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不上风口的基金经理,真的是废物吗?
发布时间:2021-9-8 14:10阅读:519
今年上半年,周期股大涨。
新能源和芯片剧烈调整后,也顽强的创出了新高(最近开始高位横盘震荡)。


不过,一些去年表现亮眼的明星基金经理却纷纷踏空。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去年赚了84.34%,今年反到亏了12.79%。
董承非管理的兴全趋势表现相对好一点,但也只赚了0.08%。
如此业绩……
让很多去年底期待满满入场的新基民咬牙切齿,血口大骂:
“一群废物,亏还是什么明星基金经理。追不上风口的基金经理,就是能力不行!”
那么问题来了,
短期追不上风口的基金经理,真的是能力不行吗?
一、追风口,本质就是择时
所谓追风口,说白了就是“择时”。
不过,这个择时跟网叔通常所说的通过判断估值来“择时”完全不一样。
追风口择时就是猜下个月、下个季度、下半年什么能涨,目的是为了获取中短期的超额收益。
由于市场短期基本都是情绪,
所以追风口,一般是不考虑估值,也不考虑股票质量的。
在操作上,追风口的打法一般会选择那些概念好、炒作空间大的“好赛道”。
当然,如果有能力抓产业爆发的拐点就更好了。不过这种机会不多,可遇不可求,不仅需要极深的产业研究能力,也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
因为风口追成能短期跑出超额业绩。所以追风口,已经成为一部分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博出位”的不二之选。
基金经理就不用多说了。
因为押注半导体,诺安基金的蔡嵩松已经是“现象级”基金经理。人气比一众“真材实料”的顶流基金经理还要旺。
有人成功就会有人跟随。
长城基金的尤国梁也不甘示弱,公开撰文表示:
“国梁在努力,在半导体科技赛道中,国梁也希望能拥有名字”。
至于一些“深谙其道”的基金公司,为了捧出更多的网红基金,更是“摊大饼”多头下注。
这其中广发基金的“大饼”摊的尤其出色。
海通证券在《缘何广发基金连续3年都有排名前2的基金》的研报中,这样总结到:
全市场近3/4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无明显的主题倾向,但广发基金54%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具备鲜明的主题/赛道倾向。其中,医药、周期、TMT基金规模占比明显超出市场平均水平。

多赛道同时出击,造就了广发基金“冠军基金经理摇篮”的神话。
2019年,刘格菘,因为押注科技股,包揽当年基金收益TOP3。
2020年,孙迪和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则押注新能源,和赵诣管理的4只基金一较长短。
2021年,唐晓斌和林英睿则压中了顺周期的风口。
二、跟涨追风口的基金,能不能赚钱?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深究,
看看每一年的冠军基金,在夺魁之后第二年、第三年的业绩就知道了。
这是2020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21年的表现(2021年初至今)。

表现不错,特别是赵诣、陆彬、李游的基金。
原因嘛,也很简单。2020年,他们押注新能源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表现依旧不错,甚至还创了新高。
他们的基金收益高,还是因为新能源。
这是2019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20年和2021年(2021年初至今)的表现。

2019年,刘格菘押注科技股,包揽前三名。
2020年,刘格菘又成功押注光伏,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但是2021年,功成名就的刘格菘不想再押了,分散持仓,然后收益迅速归于“平凡”。
这是2018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19年和2020年的表现。

2018年,市场熊了一整年,沪深300指数跌了25.3%。
收益好的基金基本都重仓债券。
也因为重仓了债券,这些基金在之后2年的的表现普遍平庸,有一半都没跑赢沪深300。
这是2017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18年和2019年的表现。

2017年是大蓝筹的牛市,表现好的基金大多是因为重仓了大蓝筹。
2018年,市场普跌,大蓝筹也没扛住,扑街了。一众基金跟着大盘照样大亏。
2019、2020年,大蓝筹重拾牛市,消费更是一骑绝尘。萧楠、刘彦春等则因重仓消费股而一战“封神”。
这是2016年收益TOP10基金,在2017年和2018年的表现。

