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但没完全红的基金经理
发布时间:2021-8-18 15:14阅读:224
“钾肥之王”盐湖股份,摇身一变成为盐湖提锂龙头,复牌暴涨让人见识了何为“有‘锂’走遍天下”。
乌鸦变凤凰的故事在A股屡见不鲜,基金圈也时有发生。例如FOF(Fund of Funds,即基金中的基金),作为2017年推出的创新产品,此前一直不温不火,但在今年上半年的震荡行情中却大放异彩,产品数量和规模一路飙升,甚至出现了新发FOF一日售罄的盛况,以致于有些基金公司马不停蹄的上报了FOF-LOF产品。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与普通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不仅具有信息上的优势,还更具专业素养。FOF基金经理的优势就在于,不仅能够挑选出好基金,还擅长资产配置,在进攻和防守两端寻求平衡,真正做到攻防兼备。他们更擅长数量化分析,可以对基金经理进行深入调研,对产品或是基金经理的认知大概率高于普通投资者。
本文讨论的重点不在于FOF基金究竟哪家强或是怎样挑选FOF,而是希望从FOF的持仓出发,筛选出具有配置价值的优质基金,供投资者参考。
本文将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 FOF重仓基金有哪些?
2. 哪些新宠值得关注?
3. 抄作业时应该注意什么?

从二季度来看,FOF重仓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变化不大,绝大多数都是老面孔。

袁芳管理的工银文体产业股票依然是FOF持有数量最多的产品。袁芳的交易能力很强,各阶段业绩都很突出,而且持续性非常好。不过,虽然持有工银文体产业的FOF数量很多,但总持有份额不是很高,可见很多FOF的基金经理并不是将这只基金作为底仓来配置,而是将其看作“最锋利的矛”。
除此之外,兴证全球基金乔迁、谢治宇,中欧基金王培、葛兰,汇添富基金杨瑨、郑磊,交银基金王崇等,也都是FOF重仓基金排行榜上的常客。
而与一季度相比,FOF二季度加仓最多的主动权益基金为林英睿的广发睿毅领先。一季度顺周期走强,林英睿因重仓周期股而快速出圈,叠加他曾经高考状元、诺亚舟学习机代言人的身份,很快成为流量明星,吸引了包括FOF在内的众多资金关注。不过,二季度他旗下基金表现一般,短期来看跟进资金的收益并不好。
二季度6只FOF新进买入了华夏创新前沿股票,合计持有1.9亿份。这只基金由华夏基金研究部总监林晶和新秀屠环宇共同管理,前十大重仓股基本聚齐了热门行业细分龙头股,例如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射频芯片龙头卓胜微、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药、CRO龙头药明康德、苹果产业链龙头立讯精密等等,组合表现中规中矩。
值得注意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些“老面孔”普遍面临一个问题:规模过大。袁芳的工银文体健康规模为178亿,谢治宇的兴全合宜更是巨无霸,葛兰、乔迁入选基金单只规模均过百亿。规模是业绩的敌人,规模太大容易导致基金经理的操作变形,投资理念难以落地。尤其在震荡行情中,规模的掣肘就更加明显。
FOF重仓的这些“老面孔”,优势在于业绩稳定性较强,基金经理久经沙场,大概率不会出现大的纰漏;但劣势在于,由于规模较大的原因,爆发力、灵活性相对欠缺。与之相对应的,那些FOF最新挖掘出来的一些规模小、业绩好、基金经理投资体系相对成熟的产品,或许更值得关注。

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我们从基金经理履历、投资框架、过往业绩等方面入手,对比分析了几十位基金经理,最终筛选出了4位颇具特色的中生代优秀基金经理代表。这些基金经理可能市场认知度不高,但在基金圈内却很受推崇,不少是FOF新买入的基金。
1)安信基金张竞
对于这个名字,估计很多投资者比较陌生。一方面,安信基金本身管理规模就不在第一梯队,平台能力、渠道优势不明显;另一方面,张竞管理公募的时间不是很长,也不是那种极端风格的选手,在市场上的名气并不大。
张竞从业年限并不短,历任券商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安信基金研究员、专户总经理等职,2017年底正式管理公募产品,现任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经理。他目前管理着5只基金,总规模不到54亿,但是从业绩来看,他应该是一位被市场低估的选手。
