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频现涨停
发布时间:2021-9-28 08:52阅读:334
原标题:大宗商品市场频现涨停
本报记者 马爽 张利静
硅铁(14766, 530.00, 3.72%)、锰硅(11652, 776.00, 7.13%)、动力煤(1266, 34.60, 2.81%)、苹果(6195, 21.00, 0.34%)期货近日纷纷出现涨停行情。9月27日,国内商品期货开盘后普遍上涨,纯碱、红枣(14745, 965.00, 7.00%)、甲醇(3443, 87.00, 2.59%)、PVC(11295, 215.00, 1.94%)期货盘中均出现涨停,焦煤(2913, 67.00, 2.35%)、焦炭(3277, 73.50, 2.29%)期货价格则迭创新高。
两条线驱动
Wind数据显示,9月27日,文华商品指数最高触及215.20点,创下2011年3月以来新高,收报212.78点,涨1.19%,三季度以来累计涨幅高达12.21%。
多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认为,近期大宗商品大涨行情主要受两条线驱动:一是“双控”政策。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对各省能耗双控形势进行分析预警。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其中包括江苏、广东等工业大省。
“今年上半年很多省份‘双控’目标完成情况不理想,下半年双控压力较大,最近多个省份出台一系列举措,且主要集中在上游环节,供应端减停产,对应商品供应紧张,价格随之上行。”东证衍生品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孙伟东表示。
二是动力煤价格上涨。银河期货大宗商品研究所副所长车红云说:“今年国内用电增幅远超动力煤的供应增幅,动力煤价格暴涨,部分地区用电紧张,云南、广西表现最为明显。随着天气转凉,冬储补库以及取暖季保供压力加大。”
大宗商品价格料继续强势
分析人士介绍,目前原材料市场产业链上呈现出供需双弱的局面。
供应端来看,孙伟东表示,目前原材料供应出现较大减量,而下游消费企业由于原材料成本大幅上行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同时,由于终端订单比较差,下游企业目前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海外市场供应链受到疫情、劳动力紧张、成本上升影响,对中国成品出口的依赖性异常强劲,原材料紧张、海外需求强劲的共同作用导致原材料供不应求,库存处于低位。”车红云说。
信达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娄永刚表示,受多重因素影响,8月固定资产投资及国内社零数据低于预期,9月商品价格进一步上行,抑制下游厂商接单及采购原材料,突出表现为上游商品需求旺季不旺。环保等因素或进一步加大上游供给压力,大宗商品价格有望继续强势。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国内商品连续大涨积累了大量获利资金,这部分资金获利了结意愿较强。此背景下,孙伟东提醒,目前国内商品价格走势普遍较海外强劲,而国庆长假期间海外价格回落风险较大。根据以往经验,海外市场在国内休市期间波动较大,建议投资者降低仓位过节。
文章来源网络,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侵删
本人电话/微信:13298412620。QQ:2136725505
期货开户或更多疑问欢迎咨询,为您大幅调低交易费用
耐心解答您对期货的相关疑问
祝您投资顺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22 14:58
-
牛市想入场却怕踩坑?叩富问财:让专业顾问陪你把钱赚得更踏实!
2025-09-22 14:58
-
20个A500ETF集合,谁能C位出道?
2025-09-22 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