2016年,市场先下跌再反弹,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主线。
非要找一个的话,那就是巨额赎回带来的基金净值飙升。收益排名靠前的4只基金,收益高都和巨额赎回带来的净值飙升有关。
一半敏感的韭菜为另一半后知后觉的韭菜贡献了超额收益。
之后2017年市场恢复正常,这些基金也泯然众人矣……
这就是踩中风口,成为冠军基金的真面目。
它们在某一年获得“傲视群雄”的超额收益,
不是因为每次风口都能补捉到,而是因为运气好,刚好踩中了当年的市场风口。
其中有些是主动追风口,有些则是被动等来风口。
但是谁也不能持续抓住风口。
为啥?因为市场中短期的风口受情绪影响很大,并且来回切换。
没有屡试不爽的规律让你百发百中。
2019年的风口,是科技。
2020年上半年则变成了医药。
2020年下半年,又转向了白酒、光伏和新能源。
2021年上半年,风口又变了顺周期。
那么,追风口的基金到底能不能买呢?
网叔的答案:谨慎
看见风口,往往是赚钱效应已经出现。
而赚钱效应已经出现,大部分时候是风口开始转向的时候。
如果盲目追逐风口,很容易出现“高位接盘”。
由于追短期风口,往往不看估值,不看基本面的质量,所以这个高位接盘的风险可比高位定投大蓝筹、大白马风险不知高多少了……
当然,并不是说买了风口基金就一定亏钱。
风口能延续多久,没有人知道。
如果风口能延续好几年,比如过去几年的消费,那这些风口基金就能一直浪下去。
(注意,消费基本面本身就好,真“高位接盘”风险也较小)
另外,即使风口持续性不好,只要遇到个会“追风”的基金经理能连续抓住几个风口,那基金业绩也能好一阵子。
比如刘格菘,虽然有黑历史,但不得不说广发一哥还有两下子的。2019年抓住科技股风口,2020年又抓住了光伏的风口。
最后网叔要说的是,普通人的认知能力和掌握的信息水平都非常有限。
很难判断出风口到底能持续多久。
当听到某个风口表现不错时,行情也通常接近了尾声。
盲目追风口,结局往往不如意……
三、追风基金的风险
前面文章已经穿插提了几句风口基金的风险,这里网叔再重新提炼一下。
首先,风口基金不考虑行业基本面是否好坏,也不考虑估值,只关心中短期赛道有没有爆发的可能。
比如,今年上半年的顺周期。
钢铁、煤炭是好行业吗?
以前或许是,现在绝对不是,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
那他们为什么还能爆发呢?
全球放水,钢铁煤炭价格大涨。去年9月份到今年5月份,螺纹钢期货价格涨了77%,煤炭期货价格涨了84%。
周期性行业涨跌,受产品价格涨跌影响较大。
钢铁煤炭价格大涨,相关股票自然要被炒一波,钢铁煤炭板块由此崛起。
其次,市场风口来回切换,没有谁能踩中所有风口。
再回顾下2019年以来市场风格切换,
2019年的风口,是科技。
2020年上半年的风口,是医药。
2020年下半年,风口又变成了白酒、光伏和新能源。
2021年上半年,风口又转到了顺周期。
刘格菘算是厉害的,但也只抓住了2019年的科技和去年下半年的光伏。
可见没有谁能踩中所有风口。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里网叔一定要再三提醒:追风失败的结果往往是万丈深渊!
这里,网叔就不得不提几个老熟人了。
(1)“医药女神”葛兰:2015年追风口亏了64.71%!
葛兰是医药博士,管理中欧医疗健康4年多,创造了31.19%的年化收益,实力超群,被誉为“最美医药基金经理”。
不过,她并不是一开始就专注医药。
2015年1月29日,她发了人生的第一只基金,中欧明睿新起点。或许是被当时牛市炒作氛围所感染,初任基金经理的葛兰也参与了那轮“追风口”的炒作。
这是中欧明睿新起点2015年的十大重仓股。

十大重仓股里出现多个当时爆炒的垃圾股。且换的飞快,没有一个能连续拿4个季度。
年初就买了乐视网(中间有没有卖出,不得而知),年末又买了暴风影音。这两个当年都是妖股,后来也都因为造假被退市。
而这轮追风口的炒作因为遇到了2015年“黑天鹅”,市场崩盘砸在自己手里的“垃圾股”让葛兰收获了64.71%的回撤……
(2)“平衡大师”傅友兴:2015年追风口,亏了49.73!
傅友兴操作风格素以“稳健”著称。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A用一半的股票仓位就实现了5年年化17%的收益。他本人也被誉为基金界的“防守大师”。
但他在基金经理从业之初风格可不是以稳健著称。
2013年2月5日,傅友兴的基金经理生涯由这一天开始。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是广发聚丰A。
上任之初,傅友兴延续了前任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持仓以大白马为主。
这是他2014年一季度,牛市初期的持仓。

