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挖掘-小而美的碳纤维赛道
发布时间:2021-9-8 09:25阅读:211
碳纤维其实大家都不陌生,小至街上的超跑、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网球拍,大至飞机、导弹、火箭、卫星,碳纤维都是其关键材料。
碳纤维是碳含量占90%以上的纤维状碳材料,强度大、模量高、密度低,被称为“未来材料革命的梦幻材料”。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日本等就集中力量研发碳纤维材料,并严格控制对中国的出口。
碳纤维执牛耳者为日本东丽,行业内交流碳纤维必称T多少多少,我们听的最多的T300、T700、T800碳纤维其实是东丽公司的产品型号。
行业内真正的分类,是按每束碳纤维中单丝根数分为小丝束(1K~12K)碳纤维和大丝束(24K~480K)碳纤维。小丝束碳纤维 工艺控制要求严格,生产成本较高,一般用于航天军工等高科技领域,以及体育用品中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类别;大丝束产品性能相对较低但制备成本也较低,运用于基础工业领域。
一、行业空间
从全球碳纤维的应用端来看,碳纤维材料总量一半以上应用在工业领域,风电叶片领域应用占比28.6%,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占比15.4%,体育休闲领域占比14.4%,汽车工业领域占比11.7%,四个领域总计占比70.1%。
2020 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 10.69 万吨,同比增长3%,供需均较平稳。

而国内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市场需求量连续三年同比增长超过30%;对外依存度高,特别是小丝束高端产品,2020 年中国的碳纤维进口量 3.04 万吨,约占总需求的 62%。

国内主要需求来自风电(风力叶片)、休闲体育(体育用品如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网球拍等)、压力容器(燃料电池储氢罐等)、碳/碳复合材料(刹车盘、航天部件、热场部件等)。特别是碳中和需求下的风电需求,国内2020年风电碳纤维需求中国内碳纤维供应占比仅7%左右,其他均依赖进口,考虑到未来风电发展趋势,国内风电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行业需求大,又是卡脖子技术国家战略方向,碳纤维行业今后几年都将维持高景气。
二、产业链
完整的碳纤维产业链包含从原油到终端应用的完整制造过程。先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制得丙烯,并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丙烯腈经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聚丙烯腈(PAN)原丝;再经过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碳化后得到碳纤维。
碳纤维可制成碳纤维织物和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与树脂、陶瓷等材料结合,可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后由各种成型工艺得到下游应用需要的最终产品。全产业链看,制造碳纤维产品的上游原丝端与中游复合材料均是碳纤维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整个制造的全环节技术壁垒均高。原丝-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复合材料等步骤,占据全产业链成本的超60%,利润的超90%。

与传统金属材料不同,碳纤维的产品研制一体化成型要求较高,碳纤维与后续树脂、上浆剂等材料之间工艺参数必须系统匹配,同时需要满足下游应用场景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因此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的企业会在生产和研发上更具优势。
三、市场格局
国际巨头几乎都拥有从原材料到复合材料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并且充分利用自身产能降低成本、匹配产品,如赫氏的PAN前驱体100%内部销售,赫氏、东丽的碳纤维材料完全利用自产。而国内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较为分散。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数据,在小丝束碳纤维市场上,日本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占到全球产能的49%;在大丝束碳纤维市场上,美国企业所拥有市场份额占到全球产能的89%,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
1、国际市场
日本三大巨头强势垄断,美、德紧随其后。
小丝束市场:2020年东丽与东邦、三菱三强在全球市占率超50%,日本东丽最强,为波音公司碳纤维独家供应商;美国紧随其后,美国赫氏与氰特市占率达到 12%。
碳纤维大丝束市场:日本东丽收购美国 ZOLTEK 后成为全球大丝束碳纤维的领头羊,日本三菱也开始加大大丝束碳纤维的投入。德国SGL公司紧随其后,2020全球市占率达到 23%。

2、国内市场
由于西方国家对我们实施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中国的碳纤维产业水平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国内碳纤维企业数量较多,有 30多家,但是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单线名义产能多为数十吨、百吨,最大也不超过1000吨,没有规模效应。 相比国际巨头,最大的单线能力为2700 吨/年,平均单线产能也达到1800 吨,其中日本最大3家企业的碳纤维产品占世界碳纤维市场近三分之一规模,每家企业产能规模超过万吨,单线产能 1500-2000 吨。

A股上市碳纤维企业中,规模企业不多,有特色的更少,这个赛道比较容易选择标的。
光威复材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均具备较大优势;中简科技有军工大客户大单;吉林碳谷是原丝不二龙头;另加一个赛道卖水人-精功科技。

几家重点公司的简介:
1、精功科技(002006):
行业卖水人,国内唯一一家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整线生产、碳纤维微波石墨化生产线生产的厂家,常规T300/T400碳丝经过该生产线微波石墨化处理后,模量和强度均可提升10%-15%,最终产品品质等级达T700/T800以上,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填补国内空白。
同时也是光伏设备(多晶硅铸锭炉、剖锭机、多线切割机)龙头供应商、钢结构建筑新型建材专用设备领先供应商,将加快推动国内碳纤维装备产业化、国产化进程。
2、光威复材(300699):
军用、民用兼顾,产品系列最全,行业内具备规模优势。
拥有碳纤维行业全产业链布局(以碳纤维生产作为核心,业务覆盖碳纤维与织物、风电碳梁、预浸料、复材制品与机械装备五大板块的完整产业链)。
3、中简科技(300777)
高端碳纤维航空航天主力供应商。
自主研发并生产的国产ZT7系列(高于T700级)碳纤维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已被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
有大合同在手,业绩可期(2021年7月14日公告签订重大合同金额为6.3465亿元,半年报披露本期确认收入1.5825亿元)
5、吉林碳谷(836077)
碳纤维原丝龙头,产能最大。为目前国内几家具备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的企业(上海石化、恒神股份、蓝星纤维、吉林碳谷)中实现 48K 大丝束碳纤维原丝成规模出货的厂商,具备技术优势。
6、恒神股份(832397)
产品较全,涵盖碳纤维、树脂、织物、预浸料、 复合材料等产品,在行业内具备一定的市场地位。公司前期因整体出货量较 低持续亏损,在21H1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7、吉林化纤(000420)
吉林化纤通过吉林市国兴新材料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转让股权,参股吉林碳谷和吉林精功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专精特新什么意思?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