Wind数据显示,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安信灵活配置,3.6年中录得163%的投资回报,年化回报超过30%,同类排名前10%;另一只产品安信核心竞争力2年录得近90%的收益,年化回报达34%。
从公开数据来看,张竞是一位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交易择时型选手,行业配置非常均衡,前十大重仓股均分布于不同行业;他个股配置分散,前十大持仓集中度一般在50%以下。不过,他的换手率相对较高,年换手率约5倍左右,换股频繁,喜欢交易。但这一点可谓是有利有弊,需要辩证的去看。
今年二季度,建信基金旗下一只FOF新进买入安信灵活配置,持仓份额近74万份,占基金资产净值比超过8%。
2)中泰资管田瑀
不得不说,曾经有过保险、专户等绝对收益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在公募产品管理上更得心应手。
田瑀是复旦大学材料学学士和复旦大学物理学硕士,之前曾任安信基金专户投资经理,后来加入中泰资管担任权益投资部高级投资经理,现任基金业务部副总经理。尽管他入行的时间不算长(9年),管理公募基金的时间才2年多,但凭借着过去在专户管理方面的经验,转战公募后业绩也颇为亮眼。
Wind数据显示,他的代表产品中泰开阳价值优选任职两年不到,获得了113%的投资回报,年化回报达48%。因为业绩突出,这只基金二季度获得了2只FOF基金的青睐,其中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FOF)买入470万份,占基金资产净值比超过5%。这只基金目前是中泰资管旗下唯一一只被FOF持有的产品。
田瑀是一位价值投资者,善于寻找具有宽阔护城河的成长股,分享企业成长的价值。行业配置相对均衡,不会对单一行业进行过多的偏离;同时,他持股比较集中,敢于重仓,而且换手率低,持股周期相对较长。另外,他擅长控制回撤,习惯在左侧买入。整体来看,田瑀属于价值成长风格的选手,擅长自下而上选股,很少择时。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田瑀做投资的时间不短(专户+集合理财产品+公募),但是转战公募后,真正独立管理一只基金的时间并不长,其代表产品中泰开阳价值优选也只是在今年3月底接手独自管理,而二季度该基金的业绩并不是很突出;另外,他6月初成立的新基金,至今亏损超7%,投资业绩的稳定性还有待观察。
3)中欧基金袁维德
中欧基金大咖云集,中生代基金经理想要“上位”并不容易,但袁维德做到了。
袁维德入行9年多,经历了从行业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传统成长路径,之前在新华基金做了4年研究员,后跳槽进入中欧基金又干了一年研究,2016年底正式提拔为基金经理,但真正独立管理基金也就一年多的时间。
他在中欧价值策略组,老将曹名长是他老大,目前仍有几只产品是与曹名长合管。投资风格上,他多多少少受到曹名长的影响,但两人之间的差别也很明显。
曹名长是深度价值风格,注重公司基本面,强调低估值;袁维德也偏向价值风格,持股低估值特征明显,但会兼顾公司质量和成长性,强调好公司、低估值和行业景气。这三者之间显然构成了一个“不可能三角”,因此他在选股会有取舍,但好公司和低估值是底线,适当牺牲景气度,在行业景气下行、个股估值趋于合理后买入好公司。
与曹名长相比,袁维德对估值的容忍度更高,其持仓中有较高估值的科创板公司,同时他的换手率也要高很多。而两人相似的地方则在于组合构建上,均表现出行业均衡、持股分散的特点。
业绩方面,袁维德的代表产品中欧价值智选,在其独自管理的1年多里,获得了96%的投资回报,今年以来收益超36%,同类排名前5%。而从持仓来看,前十大重仓股几乎都分布于不同的行业,且均为各细分行业龙头股,持股不极端、不抱团,选股能力比较强。
中欧价值智选并不是二季度FOF新买入的基金,一季度就被来自于华夏、南方、招商等基金公司旗下11只FOF持有,到二季度数量增加至15只,平安基金、银华基金、广发基金旗下FOF也增加了对该基金的配置。
不过,从持仓来看,中欧价值智选前十大重仓股整体变化不大,但是其换手率较高,这与袁维德价值投资的理念似乎难以自洽。另外,袁维德管理总规模接近110亿元,而这只基金的规模(A/C/E份额合并)就达到86亿元,而且大多数资金都是今年二季度涌入的,规模快速膨胀会不会影响他的业绩还有待观察。
4)国泰基金王阳
去年11月4日,远川投资评论发布文章《马太效应下,如何挑选合适的基金?》,考虑到当时很多明星基金经理规模较大,我们希望另辟蹊径,试图挖掘一批未来有爆发潜力的“黑马”基金经理,最终筛选出了7位,国泰基金王阳就是其中之一。
