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BD碎碎念
发布时间:2021-10-21 13:52阅读:159
来雪球一年多了,看到了很多人还再执着于药企要自己做出研发来,而不能去买。买的都不行。我只能说,这批人和医药科研圈的交集是0,认知也是0。
大药企要想持续的站在科技前沿,必须收购,这是人才流向决定的。
药企的目标是赚钱。但是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是靠预测+试错得到的(这需要顶尖的大脑和海量的钱),企业没有意愿也没有资源去承担这些。同时,一个人在一个领域上工作一段时间才知道这个技术or理论的各项特点(在技术发展初期,熟练掌握一项技术的地球上可能也就几百人吧,甚至更少)。CRISPR这个技术,我接触到这个技术都是6年前的事儿了,现在对大部分科研工作者依然很陌生,刚才还有个哥们跟我安利测序可以判定KO后的结果,我直接回了一句,细胞系的基因组很多情况下不是二倍体,测序不能完全反映基因被敲除。
近二十年,生物医药领域技术,算是飞速发展,几年前的技术,都显得落后了。然而,最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是在顶尖大学和中科院个所的。毕业的博士们找工作,首先考虑的也不是药企,而是大学。哪怕能去个二本也不愿意去药企。在我的同学,以及师弟师妹中,我知道的只有一个人去了药企。男生科研比较突出的出国博后的比较多(即使现在疫情),不想出的,也在国内做博后,or找二本的高校事业编。朋友中,一个在某cro(钱多,但是累),一个自己初创了,其他的大部分在科研机构了(欧美中都有)。实际上,这个领域,去药企的大部分是二流人才了。顶尖的基本很少去(不能说没有。化学,材料领域去企业的多一点,生物医学的少很多),他们都在努力去当大教授,即使去医院科研岗也很香啊。博导们,我是见到不少自己开技术公司,把自己独门的技术以及自己对本领域最精华的见解带到了自己的小公司。
所以,你看,最先进的理论以及技术,根本没有大规模流向国内药企。这种情况在国外也是。也就是说,大药企,在追踪科技前沿方面,是远远落后于顶尖大学和中科院的,他的人才来源就决定了这么个现实。这自然也落后于一堆科研人员自己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大药企,不去购买这些有技术和先进理论的小企业,又怎么大规模,稳定的能获得技术呢?没有渠道啊。挖人?学校里面有金饭碗的是不会去的,基本都是药企间内部互挖。因为真正的大牛,并且想捞钱的,已经自己单干了。可以把公司卖给大药企,干嘛要去给大药企打工呢?
从一个科研人员角度看,我是完全理解也支持 $华东医药(SZ000963)$ $复星医药(SH600196)$ 这类大药企走并购路线的。企业只要能看准一个方向就行了,不用对这个方向精通。顶尖的技术交给顶尖的团队去做。对于自研的企业来说,等你凑齐人,试完错,技术稳定了,这个技术可能已经不再先进了。别人家的优势已经建立了。
我以后也不打算去药企。海边找个小学校趴着就行了。同学们,朋友们初创公司了,我去入个股,坐等被收购 or IPO。平常投投二级市场药企,这不比在药企里面累死累活干的强嘛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