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背景下,煤炭还有机会吗?
发布时间:2022-2-23 16:25阅读:729
我国的资源禀赋就是“富煤、缺油、少气”,10年之内都很难出现可以替代煤炭成为主体能源的资源了。目前我国的每 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占比能达到一半,天然气和石油能达到三分之一。其中石油主要是通过国际管道进口,这导致容易受国际环境因素的制约,一旦发生特殊情况,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就注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长期中仍起到了舵石般的压舱作用。而有关煤炭的污染问题,大多是开采和使用过程中对土地、地下水和大气造成的。中国是第一大产煤国,虽然发展了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等诸多能源,但是在电力等方面的需求仍然需要以消耗煤炭的火电厂加入,才能满足(火电占比60%)。另一方面,煤炭不仅是一种能源 同样的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肥、煤气、煤变油、焦油等上千种化工原料都是在煤炭中提取的。而伴随着各个环节,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情形下,国家提出了“碳高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无疑是一个良策了,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国情。到战略实施并不是打压煤炭行业,而是推动煤炭业的改革升级。行业洗牌,剔除粗放型和不达标的企业,使得像头部企业靠拢(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等)。生产模式也会发生变革,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也会向机械化,智能化的人才技术密集型过度。顺应战略发展,煤化工领域也会得到发展,清洁煤等技术也会更上一层楼。
新能源这一块呢,风能、水能、核能等等,目前由于技术原因,还无法达到完全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地位。相关研究表示有望在2050年技术水平达到大部分代替,甚至完全代替的作用。我们这里就不展开说了。(这里插一嘴)提起新能源,就会让人想到新能源车,那我们就浅谈一下新能源车吧。作为新能源车主力的电动汽车,充电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污染可能目前还要甚于燃油。我想 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车主要目的应该是减少能源结构对石油的依赖(上面提到过依赖国际石油管道运输进口),从而削弱美元-石油体系对经济的制约。其次是汽车工业,通过发展新能源车来跨越传统燃油车工业的技术壁垒,实现弯道超车,减少对外技术的依赖。至于环保效果,恐怕从技术层面还要走很长的路。煤炭其实出现于各行各业中,不论造车、钢铁还是其他材料,都有它的身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煤炭,未来煤炭可能会惜采,会体现出它“乌金”的价值。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新的可持续能源终究会成为主流,希望早一点实现技术突破。总言之 中短期之内,煤炭肯定是有机会的,只是会更规范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传媒板块还有机会吗?
下一篇资讯:
暂无下一篇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