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鲜明:中概股最好的机会
发布时间:2021-8-20 09:38阅读:210
说说最近的市场变化,今天最想说的是中概互联。我自己也一直在定投这个基金,目前已经亏损10%:
不过,这是昨天的净值,今天实际上又跌了。我过往买的基金,几乎非常非常少的亏损,因为基金相对来说都是买的指数以及一些权益基金为主,且都是非常注意估值,但中概互联这只基金的亏损幅度很大了。
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中概股最近的股价全线大溃败,特别是以头部的阿里巴巴以及腾讯控股为例,下图是阿里巴巴的月线图,从去年320的价格到了现在的166,这是腰斩的走势:
而腾讯也没好到哪里去,最高点773到现在的421,调整幅度也达到了46%:
两个扛把子的权重股跌成这样,小弟们能好么。最惨的应该当属快手,很多内部同学当初一两千万的市值,现在跌了80%以上,大概只有两三百万了,这就真的很蛋疼了,有同学说两三百万也很多了,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真的不多,特别是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考虑。
能在之前说有一两千万的股票市值的同学都是在快手有一些年头的同学,大部分肯定都是5年以上的员工,这些员工可以说,在快手,早期的薪酬并不是很高,大部分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股权激励,互联网公司的薪酬方式也基本上都是:现金+股权激励,这样的模式来给的。现金不高的情况,很多人也去,无非就是看好互联网公司未来可以有很高的市值,很好的发展,自己也会像阿里巴巴、腾讯的早期的员工一样,实现财务自由。但现实的情况是,如果只有200万的股票市值,再加上过去不算多的收入,综合算起来,package真的不算高,特别是考虑到工作的强度,因为大部分这样的公司都是996,工作时间很长,很多人还会有很多职业病。
而我们去看整体中概股,以腾讯和阿里为主,都出现了估值的变化。目前腾讯以及阿里都是小于20倍的市盈率,这无疑已经是历史上最便宜的时刻,但现在的情况是,还看不到底。一个小的现象就知道了,今天腾讯回购,但没有任何的水花:腾讯在香港交易所回购18.00万股,耗资7696.51万港币,根据此次回购数量和耗资情况计算回购均价约为427.58港币。腾讯收盘仍然跌了3%以上。
出现目前这样的走势,我个人的看法有主要因素是:
1. 估值重构问题。我这里不是说这些公司本身的估值有问题,而是很多投资者认为按照国内政府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办法、反垄断办法、价格指导办法(诸如佣金封顶等措施),这些互联网公司未来的赚钱能力大大的被削弱了,这是估值最近下降的核心原因。
特别是,至今滴滴生死不明,让海外的投资者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投资的逻辑出现了一些新的想法。很多机构投资互联网企业,不是看中他们现在的亏损或者不赚钱,而是看中它未来的赚钱能力,因为前面有阿里以及腾讯这两个公司为例,他们都是曾经不怎么赚钱,或者大幅亏损,但当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相对垄断的地位)以后,就是印钞机,因此可以给予很高的估值。
但现在这个逻辑似乎出现了问题,未来的赚钱能力被大大降低了。典型的就是滴滴以及美团这样的企业。为什么美团现在盈利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给予这么高的估值,核心就是因为投资者看中美团未来赚钱的能力。而当这个逻辑失效以后,市场就会不讲理。
其他次要因素则是:
2. 互联网教培事件、滴滴事件以来海外整体机构对于中概股的投资比例下调。很多机构是无脑撤退,主要还是担心诸如这样的事情会再次发生。所以很多机构会对中概股做一些调整,而这种调整会使得趋势出现一些变化,陷入一种负面的循环中。
3. 权重股阿里巴巴和腾讯面临了很大的舆论压力,这种压力是方方面面的,现在舆论似乎形成了对阿里巴巴一些惯性的思考,比方说前阵子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而腾讯虽然求生欲很强(昨天的500亿共同富裕专项计划),但仍然摆脱不了通过游戏赚钱,毒害青少年这个大帽子。
4. 南下资金,争夺港股定价权的投资者(机构为主)开始撤离。当初600-750之间买入腾讯的投资者,最近一段时间恰恰是割肉最凶的投资者。国内的投资者到了海外还是有一些不适应,毕竟在海外,没有那么多的韭菜,大家都是成熟的投资者,不像国内,最不济可以割一波韭菜。一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学大教育在教培行业出现问题的时候,股价从26只是跌到了20(今天还涨停了),勤上股份跌幅也不大,但我们去看看好未来、新东方,这都是90%以上的跌幅。