万华化学、双汇发展、大华股份、海康威视、格力电器、伊利股份...
十大重仓股中,有6个是大白马。
不料,牛市一来,风口不在大白马。眼见别人的基金蹭蹭往上涨,自己的大白马一个个死气沉沉。傅友兴坐不住了……
这是他2015年2季度,牛市末期的持仓。

大白马一个都没了,十大重仓股全是风口上的小盘股。
结果嘛!在之后的大熊市中,傅友兴基金净值回撤了49.73%,跑输沪深300指数21个点。他本人也在2016年2月,市场触底时卸任了广发聚丰A的基金经理。
顶级明星基金经理追风失败,都能腰斩啊……
普通人嘛,建议还是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没有追逐风口的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四、网叔对追风基金的态度
首先,网叔对基金经理追风口,不反对,也不肯定,只持保留意见。
网叔崇尚价值投资,也坚持用价值投资的方法玩基金。不是因为瞧不起追风口的玩法,而是觉得用价值投资玩基金,长期看胜率高,风险低,赔率也还可以。
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投资的成功之路并不是唯一的。
不管哪种方式,只要你能为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那就是合格的基金经理。
投资市场足够大,可以容纳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巴菲特玩价值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索罗斯也可以用趋势投资左右世界风云。
其次,网叔反对 all in 单赛道的押注式投资。
如果说追风口,还是基金经理想获得短期超额收益的话,那单赛道的押注式投资更多的是基金经理的“名利”欲望在作祟。
公募基金有1700多位权益类基金经理,同时每年还有无数新基金经理加入其中。
竞争非常激烈。
这么多基金经理,怎么脱颖而出呢?押注单赛道,就成了不少新基金经理的选择。
赢了,名利双收,变身明星基金经理。
输了,又不是亏自己的钱,大不了继续默默无闻,或者回去当研究员呗。
在基金经理的押注式投资中,不管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他们都处于不败之地,真正承担风险的是相信他们的基民。
利用别人的信任,拿别人的钱成就自己的名利。这种行为,网叔不可能不反对。
最后,网叔不会买追风口的基金。
在网叔的投资世界里,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
买追风口基金,
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收获百分之几十,甚至翻倍的收益。
但同时也承担着押不中风口,把资金都套死在一堆垃圾股里的巨大风险。
网叔觉得,活的久才是硬道理,赚长期复利的钱,即便慢一点也挺香。
五、哪些基金经理,抓风口能力特别强?
首先必须申明,以下的基金经理不是投资推荐,只是客观盘点。网叔自己打死都不会碰追风口的基金经理。
会追风口做择时的基金经理,过去几年表现不错还是有的,
网叔深度复盘过不下百位历史业绩遥遥领先的基金经理,
以目前的了解,也就曲扬有一定的稳定性。
以下是曲扬的介绍:
曲扬是公募基金界少有的会择时、擅长择时的基金经理。
2017年底,预感到市场可能出现调整,曲扬立马进行了清仓式减持。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股票仓位从80.96%降至4.03%,并在2018年2季度降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0.09%。
2019年2季度、2020年2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时候,曲扬同样有降低股票仓位的行为。

择时,这就是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回撤这么小的秘诀。
当然,会择时、擅长择时只是曲扬众多生存技能中的一个。
实际操作中,他还擅长抓风口,做行业轮动。
这是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过去几年的行业配置。

2019年,随着消费和医药重新走牛,曲扬迅速将持仓股票从金融和材料切换到消费和医药上。2019年下半年开始,又逐步增加了科技行业的配置。
2020年上半年疫情爆发,曲扬又快速增加了医药行业配置比例。
可以说,曲扬几乎抓住了过去几年市场上的所有主要风口,并在2018年市场大跌之前,及时清仓了股票。
当然,曲扬不是神,也有失手的时候。
2017年,他管理的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前十重仓股清一色为军工股,结果军工股却持续下跌,直到2018年才止跌。
前海开源中国稀缺资产当年亏损18.89%,全市场排名垫底。

