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收紧 铝现货成本和需求支撑仍强
发布时间:2022-1-28 16:47阅读:227
期货开户联系电话:18262610690
?供应端,国内电解铝总产能已经逼近4500万吨政策红线,继续扩张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未来更多产能投放体现为产能置换。预计2022年产量干扰率应当低于2021年。需求端,随着货币政策的逐步收紧,传统耐用消费品需求将逐步下滑;国内地产需求亦面临重要转折,未来不再成为国家刺激经济的发力点,但近15亿平米的施工面积依然能够支撑需求。新能源相关需求仍在孕育中,尚不能形成颠覆性改变。国内外库存总体依然处于偏低位置,亦对价格产生支撑。成本利润端,预计电解铝长期完全成本17300将难以跌破,成为重要的做多安全边际位置。利润来看,考虑到未来脱碳成本的关系,电解铝在需求旺季利润将达3000甚至更高水平。
?展望2022年的铝价格走势,我们认为更多需要把握好节奏,参与季节性波段机会,淡季买进,旺季卖出,逢低做多为主。预计电解铝价格运行区间在18000-22000,如价格能够接近17500建议长期战略布局。
?核心因素评定表: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注:“★★★”主动推涨型因素或主动打压型因素;“★★”支撑型因素或阻力型因素;“★”背景型因素。
一、2021年行情回顾
2021年,铝期货价格整体呈现前季度震荡上扬,四季度高位回落的格局。从沪铝指数上看,全年最低价是14630元,最高价是24795元,波动幅度在10165元。LME3月铝波动区间在1945-3229美金之间。
图1:沪铝期货指数
资料来源:博易大师,海证期货研究所
图2:LME3月铝价
资料来源:博易大师,海证期货研究所
回顾2021年铝的行情走势,我们简单分成四段:
第一波(年初至五月中旬):单边上扬。中国经济周期开始处于过热阶段,美国处于复苏阶段。市场尤其对美国经济加快复苏以及拜登上台后推出更大规模的救助、刺激计划有较高的预期。市场对铝价亦有较高的期待,铝与其它黑色、有色金属品种共同走出了单边上扬格局。其中3月一度有所震荡,主要受到国家抛储传言的影响。
第二波(五月中旬至六月):震荡调整。随着国家对铝抛储的逐步落地改善供需,以及国家第一次对大宗商品价格进行较为严厉的管控,铝价跟随黑色、有色金属整体市场氛围回落。
第三波(六月至十月中旬):单边上扬。市场再次炒作动力煤价格,并最终将动力煤拉升至极端的2000以上的高位,煤价对铝价的成本支撑成为主导因素。期间欧洲因为天然气短缺亦爆出能源危机,国内国外共同作用下最终创出年内最高点。
第四波(十月中旬至今):震荡调整。随着国内出台严厉的收紧动力煤期货流动性,交易所窗口指导干预,现货端全力保供措施,需求端恒大暴雷等事件对地产需求的冲击。煤碳价格开始连续回落,亦带动铝价快速下行。年底的欧洲能源危机再起,引发铝价的再度反弹。
二、宏观:国内外宏观周期差异明显
国内方面,从2021年12月6日闭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来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未来宏观政策的基调已经转变为:“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随后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延续了这一基调,并做了相应细化阐述。央行进行了年内首次降准,财政部向省级财政部门提前下达2022年专项债额度,预计最高可达2.19万亿。总体而言,国内在经济下行周期背景下,稳增长的姿态非常明显,财政货币政策保持“以我为主”的基调。
图3:中国GDP增速
资料来源:Wind,海证期货研究所
从PMI新订单-存货指标来看,同样印证了国内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图4:PMI新订单-存货
资料来源:Wind,海证期货研究所
海外来看,美国更多面临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以衡量通胀的重要指标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指数(PCE)来看,无论是PCE当月同比还是核心PCE当月同比,均创下1989年以来的新高,因此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较大的转向压力。美联储在2021年最后一次的FOMC会议上已经宣布加快收紧TAPER,从每月150亿美元的缩减增加到300亿美元,预计在2022年3月完全停止购债步伐;另外,从联储官员的点阵图显示,2022年加息已经成为委员的普遍预期,分歧在于加息次数。
图5:美国PCE指数
资料来源:Wind,海证期货研究所
从更为前瞻的债券市场长短利差来看,市场已经开始逐步计入美国从滞胀逐步进入衰退的预期,预计长短端利差最终将像前几轮周期一样进入倒挂(负值区间)才能够带来新一轮的政策周期逆转。
图6:美债长短端利差
资料来源:Wind,海证期货研究所
综合来看,中美的经济周期显著不同,决定了中美在202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将有显著差异。美国在充分就业、通胀压力增大背景下,经济周期处于滞胀阶段,将不得不收紧货币政策;而中国通过行政力量有效地控制了通胀,更多面临的是经济的下行压力,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稳增长的诉求更加强烈。
三、供应:长期产能受限,产量存在恢复空间
从电解铝产能来看,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违规产能的清理,电解铝实际建成产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当前的实际建成产能为4308万吨,运行产能约在380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逐步提高至85%以上的水平。2021年我国电解铝新增产能92万吨,低于预估的256万吨水平,今明两年潜在实际待投产产能约380万吨,如预期投放将形成一定的市场压力。但长期看,产能天花板已经越来越逼近,产能更多体现为替换而非新增。
图7:中国电解铝产能
资料来源:Mysteel,海证期货研究所
从电解铝产量来看,中国2021年累计同比增速在4%左右,预计在3860万吨。全年因云南广西等地缺电、双碳目标等原因导致干扰较多,产量增长受限。除中国以外国家的电解铝产量累计同比增速1%左右,预计在2830万吨。2022年如云南等地电力问题有所恢复,则将形成一定的供应压力。但对供应恢复亦不能过于乐观,水电铝占比增大加大了产量的不稳定性。
图8:中国电解铝产量
资料来源:SMM,海证期货研究所
图9:中国以外电解铝产量
资料来源:SMM,海证期货研究所
从废铝供应来看,由于国家对再生金属行业的鼓励,以及碳减排的实际需求,废铝未来将逐渐成为重要的供应变量。根据SMM数据2021年国产废铝新料供应270.6万吨,表现需求预估为734.5万吨。随着技术进步,废铝使用领域在逐步拓宽。逻辑上,如果原铝长期高于废铝的合理价格水平,从侧面反应铝元素整体供需偏紧;如果低于合理水平,则为原铝价格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
图10:原铝再生铝价差
资料来源:SMM,海证期货研究所
从电解铝进出口来看,过去国内电解铝市场相对自给自足,但2020年以来,净进口量有显著提升,预计2021年净进口达到230万吨以上,未来亦成为调节边际供给的重要变量。
图11:电解铝进出口
资料来源:SMM,海证期货研究所
四、需求:传统需求回落,新兴需求尚在孕育
从电解铝消费主要构成来看,建筑领域占29%,交通领域占23%,电力电子领域占17%,耐用消费品(汽车、家电)占9%,机械设备占8%。上述领域多是传统领域,并与宏观经济波动息息相关,而新兴需求在逐步孕育中,目前影响占比依然偏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