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中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27 11:35阅读:675
炒股之前要对股票知识有所了解,同样投资基金也需要对基金知识提前研究,这样在投资基金时遇到问题才不会手忙脚乱。但还是有些投资者在不了解基金知识的情况下,就进入市场,最后受损的还是自己。这就是不良投资行为之一,其他基金投资不良行为小编会在下文中展示,一起来看看吧
<不良行为一>投“基”取巧。投资基金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盈利,所以其投资策略比较保守。在股市上涨阶段,投资基金收益一般情况下要比指数涨幅低,所以基金投资者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不良行为二>杀“基”取卵。基金净值一般情况下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这一点和股票不同。所以,有些基民对基金净值增长没有太大耐心。如果基民所选基金比较稳定,持股结构也不错,那么在股市低迷期就不要在意眼前的基金净值涨跌,因为杀“基”取卵是不可取的;
<不良行为三>“基”飞蛋打。有部分基民为抓住投资时机,就频繁调换同类型基金,获取获取短线差价,即使这些基金的净值已经在高位。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操作一旦失误,不但没有盈利,还有亏损的可能性。另外,每次调换基金都需缴纳一定手续费,调换越频繁,手续费就越高,最后落得个“基”飞蛋打的结果;
<不良行为四>坐失良“基”。很多基金投资者在基金上涨(下跌)中决策不够果断,导致最佳买卖时机丧失。所以,在看到他人投基获益时就盲目跟进,完全不考虑入市时机,导致最后被套。
郑重声明:不保证该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以上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1
-
20+创新药ETF大PK!2025谁更强?(附基金代码)
2025-09-09 09:51
-
场外基金vs场内基金、开放式基金vs封闭式基金,ETF和LOF,到底该如何区分?
2025-09-09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