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寒潮将至,能否谱写旺季篇章?
发布时间:2021-11-5 10:44阅读:195
★ 寒潮将至,踏出检验旺季需求第一步
10月中旬以来猪肉消费较三季度有明显回暖。除了蔬菜价格高企促进肉菜之间的替代,天气转凉叠加低价效应同时提振终端市场对猪肉的消费,其中以肥猪消费为甚。本轮现价反弹的显著特点是由需求自下而上传导至养殖端,最直接的体现是局地提前腌腊灌香肠,肥猪存在阶段性供应缺口,带动标猪价格一同上涨。市场对于10月腌腊灌香肠的说法观点不一。有一说认为该现象是一类需求前置;二说以东北地区部分业内观点为代表,认为10月并非灌香肠最佳时机,储存时间或较短,并不影响11、12月的购入加工。
11月3日,据中国气象局报道,4日至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入秋以来最强寒潮。本次寒潮或成为检验生猪市场旺季需求究竟多旺的第一步。如若后市现价维持高位且在下游订单显著增加后有冲高趋势,后续应重点关注该部分需求增量的持续性以及天气变动对传统季节性消费释放节奏的影响;如若现价呈震荡偏弱运行且下游订单增量不显,则侧面印证上月的需求前置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低价所带动,传统季节性消费旺季尚未真正到来,且消费的释放节奏应当偏稳步递增,而非集中性放量。
★ 供需博弈加剧,幻想有待回归现实
11月已步入消费旺季区间,主力合约多方对可能兑现的季节性消费抱有良好预期。在四季度供给较为充足的推测下,春节前影响猪价反弹的重要因素在于需求回暖的速度与幅度,待消费尘埃落定,多空双方幻想将回归现实。
★ 投资建议
当前仍维持四季度供应集中放量仍将持续、冻肉库存量高企的观点。养殖端压栏情况或有存在,结合中旬饲料工业协会数据再做进一步判断。作为全年消费最旺季,四季度消费回升将显著优于三季度,然受宏观经济下行、新冠疫情持续以及消费替代等影响,需求恢复或将弱于正常年份,关注寒潮后释放的旺季信号。
★ 风险提示
双疫情;消费恢复超预期;母猪淘汰过快;投机性二次育肥及压栏。
报告全文
1
寒潮将至,踏出检验旺季需求的第一步
事件:11月3日,据中国气象局报道,4日至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入秋以来最强寒潮。从演变路径来看,此次大风降温天气将自西北向东南地区全面铺开,降温幅度普遍在8-10℃,其中西北、华北地区日最高气温降幅甚至可达20℃。另外,华北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先后有小到中雨转雪,局地或有大到暴雪可能。本次寒潮除了波及范围广(几乎全国性覆盖)以外,其主要特点在于最高气温降幅大,叠加雨雪天气,导致体感温度偏低。
图片
10月中旬以来猪肉消费较三季度有明显回暖,然根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情况,10月底市场白条日均销量呈先增后回落趋势,下游需求已对涨价产生反映。需求端,除了蔬菜价格高企促进肉菜之间的替代,天气转凉叠加低价效应同时提振终端市场对猪肉的消费,其中以肥猪消费为甚。本轮反弹的显著特点是由需求自下而上传导至养殖端,最直接的体现是由于西南、东北等地区提前腌腊灌香肠,市场出现肥猪阶段性供应缺口,标肥价差带动标猪价格一同上涨。现价反弹期间养殖户(其中以散户为代表)压栏惜售情绪迭起,故即使白条订单有所下滑,受养殖端扛价影响,屠宰端收购难易程度每日浮动较大。
市场对于10月腌腊灌香肠的说法观点不一。有一说认为该现象是一类需求前置,四季度末季节性消费的增长空间或受其影响而有所压缩,这也是市场的普遍观点;二说以东北地区部分业内观点为代表,认为10月并非灌香肠最佳时机,储存时间或较短,并不影响11、12月的购入加工。以北方灌香肠为例,制作香肠通常需要静置3天后风干,为避免香肠腐烂,每年的秋末冬初,即11月至次年1月通常为最佳时间。此外,据学者研究,四川腊肉的肉类货架期及品质指标受温度影响较大,20℃天气所腌制的腊肉容易因细菌滋生而加速变质。
10月底价格高位弱势震荡是下游订单回落与养殖端扛价之间的一场博弈,目前这部分流失的订单或与高价相关,亦或是季节性需求集中释放的力度放缓。因此,即将铺开的全国式降温或成为检验旺季需求究竟多旺的第一步。如若后市现价维持高位且在下游订单显著增加后有冲高趋势,后续应重点关注该部分需求增量的持续性以及天气变动对传统季节性消费释放节奏的影响;如若现价呈震荡偏弱运行且下游订单增量不显,则侧面印证上月的需求前置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低价所带动,传统季节性消费旺季尚未真正到来,且消费的释放节奏应当偏稳步递增,而非集中性放量。
图片
2
供需博弈加剧,幻想有待回归现实
