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债券评级
发布时间:2022-2-22 18:23阅读:440
谁给债券评级付费?
现在我国的评级和美国的一样都是由发行单位付费给评级机构,然后评级机构来进行评级。对于一个发行方来说,他的目的就是要公开发行债券,这就要打到监督部门的要求,这样他们就可以公开发行债券,获得自己想要的目的。对于不同的债券,央行在发行年限和发行的利率上都会有所要求。如果一个发行单位的级别越高那么它能够发行的年限就可以更久,发行的利率就可以更低,这时评级机构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样的价格谁的评级越高发行方就会让谁评级,或者说谁评级费用低发行方就会让谁来评级,这就形成了评级机构的“潜标准”。
正因为这样评级机构和发行方的暗箱操作使得投资者获得了不真实的信息。针对这种现象美国曾作出过尝试,尝试着让投资者来为评级付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使得很多投资者都搭便车,因为同样的一个债券只要有一个人付费区评级然后其他的投资者就可以根据这个评级来判断这个债券的好坏,并决定投资与否,所以最后评级付费还是回到了发行方。
所以,评级的公正与否全靠自己的职业操守和自身权威的维护,现在很多的大型的评级机构都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可。
评级是一个相对概念。
有关数据说明,中国的评级机制完全套用美国的,但是美国现在AAA级别的公司只有10余家,但是中国的AAA级别的公司却达到了100多家,这难道就说明了中国的公司信用远远高于美国么?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情况下AAA债券比AA+级别的高,AA+又比AA—的级别要高,这只能纵向比较不能拿来横向比较的。同样是AAA的公司债券也不能就肯定两只债券一样好,如果在等级一样的前提下投资者可以比较两个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
债务评级滞后么?
最近一段时间内很多的债券信用等级在上调,而只有少数的几只债券进行了下调,那么在现在经济这么不好的情况下,公司资金紧张,债券的评级为什么不升反降呢?有关人士认为这是评级滞后的原因造成的。一般的发行单位会一年一次的请评级机构来进行评级,但是一年评一次这样评级机构看到的事发行公司上一年的财务报告,因此,评级的这种机制会有相应的滞后。
郑重声明: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以上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节后首日见分晓:中信证券2025国庆假期收益测算出炉!
2025-09-28 09:58
-
国庆中秋节前理财这样操作,躺赚“双重9天利息”!
2025-09-28 09:58
-
中长期利好,港股ETF应该怎么选?一览20+产品排行榜
2025-09-28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