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专题系列】稀土题材最后一环,扁线电机引领电机产业变革,产业链深度解析
发布时间:2021-8-18 11:29阅读:283
前言:上次和大家分享到新能源汽车的线控技术,今天来说说另一个收益的赛道:电机。
本篇目录
1.来龙去脉
2.认识 驱动电机
3.电机市场火爆的原因
4.产业链现状
5.投资策略
6.相关个股
7.使用须知
PS:重点内容加粗显示,方便加快阅读。
一,来龙去脉
这两天对于「新能源汽车专题系列」分享的频率比较快,这样是因为汽车行业的一些数据在支持整个产业加速补库存。根据首创证券的研究发现:我国汽车市场在过去15年里曾存在与宏观经济相关的3-4年库存周期。其中2009、2015年两次库存周期底部伴随着国家推出刺激政策而形成,待产业链补库开始后政府逐步回调购置税税率。

本轮库存周期与之前几轮有一定差异:
1)我国乘用车市场于2018年经历首次下滑,行业整体的预期可能偏保守;
2)本轮补库周期在2020年1季度受到疫情影响,在2020年下半年至今受到缺芯压制。
反应到数据上,我国汽车产成品库存未能发生累库,表现在存货货值上为没有站稳新高。
简单理解,汽车行业的补库存没有发生,实际老概前一阵去4S店做保养,销售和我说现在卖的都是21款的车,22款的新车都没有,所以补库存这个事情,我觉得合理,要知道我的车还属于比较小众的沃尔沃,就这点产能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说那些大厂了。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7月我国乘用车出口累计出口达75.4万(扣除特斯拉),同比增长96.4%,占到整体批发量的6.5%,强劲的出口数据会进一步带动汽车行业的补库存行为。
至于说整车还是零部件,这看个人喜好,和我的分享没有关系,我只是按照自己梳理产业链的节奏在给大家分享。
二,认识 驱动电机
驱动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驱动电机系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是电动汽车的执行机构,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驱动电机系统的产业化及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水平。电机成本占到新能源车成本的 10%,其性能决定了汽车的爬坡能力、加速能力及最高车速等主要性能指标。

新能源车驱动电机与一般工业应用的驱动电机相比,性能要求更高。而永磁同步电机性能优势突出,占新能源驱动电机市场的99%。
三,电机市场前景
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装机量为 146.3 万台,同比增长10.5%,据 EVTank 预测,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装机量将在 2020 年的基础上翻倍,达到 298.3 万台,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出货量将超过1000 万台。

三,电机市场火爆的原因
1.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增长迅速,且将在未来几年维持 30%以上的增长率。
2.双电机四驱车型的占比逐步提升推动驱动电机需求。
2021 年1-6 月新能源车销量前15 名中,B 级以上车型均包含双电机版本。随着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叠加双电机车型渗透率逐步提升,新能源车驱动电机需求增长曲线将更加陡峭,逐步超过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双电机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推动永磁材料、稀土镨钕需求加速增长。
四,产业链现状

从上图可以看出,电机行业的上游是稀土开采,而中游则是稀土深加工和永磁材料制造,下游则是针对不同领域的点击制造,比如风力发电用的风力电机,新能源汽车用到的驱动电机等等。
1.上游:稀土镨钕价格持续走高,供需态势迎来新拐点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稀土资源。2020 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稀土总产量的 58.33%,占比最大。受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的拉动,稀土价格呈上升趋势。
过去10 年稀土涨价的核心逻辑在于我国稀土产业政策的短期收紧,但稀土收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供需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往年 7、8、9 月为稀土行业传统淡季,但 2021 年 7 月份至今价格维持坚挺。

