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纤:缺乏持续利好 中长线依旧偏弱
发布时间:2021-12-16 16:56阅读:351
原料阶段性企稳
前期,由于美国联合多国释放战略储备及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引发市场对需求担忧的恐慌,国际油价一度出现了单日13%的大幅下跌。而当OPEC+部长级会议宣布维持1月增产40万桶/日的计划,并强调将继续密切监测市场,并在必要时对产量政策立即进行调整后,市场普遍交易短期利空已出尽的逻辑,国际油价出现了快速反弹。近日,奥密克戎对原油需求的影响边际趋于乐观,国际油价企稳回升,对稳定化工品市场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与此同时,PTA加工费持续处于低位,工厂检修意愿增加。据了解,虹港石化、福建百宏、亚东石化开始停车检修,福建福化、逸盛石化降负运行,恒力2号装置按计划停车。12月7日,宁波镇海区临时封闭,导致当地物流运输受阻,同时逸盛新材料360万吨装置降负运行,但其大连装置恢复,整体看PTA12月份供应将明显收缩。短纤的另一主要原料乙二醇,则受到多套新装置投产预期及港口库存回升的压制持续偏弱运行。在煤价底部横盘振荡的背景下,低库存、低估值的乙二醇继续下行空间有限,近期受煤炭反弹及镇海区封闭消息的影响而走强。整体来看,国际油价修复性反弹,聚酯原料企稳回升,对短纤起到明显的成本支撑作用。
加工差逐渐修复
11月下旬,在产销单日大幅放量超500%后,短纤工厂库存大幅下降,CCF库存指数自8.7天降至1.4天附近,近期小幅升至3天左右,但仍处于偏低水平。12月初,短纤价格跌至年中低点附近,下游逢低采购意愿明显增加,12月3日日度产销升至80%以上,12月7日达到155%,本周短纤现货明显趋紧。销售好转的同时,短纤现货表现坚挺,基差持续走强。加工差也在同步修复,上周盘面加工差上涨至1200元/吨以上,现货加工差更是达到了1400元/吨以上的近半年高点。
此外,利润的修复支撑短纤开工率维持在偏高水平。自10月中旬限电逐渐放松后,短纤开工率从70%以下的低位回升至80%以上。11月中下旬,几大聚酯厂达成自律减产协议,短纤开工率小幅下降。在低库存与较好的利润支撑下,预期12月短纤装置检修与重启并存,供应减量可能不及预期,利润继续修复的驱动减弱。
新订单未见起色
在双控限电放松后,下游涤纱开工率迅速自55%恢复至76%的高位,目前纯涤纱和涤棉纱仍有较好利润,开工率维持在高位,对短纤的需求形成支撑。不过,从终端表现来看,“双十一”过后,内需季节性走弱、海外疫情发酵、海运费高昂等影响出口订单,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新订单则迟迟未见起色,当前纱厂仍主要在消化前期未交付订单。整体来看,终端订单偏弱意味着产业链成本传递并不顺畅,短期下游纱厂备货后维持高开工,但订单缺乏导致库存积压,制约短纤价格的上行空间。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油价企稳反弹,聚酯原料同步回升对短纤形成支撑,在产销顺畅、现货格局偏紧的背景下,短纤价格短暂走强,但近期疫情对下游消费市场影响较大,临近元旦及春节假期,终端可能会提前放假,供需未见实质好转将限制短纤价格的反弹高度。1月合约面临仓单集中注销,加工差的修复给盘面带来较大的交割压力,但由于当前仓单处于较低水平,而现货持续偏紧,工厂权益库存低位情况下近月合约相对偏强。中期来看,宏观因素和供需格局均对大宗商品价格不利,原料PTA和乙二醇仍处于快速扩产周期,预期短纤成本表现偏弱,绝对价格依旧看国际油价。长期来看,短纤行业将迎来巨头扩张期,长丝龙头企业新凤鸣旗下的中磊化纤一期30万吨已经顺利投产,二期还有30万吨计划投产,未来包括恒力石化、威联石化等均有短纤产能规划,并且新投的短纤单套产能大部分在20万吨以上,届时短纤行业将迎来规模化投产周期,这为长线压力所在。
期货市场是一个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市场。不论是期货开户还是期货交易,都建议您要先学习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开始操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负责专业的客户经理是您交易路上得力的帮手,对于期货开户和交易欢迎添加本人好友,我将为您详细解答,给您优惠的手续费和满意的服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15103944474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