硫燃料油溢价高企的背景下,这些地区有望增加燃料油发电负荷,预计季节性和经济性将带给低硫燃料油来一定程度的需求增量,后期或呈现高硫燃料油偏弱、低硫燃料油相对偏强的状态。”杜冰沁说。
“金九”期间乙二醇价格低位反弹,月度涨幅为5.82%,月中最高价格为4576元/吨。市场人士认为,“银十”大概率不及预期。在成本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MEG检修装置重启较快,且未来新增产能仍然比较多,因此只能依靠压缩开工率来实现再平衡。需求环比改善的路径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同比往年下滑程度明显,市场对旺季结束后的终端需求偏悲观,对应期价表现为高位承压。
周二,乙二醇现货价格重心跟随期价呈现回落走势。当日,期货主力合约跌4.75%至4165元/吨,现货日均价在4182元/吨。需求端节后复工不及预期,对价格难有明显提振。同期,供应端恢复预期令市场再度承压,其中陕煤渭化装置、新疆广汇及天盈正在重启,榆林化学180万吨/年新装置流程正在打通,四季度供应将有所增加。
“周二,乙二醇主力合约增仓大跌,主要是供需预期走弱造成的。”新湖期货能化研究员杨思佳说,供应方面,国内开工率低位回升,截至10月8日,乙二醇开工率提升至53.02%,较9月下旬的低点提升10个百分点左右,主要是油制产能复产较多,煤制产能受效益因素影响复产进度偏慢,不过,近期榆林化学180万吨新装置打通流程,对市场情绪打压明显,后市乙二醇国内产量增加预期较强。港口方面,近期到港卸货顺利,港口库存环比增至89.2万吨,10—16日进口到货量在12.5万吨左右,乙二醇港口去库速度放缓。需求方面,9—10月终端订单情况的确有所好转,坯布库存逐步下滑,但去库速度不及往年,且10月之后需求预期季节性走弱。另外,终端需求季节性好转始终难以向上传导,主要是聚酯环节处在高库存、低现金流格局中,市场上传出聚酯工厂有减产意向。综合来看,预期转弱是乙二醇价格下跌的主因,不过,乙二醇利润较低,特别是主流工艺大多亏损,因此后市向下空间也比较有限。
“乙二醇价格在前期反弹至4600元/吨附近后动能不足,节后更是高开低走,在产品产能过剩周期,供给将在中期制约价格反弹幅度,后续关注海外装置复产情况,国内整体将呈现区间振荡运行的节奏。”杜冰沁说。
多因素导致橡胶期货连续下跌
“假期海外市场上涨带动节后国内橡胶盘面大幅高开,但供需偏弱的基本面对价格形成打压。”瑞达期货橡胶研究员林静宜说,从产业链情况看,今年除国内海南产区开割较晚,其余产区天气都相对正常,目前全球天然橡胶主产区处于季节性上量阶段,供应端压力将逐步增加。终端市场需求虽有好转迹象,但恢复进度仍然偏慢,且疫情仍存不确定性,物流出行阻力仍存。
另外,今年以来轮胎企业成品库存压力持续偏大,加上部分原料价格走高,轮胎厂开工意愿受到抑制,更多是选择控制排产及库存量。根据隆众资讯的调研,今年国庆假期期间,不管是企业放假数量还是放假时长,较去年同期都有所增加。同时,海外需求无明显起色,轮胎出口需求在海外高通胀压力下有所转弱。整体来看,天然橡胶市场仍面临着供应增加、需求疲弱的基本面格局,近期多地疫情扰动、物流运输等受限,也给天然橡胶市场带来利空影响。
“天然橡胶期货的连续下跌与假期期间泰国东北部降雨引发市场对产量的担忧不无关系。除此之外,海外宏观面仍然存在加息预期,预计胶价上方承压、维持振荡格局。”紫金天风期货橡胶研究员唐逸说。
2019年、2020年、2021年国庆节后的一个月,天然橡胶价格都出现了上涨,为何今年节后不涨反跌?
林静宜认为,回顾过去3年,国庆节后的一个月橡胶价格都出现了上涨。2019年10月主要受益于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更新阶段性目标的截止时间越来越近,需求端维持较好的预期推动。2020年10月份,在天气因素的扰动下,海南产区大幅减产,加上疫情导致橡胶手套需求大增,乳胶的分流使得可交割品数量大幅下降,同时重卡销量的亮点表现使得轮胎需求存在较强预期。2021年10月份,因市场预期冬季拉尼娜现象将对产区供应产生影响而出现短暂上行。今年来看,供应端尚无利多题材,需求端疲弱依旧,预计难以延续此规律。
“过去几年10月份橡胶上涨主要在于需求以及宏观面的配合,再加上天气的驱动。而今年预计难有往年的上涨表现,一方面,整体宏观面偏弱,海外加息预期仍存;另一方面,需求较往年偏弱,轮胎出口下滑预期、终端货运较往年偏弱以及经销商库存偏多等抑制需求释放。”唐逸说。
过去几年,天然橡胶期货合约一直维持Congtango结构,今年9月2301合约与2305合约价差为何迅速转为Back结构,并在9月下旬后再度改变?
唐逸认为,国庆长假前天然橡胶期货2301合约走强呈现Back结构、节后下跌回归Contango结构,主要原因在于前期高价已给出加工利润,并且能够看到盘面新增仓单快速增加。另外,宏观面、需求端并不支持进一步上涨,因此2301合约下跌回归到Contango结构。中期来看,四季度天然橡胶仍然需要关注海外宏观以及需求预期变化,海外需求若维持强势,则盘面存在再次上涨的可能,但预计大概仍然偏弱运行,因为长期看市场对全球深色胶需求的预期并不乐观,盘面高升水情况下仍然走基差收窄逻辑。
“中长期看,在需求端未能明显转好之前,价格难有趋势性反弹。”林静宜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锁定目标收益:国泰海通2025高收益理财,如何规划您的短期财富增长?
2025-07-22 14:41
-
体检报告异常?这4类保险现在买还来得及
2025-07-22 14:41
-
可转债的申购和交易,应该注意些什么?
2025-07-22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