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优才季”起航,渠道改革再加速
发布时间:2021-10-18 14:46阅读:238
虽然教主平时写个股、基金的文章都不少,涉及行业也很多,但我粗略的统计了下,约有30%的粉丝都是因为中国平安这股关注我的。由于近1年来,平安股价回调的比较多,我在除了季报之外的一些平安文章中也多是像上半年投资总结——平安投资者应规避的“十大误区”这篇一样,回答大家平时问我的一些问题。于是教主平时也很注意搜集一些大家不知道的讯息,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昨天,也就是周六,教主听说《奇葩说》的主持人马东去主持了一个中国平安的“招才季”节目,我本着听段子的初衷,听完了全部2个多小时的内容。
我看到一些媒体已有关于“招才季”的报导,但内容不够详尽。现我将其中关于代理人渠道改革的重点内容整理成文,供大家参阅!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是《天下无贼》中葛优扮演的“黎叔”说的非常经典的台词。

诚然,当下各大企业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如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已开展3年,招聘的人才均年薪过百万,腾讯在最近的校招中也给出了诸多40万年薪的岗位。以往大家对保险精英的定义主要停留在了“精算师”层面,而忽略了每家保险公司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保代队伍。
变传统保险的“销售驱动”为“产品驱动”,让保代们能够真实触及客户们的需求是大势所趋。
但实际情况是,在内各寿险公司纷纷开启改革,在外 $友邦保险(01299)$ 也在积极扩展大陆渠道。抢人大战之下,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想要快速实现保代队伍的“优胜劣汰”确实没那么容易。
而站在人才的出发点上来看,入职保险做一名保代也有着诸多“心理障碍”需要排除。
一、当保代是否体面的问题。
和上面华为、腾讯招聘人才是“工程师”,听起来非常体面不同,大家第一感觉“保代”就是销售,说出去能有什么体面可言呢?
在“招才季”上,平安各位高管也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几位90后刚入职不久的保代,已有人做到了营业部经理,也有人刚来不久就收入过百万,前上市公司副总裁傅之音,截止上个月今年收入已过600万!
像平安朱美音的儿子就以妈妈能够活跃在搜索网站的词条中而骄傲,平安“保险皇后”叶云燕更是参加了许多国内、国际高级别的金融活动。“360行,行行出状元”,体面不是别人的眼光,而是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保险代理人这个职业亦是如此。
二、保险行业能否成为长期事业以及所处平台是否够大的问题。
人才选择一个行业之前,需要考虑的大多是“这个行业能否长期从事”,“来到这个平台,平台是否有空间让其施展”的问题。

2015年,我国保险深度为3.5%,保险密度为1500元。保险业“十三五”规划中提到,2020年“保险深度”要达到5%的目标。考虑到GDP基数本身也是在增长的,保险业至少要10%的增长才能达到深度5%的目标。
即使去年因为疫情的因素,保险深度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但却毫无疑问是在中高速增长的。
若以保险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5年保险深度6.8%来计算,平均每年保险行业能够有9%的成长。

2020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比2010年提高7.8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养老保险将有8-10万亿缺口,发展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刻不容缓。

同时“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成立,未来商业养老险有较为广阔的替代空间。

健康险方面,2014-2018年,商业健康险规模已然翻倍。后续至2023年,保守估计仍能保持11%的年均增速。
保险业投资者历来的困惑点不在于行业是否永续,而是产品、渠道能否符合人们美好生活的需求。平安正在以保险+健康,保险+养老的模式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照护,解决此前有钱仍无法解决的痛点。
至于平台方面,平安是世界500强第16位,全球保险公司第二位,国内绝对的No.1,能够给足人才施展的空间。

