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碳纤维产业迎里程碑 首套大丝束生产线中交 全线采用国产设备
发布时间:2022-8-17 08:59阅读:163
《科创板日报》8月17日讯(编辑 宋子乔)国内碳纤维产业迎来了新的里程碑。据上海石化在线微信号,8月15日,中国石化上海石化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意味着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离开车投产仅一步之遥,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

图源:上海石化在线微信号
据官方介绍,上海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此次中交的一阶段工程为上海石化碳纤维事业部原丝工厂的4条原丝生产线、2号碳纤维工厂的2条氧化碳化线,从原丝生产线到氧化碳化线,全部设备采用国产装备。且整个生产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
▍国内碳纤维需求旺盛 本土化趋势明显
碳纤维按丝束数量多少可分为大丝束和小丝束。所谓大丝束是指每束碳纤维中有超过4万8千根丝(即48K,K表示碳纤维单丝的数量),目前,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称为小丝束。
大丝束成本低,较大程度的打破了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被称为“工业级材料”,但其生产控制难度大,全球76%的市场都被美日两国的公司垄断;小丝束产量低、成本高,常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体育休闲等领域,被称为“宇航级材料”。
风电领域是碳纤维第一大应用市场,2021年该领域的碳纤维需求为3.3万吨,占比28%。另外,体育市场、压力容器、碳碳复材都保持了高速增长,需求分别为1.85/1.1/0.85万吨,增速分别为20%/25%/70%。
根据赛奥碳纤维的统计,2021年全球大丝束需求量为5.14万吨,小丝束为5.11万吨。
国内碳纤维需求增幅更是超过全球平均水平,根据《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碳纤维的全球需求同比增长10.4%,中国碳纤维的总需求同比增长了27.7%。
供给侧,虽然在碳纤维过去六十余年的发展中,我国碳纤维领域专利布局及产能建设起步时间均晚于西方国家,但近年来随着经过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不懈努力,《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产能国,同时国产碳纤维供给率再次提升至58.1%,本土化趋势明显,报告中预计2022年就能实现国产超越进口。
华安证券表示,考虑到碳纤维的技术仍有进步空间,叠加下游各领域的需求快速释放,碳纤维行业仍有足够的空间供现有企业及新玩家各显其能。基于相关领域海外企业专利到期,该机构预计碳纤维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值得关注的标的包括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航高科、中复神鹰、吉林化纤、精功科技、博云新材等。
广发证券则称,考虑到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度,碳纤维行业有望迎来需求的拐点,国内企业加速扩产。其关注标的包括碳纤维设备龙头精功科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其他企业,包括吉林碳谷、吉林化纤,叶片企业中材科技、时代新材,叶片模具企业双一科技等。
文章来自:财联社 ,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期货开户联系电话:13115050095(同微信)苗经理,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正规从业人员,从业资格号F3084690,可登录中国期货业协会查询网站查询:http://www.cfachina.org/informationpublicity/publicityofemployees/。
咨询QQ:437812343(备注期货开户)
商品期货开户,股指期货开户,原油期货开户,国债期货开户,企业套期保值期货开户,商品期权开户,股指期权开户,基金产品购买,网上期货开户、手机期货开户,均可免费办理开户手续及总公司强力技术、策略支持。
程序化、高频量化急速通道和稳定服务器!
期货开户预约联系苗经理,可以免费网上为您办理期货开户,也可以免费上门为您办理期货开户手续,并为您申请优惠的手续费,提供优质的服务。
我司子公司致力于服务企业客户做好现货生意,拓展买货卖货渠道,欢迎联系我咨询!
企业套期保值期货开户,微信号:13115050095(一对一的客户服务,总部强大资源支持),为企业做好现货经营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0
-
牛市震荡调整,你该如何应对?
2025-11-10 09:40
-
第一次开户,如何选券商?(附7家券商测评表)
2025-11-10 09:40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