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端局部遇冷回落、需求端亮点可期——2022年10月第1周宏观观察
发布时间:2022-10-10 16:58阅读:159
作者:魏刚博士/恒泰期货首席经济学家/Z0012988
日期:2022.10.2
宏观要闻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2.今年前8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
3.央行宣布,自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
4.中国9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1,升至扩张区间,好于预期的49.2;
5.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6.央行决定,自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7.央行宣布设立2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经济增长
生产端局部遇冷回落。全钢胎、半钢胎生产率以及200万吨以下规模焦化厂焦炉生产率较上周出现回落;石油沥青装置和国内PTA开工率则出现小幅回暖。
需求端亮点可期。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乘用车销售、电影票房持续显著回暖;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溢价率、CCFI和SCFI指数维持下跌趋势。
库存涨跌互现。秦皇岛港煤炭库存、炼焦煤库存、水泥库容比较上周均有所增加;螺纹钢和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连续两周回落。
价格
价格涨跌互现。主要农产品中,蔬菜价格小幅回落,而蔬菜、鸡蛋、水果价格均有所上升;主要大宗商品中,钢铁类价格指数小幅增加,能源、矿产、有色类则较上周均有所下跌,其中能源类周减幅最大,实现四周连跌。
流动性
公开市场净投放8700亿元;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上行,R007和DR007利差扩大;短、长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整体上行;短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期限利差扩大;不同期限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减弱,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差扩大。
一、一周宏观要闻回顾
1.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保证金实行缓缴,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规模约1160亿元。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在建项目建设,开工一批新项目,年内完成投资3000亿元以上。会议还部署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扩面增效举措,并通过《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草案)》。
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89万亿元,同比增长8.4%,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企业利润5.53万亿元,同比下降2.1%。从8月份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增速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占比超六成,其中多数为中下游行业。
3.央行宣布,自9月28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上调至20%。此次调整旨在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这是也自2020年10月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后,再次出手调整。
4.中国9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1,升至扩张区间,好于预期的49.2;非制造业PMI为50.6,环比下降2.0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扩张,但扩张步伐有所放缓。另外,中国9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8.1,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
5.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于今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则按现行规定执行。
6.央行决定,自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保持不变。
7.央行宣布设立2000亿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充电桩、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对于金融机构在今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的合格贷款,央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
二、经济增长
1.生产
生产端局部遇冷回落。其中,1)汽车产业链方面,全钢胎和半钢胎开工率未能延续回暖态势,本周环比分别下降1.78%和30.2%,月初至今二者分别增加0.04%和0.23%。2)黑色产业链方面,全国钢厂高炉开工率本周未发生显著变化,月初至今共增加1.96%;国内不同产能焦化厂焦炉生产率涨跌互现,其中100万吨以下和100-200万吨焦化厂焦炉生产率本周分别下降1.3%和2.8%,而200万吨以上的焦化厂焦炉生产率则增加0.3%。3)基建相关行业中,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再度回暖,本周环比增加2%至46.2%,月初至今共增加6.5%。4)PTA产业链方面,国内PTA开工率持续改善,周环比增加2.88%至73.48%,月初至今共增加1.98%。
2.需求
需求端亮点可期。其中,1)房地产方面,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连续三周回暖,本周环比增加59.82万平方米至431.22万平方米;而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溢价率则连续三周下行,本周环比下降1.57%至1.78%。2)汽车方面,乘用车销售连续四周回暖,本周厂家零售和厂家批发销量周同比分别增加25%和41%;接触类的消费中,在国庆假期的提振下,电影票房结束连续六周下降,本周大幅增加50400万元;出口方面,CCFI和SCFI指数维持近3个月的下降趋势,本周环比继续下降147.16和149.09,月初至今分别下降501.3和924.7点,考虑到海外需求的不断减弱,接下来,我国出口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3.库存
库存涨跌互现。1)煤炭库存方面,秦皇岛港煤炭库存连续三周上行,本周环比增长20万吨,月初至今共增加48万吨。2)炼焦煤库存方面,本周继续增加0.9万吨至824.16万吨,月初至今共增加14.61万吨。3)钢厂库存方面,螺纹钢总库存连续两周回落,本周环比下降59.07万吨至652.5万吨。4)水泥库存方面,本周库容比环比继续增加0.66至68.54,月初至今共增加2.77。5)铁矿石库存方面,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连续两周回落,本周环比下降108.56万吨,月初至今共下降960.82万吨。
三、价格
食品价格涨跌不一。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连续三周回落,本周环比下跌0.96至125.66,但仍处于近三年同期高位。主要农产品批发价格方面,截止周五,猪肉、蔬菜、鸡蛋、水果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32、4.82、11.68、6.60,除蔬菜价格较上周五回落0.11元外,猪肉、鸡蛋、水果价格均分别增加0.92、0.33、0.05元。月初至今,猪肉、蔬菜、鸡蛋、水果价格分别变化2.24、-0.61、0.24、-0.04元。
工业品价格继续回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连续四周回落,本周环比下跌0.5至191.79,但仍处于近三年同期高位。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方面,除钢铁类价格指数本周小幅增加0.1,能源、矿产、有色类价格指数较上周均有所下跌,其中能源类周减幅最大,达到1,实现四周连跌。
四、流动性
公开市场净投放8700亿元。本周共开展7天期5210亿元和14天期357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本周共有8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周实现净投放8700亿元。
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上行,R007和DR007利差扩大。本周R007和DR007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周均值分别为2%和1.88%,较上周分别上行27.44BP和24.89BP,两者利差增加2.54BP至0.11%。月初至今,R007和DR007分别上行了16.49BP、66.64BP%,而两者利差共缩小5.15BP。
短、长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整体上行。本周短期利率均值分别为1.43%、1.87%、2.32%,较上周分别变化-2.38BP、19.76BP、55.92BP;中长期利率均值分别为1.65%、1.80%、1.92%、2.01%,较上周分别上行4.22BP、2.26BP、2.46BP、1.34BP。月初至今,短期利率分别上行61.8BP、55.8P、116BP,中长期利率分别上行7.3BP、5BP、5.8BP、4.4BP。
短期国债收益率上行,期限利差扩大。本周1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9%和2.71%,分别较上周上行3.87BP和4.9BP,此外,10年期与1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值增加1.03BP至0.81%。月初至今,1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16.44BP、9.89BP,而期限利差共缩小6.55BP。
不同期限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本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97%、1.75%、1.92%,较上周分别上行26.14BP、8.69BP、7.87BP。月初至今,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分别上行78.94BP、15.62BP、15.08BP。
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减弱,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差扩大。截至9月30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达到7.1413和7.114,前者较上周五贬值0.003,而后者较上周五升值0.013,两者汇率差值增加0.015。月初至今,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贬值0.226、0.207,两者汇率差值共增加0.019。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