王阳在2011年5月入行,证券从业10年,2018年7月加入国泰基金。在此之前,他在保险资管工作了7年,先后任研究员、助理投资经理、投资经理等职,进入国泰基金后开始管理公募产品,投资年限达5年(2年险资+3年公募),拥有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双重经验。
他目前在管5只产品,包括2只行业主题基金、2只全市场基金和1只委外产品,4只公募合计管理规模超过150亿元。王阳旗下产品业绩普遍较好,两只主题基金更是出类拔萃,管理时间较长的国泰智能装备近2年投资回报达200%;国泰智能汽车更是夸张,近2年收益接近300%,近一年收益也接近翻倍。
如此亮眼的业绩,可能与产品本身特性以及他个人的投资方法有关。王阳业绩最为突出的两只基金均为主题基金,主要投向先进制造、新能源汽车等热门行业,尤其是国泰智能汽车,前十大持仓均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股票,行业β非常强。相比之下,他管理的全市场基金同期业绩稍显逊色。
在笔者看来,王阳投资方法可以总结为自上而下行业配置和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相结合,以行业景气度为前提,自下而上挑选竞争能力较强的公司,长期持有,赚企业成长的钱。他的核心能力圈在制造和科技行业,同时会借助消费股来平滑组合波动。他还拥有多年的信用债研究经验,对企业风险的把控能力较强。
细心观察王阳旗下产品持仓可以发现,他是市场中少有的能够严格按照基金合同进行投资布局的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定位和风险收益特征刻画都很清楚。比如,国泰智能装备主要投向新能源、工程机械等高端制造,国泰智能汽车则主要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2只全市场基金行业配置比较分散,既有光伏,又有消费、化工等。
大多数基金经理在管理多只基金时,几乎都是复制同一投资策略,并不在意产品是行业主题还是全市场选股,导致同一基金经理旗下产品严重同质化,持仓相似度很高。这么做基金经理的确减轻了压力,但失去了成立不同产品的意义,也让投资者选基金的难度增加。而在这一点上,王阳无疑选择了一条“难而正确的路”。
王阳这样做固然很好,但现实的问题在于,若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他一个人管理得过来吗?
不过,FOF基金对此似乎并不担心。Wind数据显示,国泰智能汽车备受FOF追捧,今年一季度有4只FOF持有,二季度则增加至7只,合计持有7794.16万份;另外,这7只FOF则来自于汇添富、工银瑞信、富国等头部基金公司,挑选基金的能力值得信赖。

不可否认,抄大佬作业是投资的一条捷径,但怎么抄有时是一门玄学。高毅冯柳就曾告诫投资者,不要轻易抄他的作业。理由很简单,一方面公开信息具有延迟性,投资者所看到的未必是他当下的真实持仓;另一方面,他的持仓是从组合以及流动性上综合考虑的,未必完全是个股逻辑。
这两点在抄FOF作业时同样实用。FOF核心理念在于资产配置,并不像单只基金那样,可以做得很极致,更强调多元配置和稳健收益。所以,FOF在买入基金时,更多可能是基于组合整体层面的考量,讲究的是不同基金之间的搭配,仅仅关注局部、关注单只基金是不够的。
比如很多FOF持有主打绝对收益策略的海富通阿尔法对冲,可能的原因是这只基金收益稳定且投资策略相对稀缺。如果你买基金最看重的是收益,那么这份作业就不太适合抄。
说到底,FOF重仓基金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标的池,只是完成了对基金管理人、基金产品的初步筛选,降低踩雷的概率,而真正落实到投资上,还需要从个人风险偏好、投资需求出发,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基金,盲目“抄作业”有可能适得其反。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怎样挑选基金经理?靠谱的基金经理有哪些?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51
-
芯片ETF怎么选?五大指数+20个产品排名给你答案
2025-11-10 09:51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5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