当然,似乎所有的原因都是为下跌找借口。本质的问题就是公司市值下降了,股价跌了。但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基本面,我认为我们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这些公司未来的价值还大不大。我的看法还是不变,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价值还是很大,我个人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只要是能够大幅提高商业效率、创造就业的企业,就不用担心其未来的成长问题。
而且,本次下跌主要的因素:估值重构问题,我认为被人为的给放大了,正好又赶上国内的一系列的政策,使得投资者过于恐慌了,特别是很多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事实上,各位有印象的会知道,在上个月,7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召集各大投行高管召开了一次会议,试图缓解市场对中国政府打击民办教育行业的担忧。电话会是由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牵头,与会者包括几家主要国际银行的代表。据称,教育部门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无意伤害其他行业的企业。
当然,从中概股的走势看,有2点清晰明了:
1. 已经低估,权重公司阿里以及腾讯都跌出了价值,长期赔率都非常好;
2. 趋势仍旧是不太好,现在可以说是典型的左侧走势,左侧到什么时候不好说。
我个人是旗帜鲜明的认为,中概低估了,腾讯以及阿里低估了。以上仅供各位参考。利益相关:腾讯多头仓位持有者,中概互联定投中。
分割线
1. 我想再跟各位谈谈消费。最近我对消费关注的真的还蛮多的。
继千禾味业发布中报爆雷以后,今天恰恰食品也发布了中报:
可以说,这是一份非常非常不好的中报,可以看到,按照季度来看,营收出现了12.7%的下滑,扣非出现了20.50%的下滑。
这是整个消费行业的缩影(除了头部的白酒公司,大部分都在下滑),因此消费的不好的趋势还在蔓延,这种蔓延是多方面的,酱油、醋、食品、零食、饮料等等,都不是太好,而白酒3-4季度能不能崩住现在看也不好说。
因此,整个消费来看,趋势还在往下走。贵州茅台已经打响了1600保卫战,一旦1600受不住,大概率会奔着1400去。
但凡事都有利弊,消费公司出现罕见的调整,对一些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好事,很多人想在一个合理的估值或者低估的机会买入一些头部消费的公司,但一直都没有机会(过去估值太高),或许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样的机会。
2. 安克创新发布了中报,表现还是不错的:
营收出现了52.24%的增长,按照这个趋势,2021年有可能在130-140之间的营收,这是了不起的数据。
而净利润也不错,4.08亿,也是同比增长了47%。2021年全年利润有望在12-13亿之间。现在的市值是500亿左右,TTM市盈率在35-40之间,考虑到安克的成长性,我个人认为是低估的。
另外,财报里面也看到一些不算特别好的点:1. 经营现金流是负的,比去年出现了大幅下滑,主要原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长,与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出现大幅增长。这个我的理解是,因为公司经营模式的问题,在今年海运费用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应该是侵占了公司的现金流(存货周期加大+海运费用提升);2. 公司的库存周转变高了,这个也是现实的问题导致的。3. 公司的销售费用大幅提升,这个可能是公司国内外的广告支出开销变大了。
但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我们之前关注的安克的一些期望的点都还是逐步的兑现:更多的市场拓展,高速的收入增长,国内市场的发力等等。
利益相关:持有安克,坐了个过山车,目前小幅盈利,等解禁之后择机加点仓。
各位晚安。感谢各位点赞在看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