依据个人选择,保代在平安有着相对多元化的职业规划,满足不同人才所需。
二、保险销售学不会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像教主本人,从小就喜欢数学,到了初中上了沈阳东北育才的数学特长班,自然而然长大就喜欢上了金融。对于金钱的态度,我一般赚了钱回去会孝敬父母,自己没有什么花钱的欲望,反而觉得研究学习这个过程很有趣,财富积累像是不停的玩《三国志》、《大富翁》等养成类游戏。
不久前有人说在平安下跌的过程中,我却依然在坚持写 $中国平安(SH601318)$ 。为什么我还在写?这个问题就如我并非中共党员,但依然坚持每天学习《学习强国》一样。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结束,大家的期待也正是我写点什么的动力。
我也知道写一些短期快速上涨的个股更利于粉丝积累,我专栏中提及的股票不及我了解的5%,甚至技术面、短线我也还可以。之所以没有那么做,一是不想误导大家变得过于激进;二是我个人更喜欢有挑战的事情。32家不同行业的子公司,中报、年报动辄200-300页,越困难我越兴奋,于是写平安多一些;三是自己平时工作确实比较忙,我每篇文章都有3000-5000字且配图,实在是无暇写太多的公司。
说回平安主题,很多人此前觉得保险销售学不会,没有人脉资源,保险并不好卖。

平安对此制定了“岗前8天培训”、“90天跟进培训”(在前3个月里将保险卖给老客户,之后再卖给陌生人)。后续还有“转正+集训”以及“冲锋+集训”的渐进式培训,助力新人成为保险高手。

除了平安本身已经升级过的产品和“平安臻享run”等服务外

平安还有聚集2.64亿用户的平安金管家以及口袋E行销等科技手段辅助触客,有“展E宝”、“增员宝”为保代提供走心的资讯和素材,只要一键就可轻松转发给客户。
如上文提到的保险“皇后”叶云燕,有时候每天要处理1000多个微信群工作,有对个人的有对群体的,但是她可以做到不处理完不睡觉,不吃饭,并以为客户服务为乐。“能否学会”的问题关键在于保代本人是否用心,就像教主喜欢金融那样。
三、非常有吸引力的薪资收入。
之前教主听陈心颖总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提到,代理人分为3个层次:
一是绩优队伍,20%的人贡献80%的收入,队伍收入是社平工资4-5倍及以上。数字化改革试点6-9个月的营业部,人均产能提升30%,拜访量和件均分别提升1.5/1.4倍,贡献了平安主要的价值。
二是潜力队伍,是目前主要优胜劣汰筛选的队伍。果断地替换掉低效保代,是平安目前人力流失的主要原因。
三是新人,是保代人力输送最重要的来源。平安以前有一个“优才计划”(今年升级为优+和优++),截止中报优+已经占到30%的新人增员了。
在新人增员的方面,同业公司如 $中国太保(SH601601)$ 已经推出了“CA企业家”计划,但其他公司在优才的待遇方面并不明确,转行来投的人才仍不免心有疑虑。

从上图可以发现,平安罕见地“明码标价”,体现了其对人才的渴求。
在津贴方面,以往平安前3个月的津贴是有保障的。现平安在“招才季”中将新人养成津贴升级为6个月。
升级津贴甚至升级到最高每月6万的数额,且可领取时长有18个月之多。
最后还追加了MDRT特别奖励,比之前招才的力度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最后,经常关注平安的投资者可能知道,平安为了对接保险主力消费群体—年轻人,“优才”的标准是大专学历,年龄25-35岁。本次平安“招才季”将年龄放宽到了25-45岁,不过增加了“社平收入”、“本地一年居住”两项指标,在审核环节还有AI四轮审核,确保人才质量。
占平安利润/价值最高的寿险、财险同比去年数据近2个月已经持平不再下滑,现人效的提升已基本可覆盖人力的流失,三季度新业务价值率环比拐点是大概率事件。

在“重赏出勇夫”以及年龄门槛放宽后,优才流入数量必然快于以往,保费拐点会早于预期出现。教主在保费、渠道、投资均边际改善,中国平安将开启中线反弹文中说的“中线行情”正逐渐朝着长线拐点转化!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