近月供需博弈加剧,市场以情绪为短期主导。从基本面情况来看,今年二季度末生猪存栏量、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分别为43,911万头、4,564万头,据国家统计局10月中旬公开数据,三季度末较二季度末两类存栏数据环比分别下降0.34%、2.3%。国庆节后猪价强势反弹或将放缓母猪淘汰节奏,长期不利于周期上行回归。另外,11月已步入消费旺季,主力合约多方对可能兑现的季节性消费抱有良好预期。结合上文及早前季度报告所说,在四季度供给较为充足的推测下,春节前影响猪价反弹的重要因素在于需求回暖的速度与幅度,待消费尘埃落定,多空双方幻想将回归现实。
图片
3
投资建议
当前仍维持四季度供应集中放量仍将持续、冻肉库存量高企的观点。养殖端压栏情况或有存在,结合中旬饲料工业协会数据再做进一步判断。而作为全年消费最旺季,四季度消费回升将显著优于三季度,然受宏观经济下行、新冠疫情持续以及消费替代等影响,需求恢复或将弱于正常年份,关注寒潮后释放的旺季信号。此外,气候变化与养殖动保力度削弱均增强了今年冬季生猪疫情的发生隐患。
综合来看,供需博弈加剧,猪价或呈高位震荡调整,建议观望为主。一旦出栏节奏加快或需求增量不及预期,现货市场的走跌在盘面上将体现为较大的高位回落风险。不排除因消费超预期对11、12月价格带来持续的支撑。
4
风险提示
警惕新冠疫情和冬季非瘟疫情对后市局面的影响;终端消费需求恢复超预期;母猪淘汰节奏过快;投机性二次育肥及压栏操作再现。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生猪”,可获得关于生猪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10月中旬以来猪肉消费较三季度有明显回暖。除了蔬菜价格高企促进肉菜之间的替代,天气转凉叠加低价效应同时提振终端市场对猪肉的消费,其中以肥猪消费为甚。本轮现价反弹的显著特点是由需求自下而上传导至养殖端,最直接的体现是局地提前腌腊灌香肠,肥猪存在阶段性供应缺口,带动标猪价格一同上涨。市场对于10月腌腊灌香肠的说法观点不一。有一说认为该现象是一类需求前置;二说以东北地区部分业内观点为代表,认为10月并非灌香肠最佳时机,储存时间或较短,并不影响11、12月的购入加工。
11月3日,据中国气象局报道,4日至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入秋以来最强寒潮。本次寒潮或成为检验生猪市场旺季需求究竟多旺的第一步。如若后市现价维持高位且在下游订单显著增加后有冲高趋势,后续应重点关注该部分需求增量的持续性以及天气变动对传统季节性消费释放节奏的影响;如若现价呈震荡偏弱运行且下游订单增量不显,则侧面印证上月的需求前置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低价所带动,传统季节性消费旺季尚未真正到来,且消费的释放节奏应当偏稳步递增,而非集中性放量。
★ 供需博弈加剧,幻想有待回归现实
11月已步入消费旺季区间,主力合约多方对可能兑现的季节性消费抱有良好预期。在四季度供给较为充足的推测下,春节前影响猪价反弹的重要因素在于需求回暖的速度与幅度,待消费尘埃落定,多空双方幻想将回归现实。
★ 投资建议
当前仍维持四季度供应集中放量仍将持续、冻肉库存量高企的观点。养殖端压栏情况或有存在,结合中旬饲料工业协会数据再做进一步判断。作为全年消费最旺季,四季度消费回升将显著优于三季度,然受宏观经济下行、新冠疫情持续以及消费替代等影响,需求恢复或将弱于正常年份,关注寒潮后释放的旺季信号。
★ 风险提示
双疫情;消费恢复超预期;母猪淘汰过快;投机性二次育肥及压栏。
报告全文
1
寒潮将至,踏出检验旺季需求的第一步
事件:11月3日,据中国气象局报道,4日至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迎来入秋以来最强寒潮。从演变路径来看,此次大风降温天气将自西北向东南地区全面铺开,降温幅度普遍在8-10℃,其中西北、华北地区日最高气温降幅甚至可达20℃。另外,华北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先后有小到中雨转雪,局地或有大到暴雪可能。本次寒潮除了波及范围广(几乎全国性覆盖)以外,其主要特点在于最高气温降幅大,叠加雨雪天气,导致体感温度偏低。
图片
10月中旬以来猪肉消费较三季度有明显回暖,然根据Mysteel农产品监测情况,10月底市场白条日均销量呈先增后回落趋势,下游需求已对涨价产生反映。需求端,除了蔬菜价格高企促进肉菜之间的替代,天气转凉叠加低价效应同时提振终端市场对猪肉的消费,其中以肥猪消费为甚。本轮反弹的显著特点是由需求自下而上传导至养殖端,最直接的体现是由于西南、东北等地区提前腌腊灌香肠,市场出现肥猪阶段性供应缺口,标肥价差带动标猪价格一同上涨。现价反弹期间养殖户(其中以散户为代表)压栏惜售情绪迭起,故即使白条订单有所下滑,受养殖端扛价影响,屠宰端收购难易程度每日浮动较大。
