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控”政策对能化板块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1-9-29 08:29阅读:613
【“双控”政策对能化板块的影响分析】
作者 | 李彦杰 中信建投期货能源化工事业部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1年9月28日
一
行情影响
在新发展阶段以及“3060”碳目标的要求下,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区加强推进能耗“双控”工作,双控措施对高能耗产业形成较大影响,对化工品而言,影响最为直接的包括聚烯烃、纯碱、尿素、甲醇、PVC等产品。今年以来,动力煤、纯碱、PVC、尿素、甲醇、塑料和聚丙烯价格分别上涨86.74%、110.32%、56.66%、54.43%、41.08%、19.01%和18.39%。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对一级预警的省区提出新要求:对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地区(地级市、州、盟),2021年暂停“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除外)。通知发布后,各地区先后出台了限电限产等响应措施,以完成全年的双控目标。8月17日以来,动力煤、纯碱、PVC、尿素、甲醇、塑料和聚丙烯价格涨幅分别达到62.66%、24.23%、19.52%、21.13%、18.68%、9.55%和10.75%。截止9月27日,与中秋节前相比,仅一周多时间动力煤涨幅近20%,纯碱、甲醇和PVC涨幅均超10%。二
“双控”趋严对能化品种基本面的影响
1、纯碱 纯碱方面,因为一级预警里包括了纯碱最大的两个主产区江苏省和青海省。江苏省、青海省的产能分别为595万吨、520万吨,占我国纯碱总产能的比重分别为17.47%、15.27%。自双控相关措施实施以来,国内纯碱行业的开工率、产量受到较大不利影响,尤其是9月下旬影响较大。受到江苏省限电影响,近期江苏实联、丰城盐化、江苏昆山等装置停车且恢复时间未定,其它地区虽未出现直接停车,但市场对于未来双控措施影响产量的预期较强,一级预警地区纯碱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约为38%,如果后期密集出台限电限产等措施,可能对纯碱产量较大不利影响。隆众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23日当周,国内纯碱的开工率为72.55%,环比下降6.78%;国内纯碱周度产量为51.63万吨,环比下降4.83万吨。从需求端看,纯碱下游需求表现较为稳定,下游购销较为顺畅,部分下游库存偏低,受到双控影响较小。2、PVCPVC方面,在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的大背景下,国内电石法PVC占比约80%。其中,电石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以及宁夏等地区,上述三个省份电石产能占比在74%左右。而电石属于高能耗行业,在双控下属于重点关注的行业,且今年多个省份相继出来的双控措施中直接涉及到电石产业。具体来看,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能耗计划指标是降低3%。按照“原则上2022年前全部退出30000KVA以下矿热炉”来估算,内蒙约5%—8%的电石产能将退出。宁夏计划2021年全区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3%,能耗增量控制在260万标准煤以内,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电石也受管控。另外,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确保完成2021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的通知》。涉及北元与金泰两家企业,共155万吨的产能,按限产50%来计算,对PVC产能最直接的影响在77.5万吨。除PVC外,榆林地区的电石资源也比较丰富,根据上述通知,92万吨的产能被要求全停,其余205万吨产能限制负荷50%,共计影响产能200万吨左右。电石的生产需要用到兰炭,陕西地区的兰炭总产能在6800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能的50%左右,按照限产50%来计算,影响产能3400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能的25%-28%。总体来看,双控不仅通过电石的供给受限,导致其价格上涨来推升PVC价格,也通过电石供给不足导致PVC生产受限,即通过影响PVC供给来进一步驱动PVC价格向上运行。3、甲醇、尿素 双控政策下,对于甲醇和尿素来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21年3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内蒙古自治区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若干保障措施》,措施中提到:先行确定2021年全区能耗双控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3%,能耗增量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左右,能耗总量增速控制在1.9%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等价值)下降4%以上。