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常见的心理偏差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8 19:48阅读:295

在融资融券投资失败案例中,我们会发现有几乎一半是由于融资融券者存在心理偏差所导致的,所以了解融资融券投资者投资心理,研究其心理偏差,不管对防范投资风险还是对证券公司的保护工作,都有很大意义。那么融资融券投资者心理偏差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
(一)、倾向性效应和沉没成本效应
倾向性效应指在投资过程中,人们会尽量避免后悔,导致投资者倾向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长时间持有亏损股票的行为,所以导致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甚低甚至是亏损。沉没成本效应会使倾向性效应加剧,沉没成本效应在投资者亏损时,尽量追求返本,时间及大小是其重要因素。沉没成本越大,投资者就会越倾向于持有亏损股票。
(二)、过度自信
投资者只要表现过分自信,就会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经验,高估信心准确度,低估投资风险,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导致亏损。有些融资融券投资者买入高风险股票,这些股票缺乏现实业绩支撑,还有些投资者氢气所有,买入一只高风险股票,并没有进行适当分散化投资。这样的操作模式,加剧亏损概率,有些失败后果投资者甚至承担不起。
另外,过度频繁交易也是自信过度的一种表现,这种投资行为对投资者从市场中获得长期回报很有影响。
郑重声明: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以上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