市场对于10月腌腊灌香肠的说法观点不一。有一说认为该现象是一类需求前置,四季度末季节性消费的增长空间或受其影响而有所压缩,这也是市场的普遍观点;二说以东北地区部分业内观点为代表,认为10月并非灌香肠最佳时机,储存时间或较短,并不影响11、12月的购入加工。以北方灌香肠为例,制作香肠通常需要静置3天后风干,为避免香肠腐烂,每年的秋末冬初,即11月至次年1月通常为最佳时间。此外,据学者研究,四川腊肉的肉类货架期及品质指标受温度影响较大,20℃天气所腌制的腊肉容易因细菌滋生而加速变质。
10月底价格高位弱势震荡是下游订单回落与养殖端扛价之间的一场博弈,目前这部分流失的订单或与高价相关,亦或是季节性需求集中释放的力度放缓。因此,即将铺开的全国式降温或成为检验旺季需求究竟多旺的第一步。如若后市现价维持高位且在下游订单显著增加后有冲高趋势,后续应重点关注该部分需求增量的持续性以及天气变动对传统季节性消费释放节奏的影响;如若现价呈震荡偏弱运行且下游订单增量不显,则侧面印证上月的需求前置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低价所带动,传统季节性消费旺季尚未真正到来,且消费的释放节奏应当偏稳步递增,而非集中性放量。
图片
2
供需博弈加剧,幻想有待回归现实
近月供需博弈加剧,市场以情绪为短期主导。从基本面情况来看,今年二季度末生猪存栏量、能繁殖母猪存栏量分别为43,911万头、4,564万头,据国家统计局10月中旬公开数据,三季度末较二季度末两类存栏数据环比分别下降0.34%、2.3%。国庆节后猪价强势反弹或将放缓母猪淘汰节奏,长期不利于周期上行回归。另外,11月已步入消费旺季,主力合约多方对可能兑现的季节性消费抱有良好预期。结合上文及早前季度报告所说,在四季度供给较为充足的推测下,春节前影响猪价反弹的重要因素在于需求回暖的速度与幅度,待消费尘埃落定,多空双方幻想将回归现实。
图片
3
投资建议
当前仍维持四季度供应集中放量仍将持续、冻肉库存量高企的观点。养殖端压栏情况或有存在,结合中旬饲料工业协会数据再做进一步判断。而作为全年消费最旺季,四季度消费回升将显著优于三季度,然受宏观经济下行、新冠疫情持续以及消费替代等影响,需求恢复或将弱于正常年份,关注寒潮后释放的旺季信号。此外,气候变化与养殖动保力度削弱均增强了今年冬季生猪疫情的发生隐患。
综合来看,供需博弈加剧,猪价或呈高位震荡调整,建议观望为主。一旦出栏节奏加快或需求增量不及预期,现货市场的走跌在盘面上将体现为较大的高位回落风险。不排除因消费超预期对11、12月价格带来持续的支撑。
4
风险提示
警惕新冠疫情和冬季非瘟疫情对后市局面的影响;终端消费需求恢复超预期;母猪淘汰节奏过快;投机性二次育肥及压栏操作再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什么时候是生猪期货的需求旺季?做生猪期货最好几月做?
您好生猪消费有季节性规律,通常【冬季为旺季,夏季为淡季】。秋冬节庆相对较多,中秋国庆开始需求会达到一波小高峰,进入冬季,南方地区有制作腊肉习俗,需求会一直持续到春节过后,然后进入下滑通道。
老师,我想试试做生猪期货,不知道生猪期货的旺季是几月?
每年猪肉消费的旺季是农历8月到春节这一段时间,猪肉需求量最大的时间就是春节前。因此可以大致推断生猪期货旺季从8月起一,生猪期货详情上市于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代码是LH,一手对应16吨,最小变动价...
2021生猪期货行情如何?生猪期货的旺季是几月?
您好,2021年生猪行情波动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期货交易属于双向交易也就是可以买涨也可以买跌,所以交易机会一直也是有的,一般来说生猪期货的旺季在秋冬季节,肉制品容易储存,而且临近新年肉食品需求也会...
生猪期货的价格波动有规律吗?一般什么时候是生猪期货的旺季?
猪肉期货自上市以来价格一路跌,但是猪肉现货市场一般从8月之后开始就是旺季了
国梦谱写更美好的上海篇章
立足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上海力量。 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
A股奋力扫雷 逆水行舟谱写新篇章
外围市场的走软以及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毫无悬念低开。消息面上,浦东时间+欧洲杯进行中导致安防概念走俏,发射卫星消息刺激军工以及量子通信,这些板块的持续性,我个人一如既往认为不可持续,不建议进入。英国脱欧公投+美联储加息等诸多不确定性,避险情绪激增导致黄金股走强,由于目前是震荡市,对...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