从产能占比来看,内蒙古的甲醇产能为2033万吨,占全国甲醇产能的19.88%,内蒙古的尿素产能为693万吨,占全国尿素产能的10%。双控措施出台后,内蒙古煤和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地区,其中,鄂尔多斯地区新奥、荣信两套装置降负,随后周边部分企业出现不同程度降负,内蒙古北线甲醇一度出现供应趋紧,现货价格小幅上涨的情况。同时,部分煤和天然气制尿素装置也响应停车或者降幅,例如:内蒙天野、天润、金新化工、大唐尿素陆续进入停车状态,内蒙联合化工和鄂尔多斯化学工业减负荷生产。随后,2021年4月中旬,全国尿素样本库存首次降至20万吨以下,为3年以来最低水平。第二个阶段是2021年9月开始的全国限电限产政策,对甲醇上游来说,内蒙古的中天合创、大唐多伦、陕西润中和榆林兖矿等陕西和内蒙古的厂家纷纷停车或者降负运行,日度产量大致影响2.8万吨左右,而甲醇下游装置大多集中在江苏和浙江一带,停车现象较为明显:斯尔邦受江苏能耗管控影响延长至十一后重启,浙江兴兴受能耗管控影响已经停车,重启时间不定,南京诚志一期已经停车,仅剩宁波富德60万吨/年装置运行。对于尿素来说,山东作为国内尿素产能第一大省,省内尿素上游开工下降至不足30%的极低水平,原本有10家生产企业的大省(例如:山东华鲁,山东明水),最少时候仅剩3家生产,日产也一度降至不足1万吨水平,尿素现货供应十分紧张,支撑了省内行情的持续不断上行。此外,河南和江苏尿素装置也出现大面积停车的情况。截止9月24日,全国尿素周度开工率下降至59%,日产下降至12.97万吨,处于2021年2月初的淡季水平。4、聚烯烃 聚烯烃方面,双控提出以后最为显著的影响在成本端。截至9月,今年煤制聚烯烃的成本上升幅度超过40%,同时,煤价带动下游甲醇价格上涨,外采甲醇制烯烃的成本也跟随大幅上涨。尽管双控对聚烯烃生产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前期内蒙地区因双控导致大唐多伦、久泰能源以及中天合创等装置出现减停产的现象。近期榆林能耗双控文件中出现了聚烯烃相关生产企业,通知里提到相关企业9月减量50%。但截止到目前双控实际对聚烯烃供给端的冲击力度并不大,包括榆林地区的聚烯烃装置大部分仍在正常运行。另外,今年是聚烯烃新产能投放大年,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双控导致的供给减量。近期发改委公布的上半年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预警等级较高,而这三个省份为聚烯烃需求集中区域,国内有40%以上的塑料制品出自上述三个省份,且有部分下游行业开工率因此出现下滑。所以双控不仅影响聚烯烃供给,也影响需求。若国内煤化工相关的聚烯烃生产企业与华东华南地区的下游企业降负力度相同,则聚烯烃需求减少量预计会高于供给的损失量,但实际双控对供需端的影响力度还需进一步跟踪。三
后市观点
1、纯碱 纯碱方面,短期来看,能耗双控对于纯碱供给端的影响仍将持续,江苏和青海省作为一级预警地区,下半年能耗双控的压力仍然较大,一级预警地区可能会采取限电或者错峰生产的相关措施来完成全年双控目标。预计今年纯碱的开工率和产量将维持偏低水平,纯碱厂库将维持低位,将支撑纯碱价格高位运行。中长期来看,碳中和相关政策将对纯碱价格产生持续利好。从供给端看,在碳中和背景下,纯碱作为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受到政策约束较大,整体开工率难以大幅提升,且未来部分纯碱装置可能因无碳排放配额退出市场。另外在内蒙阿拉善天然碱项目投产之前,国内纯碱新增产能较少,未来两三年纯碱的供应都将偏紧。从需求端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发展大量的新能源发电,未来我国光伏装机量将大幅增长,光伏玻璃的产能有望加速增长,有望在未来三年每年为纯碱带来100万吨的增量需求。在供应偏紧、需求增长的预期下,纯碱价格有望持续高位运行,未来价格或仍有上行空间。2、PVC PVC方面,短期来看,双控或继续对电石以及PVC供给带来压力,成本的支撑与供给偏紧的状态可能延续。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预警等级较高,而华东华南PVC需求较为集中,近期部分地区出现限电等措施,对下游有一定打压,需关注双控对需求的影响情况。长期来看,在碳中和背景下,电石价格或电石法成本将成为PVC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沿海地区乙烯法装置较多,电石产能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乙烯法或将迎来发展的可能。3、甲醇、尿素 能耗“双控”对于甲醇和尿素的短期影响十分明显,导致了甲醇供应和需求端的同时收缩,但供应端收缩幅度更大,所以甲醇主力合约期货价格不断创下2021年的新高;尿素更多是供应端的大幅收缩,尿素主力合约期货价格不断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在碳中和政策的长期影响下,煤化工产业链等高能耗化工品种的供给侧改革已经到来,价格重心必然在政策不断加码的情况下逐步上升。4、聚烯烃 聚烯烃方面,煤炭供给依旧偏紧,价格难以大跌。其它原料,如LPG、甲醇、原油同样保持偏强走势,聚烯烃短中期将继续面临成本端的支撑,下方空间受限。长期来看,能耗双控以及碳中和的背景下,煤制聚烯烃的成本优势不在,新的煤制聚烯烃装置投产节奏或积极性可能受到影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想投资又怕高风险?中信证券盘点下半年“稳稳的幸福”板块
2025-09-15 15:02
-
iPhone17 为何“挤爆牙膏” ,仍然难破增长困局?
2025-09-15 15:02
-
指标类、切线类、形态类、K线类和波浪类等技术分析,都是什么意思?
2025-09-15 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