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晨会纪要20220124(宏观、股指、国债)
发布时间:2022-1-24 14:44阅读:203
文章来自——光大期货研究所
股指:50/300逐步走强
上周多数指数收跌,上证50涨幅较大,中证1000与创业板指跌幅相对较大;行业上,医疗保健行业跌幅较大,金融与房地产行业涨幅相对较大。
趋势上,2020年三季报披露结束后从估值水平看上证50与沪深300指数估值水平整体处于合理范围,中证500指数估值水平依然偏低,我们为上证50和沪深300近阶段将逐步转强,2021年表现相对较弱而公司基本面表现相对稳定甚至超预期的蓝筹类个股在未来一个阶段将更加具有吸引力,我们相对看好金融行业,消费与医药行业下方空间有限但短期难以形成持续上行趋势;中证500长期趋势依然维持向上,但当下节点边际上弹性或阶段性回落。当前位置充裕的成交与换手是指数进一步上行的重要条件,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交易或转向清淡,结合2021年各类会议与文件中的表述,我们认为一季度市场情绪有望逐步升温,趋势上50/300将逐步走强。
1)消息面,1月21日,央行公布SLF利率表,自1月17日起,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品种为2.95%,7天期品种为3.10%,1个月期品种为3.45%,均调降10BP;上周五欧美市场均收跌,纳指跌幅较大。
2)资金角度,上周北上资金净大幅流入,融资余额较之前一周小幅回落,混合型基金仓与股票型基金仓位均回升,上周新成立基金份额延续增长且规模较之前几周有所增加,上周资金整体表现中性偏强。
3)行业与指数上,市场成交额较之前一周回升,行业指数多数收跌,计算机与银行行业表现相对较强,国防军工与医药生物行业跌幅相对较大,上周三大指数成分股成交占均比小幅回落,非指数成分股成交占比回升。
本周美国将公布2021年四季度GDP初值与个人消费支出数据。
资金面:北向资金及ETF继续加仓指数、融资资金继续追踪热点。
1、融资融券:
(1)两融余额1.796万亿,其中融资余额约1.688万亿,5日减少约168亿。今年以来累计减少约300亿。两融成交量持续低迷
(2)指数方面:沪深300净流入-93亿,中证500净流入-39亿,上证50净流入-39亿,创业板指净流入8亿。
(3)板块方面:融资净买入计算机16亿,传媒7亿;净卖出非银金融、电子超15亿,银行、地产、化工超10亿。
2、 北向资金:
(1)北向本周5天共流入292亿,在周四周五指数低位大幅净买入。其中交易盘本周净流入约170亿,配置盘净流入约123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强势,恐慌指数接近30,交易盘配置A股意愿强烈。
(2)指数方面:沪深300净流入250亿,中证500净流入25亿,上证50净流入122亿,创业板指净流入16.46亿。
(3)板块方面:(a)配置盘净流入电力设备37亿、银行约27亿,非银金融18亿;净流出医药生物、商贸零售近10亿。(b)交易盘继续净流入银行67亿、非银35亿、国防军工、计算机超10亿;净流出机械设备不足10亿。
3、ETF:
(1)ETF本周净申购122亿,今年以来连续三周净申购约430亿。
(2)指数方面:沪深300ETF净申购42亿,中证500净申购41亿,上证50净申购-15亿。
(3)板块方面:除宽基指数外,ETF申购较多的板块还包括医药生物、科创均超15亿,碳中和类仍超5亿;只有金融类ETF本周赎回近10亿。
宏观:稳增长诉求上升
核心观点:12月经济数据显示多项因素导致消费偏弱、地产下行,经济内生动能不足。但逆周期政策初见成效,单月基建增速明显回升,制造业稳步复苏。展望一季度,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信贷开门红,经济有望企稳。
经济数据解读:1.中国2021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4%,预期3.8%,两年平均增长5.2%,第三季度增速为4.9%。2021全年GDP同比8.1%, 超过2021年政府预期的目标6%。
2.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预期3.7%,前值3.8%。工业增加值环比0.42%,前值0.37%。分项来看,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速稳中略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下滑。随着国家保供稳价的推进,工业品产品稳中略升,原煤连续四个月回升。汽车增速逆转降势小幅回升,汽车缺芯情况有好转。
3.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预期3.9%,前值3.9%,两年平均增速明显回落。商品零售同比回落至3.74%,餐饮收入受到零星疫情的影响跌入负增速。分项来看,可选消费大幅回落,地产竣工链条消费增速跌入负值,和竣工增速下滑对应;石油及制品在油价上涨以及去年低基数的背景下增速仍下滑,表明出行需求受到了较大的压制,主因防疫政策;汽车的拖累依然是消费不佳的主要原因,但是跌幅已经连续3个月收敛。
4. 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同比增长4.9%,预期5%。两年平均增长3.9%,前值3.9%。单月来看,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两年复合增长分别为-2.7%、3.8%、10.4%,前值分别为3.1%、-1%、11%。分项来看,基建单月两年平均增速明显回升,之前专项债的发行形成一定的实物工作量托底基建;房地产增速大幅跌入负值,制造业稳步复苏。房地产投资结构上新开工继续下滑,施工稳中回落,竣工回落。社融里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改善告一段落,12月表现不佳,对应按揭贷款减少,房企资金回流边际恶化,不利于竣工。制造业投资稳步复苏是经济数据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制造业扩产有动力(需求好价格好),有能力(利润好、信贷资金定向支持)。制造业投资后续的动力来自于下游消费和服务业的修复。
下周关注: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
国债:央行降息推动国债期货再创新高
1、债市表现:上周央行持续释放宽松信号,再加上彭博新闻称1月信贷或不及预期,国债期货大幅上涨。截至周五收盘,10债活跃合约T2203周环比上涨0.7%至101.380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环比下行8BP至2.71%。
2、政策:上周央行频吹政策暖风,提振市场信心。周一MLF、逆回购两大重要政策利率下调10个基点。周二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重点的目标是稳,政策的要求是发力。要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还要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同时还提到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调整空间变小,但仍有一定空间。周四1年期LPR下调0.1个百分点至3.7%,5年期以上LPR下调0.05个百分点至4.60%。周五央行宣布,自1月17日起,常备借贷便利利率隔夜品种为2.95%,7天期品种为3.10%,1个月期品种为3.45%,均较此前下调10个基点。央行操作来看,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资金12000亿元,回笼资金5500亿元,净投放6500亿元。资金利率平稳运行,DR007周环比下行10BP至2.11%。
3、债券发行方面,发行计划来看,春节前最后一周专项债发行明显放量。上周共发行1960亿元地方债,净发行1784亿元,本周计划发行4021亿元,净发行3912亿元。其中专项债上周发行843亿元,本周计划发行2803亿元,1月份专项债预计发行4033亿元。国债方面,发行量与到期量基本持平,1月净发行269亿元。
4、上周央行降息引发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2.71%,继续刷新2020年6月以来新低,相应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创新高。央行一直强调观察货币政策要“重价不重量”,要看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动,此次下调政策利率标志货币政策取向正式走向宽松。从近期公布的数据能够看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旧较大,宽信用效果有限。1月已经进入尾声,市场草根调研的情况显示1月信贷大概率低于去年同期规模,同时周五彭博消息同样显示1月上半月新增信贷低于去年同期,开门红不宜企待过高。在宽货币先行,宽信用未起的情况下,国债期货牛市尚未终结。本周重点关注:周一下午3点的财政部发布会;2、周四凌晨一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具体产品、业务的推介以及相关品种的操作依据和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自负盈亏,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