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专题】预期供给压力加大,PP中期或偏弱为主
发布时间:2021-9-3 08:18阅读:460
经过一段时间快速的下挫后,近几日PP期价企稳反弹。对于后市,PP供需矛盾仍存,暂且缺乏单边上行的强劲动力。
供给增长预期持续施压市场
7-8月国内PP装置集中检修,且较多装置计划检修时间较长。数据显示,7-8月,PP日度检修产能占比最高超过15%,周度检修损失产量最高接近11万吨,为年内最高周度损失量。前期部分检修装置已恢复生产,9月之后计划检修装置有所较少,且部分检修装置将陆续恢复生产,因此,若无大量意外停车情况,9月以后PP检修力度预计将逐渐减弱,其开工率有望逐渐提升。
新装置方面,8月辽阳石化30万吨/年装置成功量产。另外,金能化学(青岛)45万吨/年聚丙烯项目7月27日产出合格品,但聚丙烯暂未流放到市场,暂且计划9月份量产。古雷石化30万吨/年的PP装置原计划8月投产,现预计9月量产。浙江石化二期推迟至10月,天津渤化化工推迟至第四季度,其它装置暂无进一步确切投产计划。尽管有部分装置大概率会推迟至明年投放,但近期金能化学、古雷石化以及浙江石化开车概率较大,且涉及年产能高达165万吨,对于当前主力合约PP2201合约来说,新装置投产预期无疑会对其期价带来明显压制作用。
关注金九银十PP需求能否真正旺盛
今年3月以来,PP价格未能延续前期的强势表现,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需求相对偏弱。从终端来看,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防护产品需求剧增,疫情带来的宅经济使得冰箱冰柜、外卖、小家电等需求非常强劲,其它炒作热点包括一盔一带、地摊经济等等也一度对PP价格带来了一定影响。而今年尽管疫情防护需求依旧较大,但相比去年增速明显下滑,从PP纤维料的排产比例可见一斑,今年PP纤维料排产比例已回归至正常水平,今年前8个月日度排产比例均值为10.26%,较去年同期下滑4.17个百分点,反应今年防护产品(主要为口罩)并没有对PP的需求带来明显的增量。而冰箱月度产量及出口量自去年底以来整体也呈现下滑趋势,对PP需求量的提振作用有限。
今年表现较为亮眼的终端主要为快递和新能源汽车。截至7月,国内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累计增速为42.9%,快递业务量持续高速增长,有利于提升PP包装袋以及胶带等塑料产品的用量。不过新版限塑令规定,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因此从长期来看,快递业务对PP等不可降解塑料原料的需求增速可能会低于快递业务量的增速。新能汽车方面,1-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为157.2万辆,同比增长194.9%。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汽车对塑料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汽车工业协会相关工业分会测算,我国经济型轿车每辆塑料用量约为50-60Kg,中、高级轿车塑料用量每辆为100-130Kg。假设在轻量化发展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塑料用量比中高级轿车用量更高,为150Kg,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构造里,聚丙烯占整车塑料比例约37%。按上述假设计算,今年前7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对PP需求带来的增量大约在6万吨左右,不到去年PP总需求的0.2%。因此,尽管新能源汽车增速非常快,但由于当前基数并不高,为PP需求增长所作的贡献并不大。
从PP下游行业开工率来看,8月PP下游的塑编行业开工较7月底提升2个百分点,BOPP开工率先升后降,主因装置意外检修,注塑行业开工率维持稳定。PP需求改善较为有限,下游新增订单一般,后期关注金九银十需求能否明显改善。从今年疫情形势来看,尽管疫苗的广泛接种对防控疫情带来了积极的效果,但夏季德尔塔变异病毒在全球蔓延一度也令市场担忧情绪有所增强,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疫情是否会再次对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带来冲击还有待关注。另外,中秋国庆假期临近,下游在节前或有一定补库需求,预计9月中下旬库存去化速度或略有加快。
成本支撑逻辑仍存
首先,6月以来PP开始考验成本端的支撑,从当前PP整体利润状态来看,短期成本支撑仍存。当前油制PP利润表现好于其它生产工艺。但煤制、外采甲醇以及PDH制PP利润均处于低位,且部分工艺理论生产利润持续处于盈亏附近。对于后市,全球疫情反扑对原油需求形成拖累的担忧仍存,油价上方或承压。但煤炭供需偏紧格局并没有明显改变,虽然煤价上方可能受政策压制,但在供给端增长受限的背景下,其价格短中期也难以大幅下跌。甲醇受成本端的支撑,下方空间受限。由于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紧缺,既可以用于民用燃烧也可以用作化工原料的丙烷需求也十分旺盛,其价格同样易涨难跌。综合来看,多数原料价格预期表现仍旧坚挺,PP成本支撑逻辑暂且仍需关注。
综合而言,考虑到PP生产利润持续低位,而煤、丙烷等部分原料价格可能依旧保持相对坚挺状态,PP成本端的支撑仍需关注。另外,传统旺季需求有一定改善的预期,9月中下旬由于下游在中秋及国庆前存补库需求,其库存消化速度或略有加快。但中期来看,在疫情风险仍存的背景下,需求跟进力度或较为有限,叠加新产能集中释放及检修装置恢复的预期,PP中线仍将面临较大压力。操作上,中线以反弹试空为主,设置好止损。风险因素需求超预期,国内进口量大幅减少,资金面宽松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