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品种小百科——原油
发布时间:2022-3-17 16:15阅读:213
- 原油的概述
原油是指从地下天然油藏直接开采得到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或其天然形式的混合物,通常是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石油产品是以石油或石油某一部分作原料直接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的总称,一般不包括以石油为原料合成的石油化工产品,主要分为六大类:燃料、润滑剂、石油沥青、石油蜡、石油焦、溶剂和化工原料。
原油及其产品的性能指标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胶质和沥青质、硫含量、蜡含量、析蜡点、水含量、酸值、闪点、比热、爆炸极限等。对原油而言,物理性质是评定原油产品质量和控制原油炼制过程的重要指标。
- 原油的供需与需求
全球原油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总体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看,约3/4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西伯利亚油区、伏尔加—乌拉尔油区等。
从区域来看,世界石油产量主要集中在中东、北美、欧洲及独联体国家,2018年这些地区的石油产量分别为3176万桶/日、2259万桶/日、1800万桶/日,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3.5%、23.8%、19.0%。从各个国家2018年的石油产量来看,美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加拿大和阿联酋,其石油日产量合计为5752万桶/日,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7%。
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从消费量来看,2018年世界石油消费量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印度、日本、沙特阿拉伯,日消费石油共计4671万桶/日,约占世界消费量的46.8%。其中,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2018年日消费石油2046万桶/日,约占世界消费量的20.5%;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是中国,目前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日消费量由2008年的791万桶/日增长到2018年的1353万桶/日,10年年均增长7.1%。
全球石油产量增速超过全球石油消费增速,达221.7万桶/日,增长2.4%。受制裁影响,委内瑞拉和伊朗产量急剧下跌,抵消了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产量的增长,使得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减少33.5万桶/日,降幅为0.8%,至3934万桶/日,创下2014年以来最大负增长。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增速超越2015年创下的纪录达到4.8%,增加了255万桶/日。其中美国增幅最大,达到218万桶/日,增幅为16.6%。
我国原油生产与消费
我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华北、山东和渤海湾等地区,消费则覆盖全国,中心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目前我国原油主要消费在工业部门,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农业、商业和生活消费等部门。其中,工业石油消费占全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0%以上;交通运输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占25%左右。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2004年至2018年,我国原油产量 从1.74亿吨上升至1.89亿吨,年均增长0.57%,为世界第八大产油国;原油消费量从3.23亿吨上升至6.28亿吨,年均增长6.30%,目前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 我国原油进出口情况
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产品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油进口量也在逐年攀升。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04年至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从1.23亿吨上升至5.06亿吨,年均增长19.46%,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2019年,位列前十的原油进口来源国为: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安哥拉、巴西、阿曼、科威特、阿联酋、伊朗以及委内瑞拉。 其中,来自中东的原油进口环比增长了3.58%,达到2.45亿吨,占到了总进口量的48.46%。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原油进口量为5.06亿吨。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原油出口曾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的增长,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原油出口逐步减少。目前少量的原油出口主要是履行与有关国家签订的长期贸易协定。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2018年我国累计出口原油464万吨,同比减少4.53% 。
- 原油期货的合约要素
-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9:00-11:30,下午1:30-3:00及交易所规定的其他交易时间
- 依据交易规则发生的交易所保证金变动
- 交易品种持仓限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