再说下,会追风口择时,水平很高,但有瑕疵的基金经理。
(1)焦巍
焦巍早年也是以追风出名。
2012年10月,焦巍接手平安行业先锋。接手之初,这个基金的持股以银行股和央企蓝筹为主。
2013年,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股持续走强。于是焦巍立马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行业配置转换,将主要配置从金融行业转向医药、军工、环保及TMT行业。
2014年上半年,市场继续呈现价值股与成长股结构分化的走势。面对变化,焦巍加大了对医药、信息服务、高端制造的配置,寻找新兴产业突破。
什么起势就追什么,这就是焦巍早期的投资风格。
不过,他的追风能力确实强悍,管理的平安行业先锋,在531只同类基金中排名11。
管理了几年基金后,焦巍虽然对外宣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者。不过他追风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2018年12月,焦巍开始管理“银华富裕主题”基金。果断的抄底当年大跌的医药,并重仓机构抱团的消费股。
凭借着精准操作,管理银华富裕主题2年多,他就取得了261.37%的收益,平均每年为基民赚65.57%。
而他本人也因收益亮眼,先后获得了明星基金奖、金牛奖、金基金奖等奖项。
回顾焦巍基金经理生涯,追风能力之强,不输曲扬。但他高位发基金和市场暴跌后果断“离开”的行为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5年3月,焦巍加入大成基金并在牛市到来之际接手了2只基金。
趁着牛市下,基民热情不断上涨,他又在5月发行了两只基金。
一个月后,四只基金呈断崖式下跌,而他没有任何坚持,在亏损之际直接跑路,把烂摊子留给后来的基金经理。
(2)刘格菘
刘格菘更是为追风而生。
他的投资理念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精选行业赛道。
他首先通过自上而下的宏观经济研究和行业分析找到成长趋势好、有竞争力的重点行业赛道。然后通过自下而上的个股研究,挑出优质龙头企业,形成自己的基金的投资组合。
然后,在产业趋势快速兑现时,买入龙头股,赚估值和业绩提升的钱。
实际投资中,他也是这样做的。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芯片成为美国卡中国脖子的主要产品。不过,这也激起了国内“芯片国产替代”的浪潮。
敏锐感觉到,如果市场反弹,科技股必将是最大的主线后,刘格菘重仓押注科技股,成功包揽2019年公募基金收益前三名,前无古人。
2020年,刘格菘又再次压中光伏,取得了良好的收益,打破“冠军魔咒”。
不过,刘格菘也不是完人。牛市顶点发基金,腰斩后甩手不干的污点,他洗也洗不掉。
2015年牛市顶点,整个中国股市都处于狂热状态。
由刘格菘掌舵的两只基金毅然发行。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熊市的时候建仓,牛市的时候收获。低买高卖才是投资的真谛。
选择在牛市顶点发基金,对投资人来讲其实不太负责任(说难听点就是割韭菜)。
结果可想而知:
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两只基金净值几乎腰斩。

而刘格菘作为基金经理,期间没有一句表态。并且在2017年还悄然离去...
(3)赵诣
刘格菘的记录就是被赵诣打破的。
2020年,赵诣管理的4只基金包揽了当年公募基金收益TOP4,再次创造了前无古人的记录。
而他创造新纪录的秘诀同样是追风,押注新能源。
赵诣的投资理念和刘格菘有点像,都是精选赛道,然后从中优选个股。
不过,赵诣押注式投资的运气和实力似乎没有刘格菘那么好。
早在2017年3月开始管理基金时,他就选择了押注式投资。
2017年第3季度,他押注证券板块行情,买了大量券商股,包括东方财富、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等。
到了第4季度,开始重仓“中字头”个股。买了不少中国中车、中直股份、中天科技、中航西飞等中字头个股。
2018年,他又开始青睐军工板块,逐渐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军工股。到2018年3季度时,十大重仓股几乎清一色都是军工股。

尴尬的是,2018年末,随着中美关系缓和,军工板块大幅下跌,农银精选也损失惨重,一年时间亏了36.61%,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大盘也才跌了13.93%。
之后,赵诣迎来了转折。
2019年,他配置了计算机、新能源、消费等题材股,勉强跟上市场行情。
2020年,他又押中新能源,包揽了公募基金收益前四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怎样挑选基金经理?靠谱的基金经理有哪些?
AMC概念站上风口,相关AMC概念股有哪些?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51
-
芯片ETF怎么选?五大指数+20个产品排名给你答案
2025-11-10 09:51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5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