但是供给方面,目前稀土产量受限于企业的冶炼分离能力,国内六大集团产能利用率高达 85%左右,新建产能至少1-2年时间,叠加行政审批更是遥遥无期,而海外仅有澳洲一处冶炼分离能力,且不具备价格优势,所以稀土供给偏紧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善。
2.中游: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供不应求,龙头企业迎来新机遇
钕铁硼磁材是稀土下游最具成长潜力的应用领域,稀土镨钕是钕铁硼磁材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将推动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需求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车中绝大部分电机采用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99%的市场份额,这将成为高性能永磁材料重要的应用领域。经开源证券测算,到2025 年对钕铁硼磁材的需求量将是2020 年的5倍。
此外钕铁硼磁材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风力发电领域、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以及传统的消费电子领域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壁垒高,龙头企业集中,掌握价格话语权。中国钕铁硼行业中具备高端新能源汽车电机原材料供给能力的企业为数不多:仅有宁波韵升、正海磁材、金力永磁、中科三环和英洛华等少数龙头企业,具备一定价格话语权。
3.下游:驱动电机市场三足鼎立,扁线电机迎来新趋势
据中国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中国国内驱动电机装机量达到 146.3 万台,其中永磁同步电机占据市场份额的 99%,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中最广泛应用的驱动电机。2020 年,比亚迪、特斯拉和方正电机的市场份额排名前三,分别为13.2%、9.9%和6.7%。
电机产品需求与下游客户的配套车型销量高度相关,因此产品对下游客户的配套车型形成较大的依赖。此外,若电机生产企业所配套的下游客户的车型销量低于预期、车型过早更新换代等,该电机的需求也将受到直接影响。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技术路径不断更新尚未固化,性能改善潜力很大,比如扁线电机与传统圆线电机相比具有三大优势:功率密度高、热导性能好、成本低。2021 年1-6 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前15 车型中扁线电机渗透率达28%,由于优势明显,预计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中扁线占比将超过 80%。
扁线电机壁垒较高、生产投入较大。拥有扁线产能的企业主要有精达股份、长城科技、冠城大通、金杯电工等。

五,投资策略
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加速,电机产业链迎来变革性机会。上游:稀土供需向好;中游:高性能磁材产能不足,行业集中度提升;下游:扁线电机渗透率加速提升。
1) 短期看,上游稀土供需态势紧张,受益标的如北方稀土、盛和资源等;
2)中期看,扁线电机渗透率加速提升,受益标的如精达股份、金杯电工等;
3)长期看,掌握技术的龙头公司受益于行业持续增长和集中度提升,磁材企业受益标的如宁波韵升、正海磁材等,电机企业受益标的如方正电机、精进电动等。
六,相关上市公司
北方稀土:
通过采购加工稀土原料类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各自产业领域内的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并且有选择地发展稀土终端应用产品,现已形成贮氢材料—镍氢动力电池、磁性材料—稀土永磁磁共振仪及稀土永磁电机的稀土终端应用布局,目前公司稀土氧化物分离产能8 万吨/年、稀土金属加工产能 1 万吨/年,稀土原料产能位居全国第一。
盛和资源:
实现了国内、国外的双重布局,并且通过托管德昌大陆槽稀土矿、销售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等,构建了多元化的稀土精矿供应渠道。在国内形成了从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到深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业务规模居于行业前列,是国内少有的融南北(轻重)稀土业务于一体的稀土企业。海外方面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获得稀土矿产资源,不受国家配额指标限制,随着产能扩张,有望增厚公司利润。公司目前具备稀土氧化物分离产能 1.5 万吨/年,稀土金属加工产能 1.2 万吨/年。
精达股份:
公司抢抓机遇,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深谙汽车电机研发时间长,技术难度高,量产条件苛刻等诸多因素,公司早在2015年就在天津工厂上马新能源汽车用精密扁线项目,凭借公司在电磁线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及丰富的制造经验,一举拿下了严苛的日系汽车用精密扁线的订单,并成功量产,打破了外资漆包线厂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扁线的垄断地位。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公司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及光伏扁平电磁线开发小组,加大开发力度,借助天津公司成功经验,资源共享,先后在广东和铜陵的铜线工厂逐步上马扁平电磁线,形成互补,逐步向德系和美系新能源汽车拓展,同时兼顾开发国内新能源汽车及光伏等扁平电磁线市场。特别是在2020年成功通过了诸如德系,美系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家头部企业的认证工作,直接或间接为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新能源汽车厂家进行供货,甚至包含全球新能源头部的车企,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供货量将会快速增长。
金杯电工: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电线电缆专业生产企业,产品覆盖电磁线,电力电缆,裸导线,电气装备用电线,特种电线电缆等五大类别,能够生产数百个品种近10,000个规格的产品。现形成以线缆智能制造为主,以新能源汽车与冷链物流产业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格局。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金杯新能源完成镇江方形电池包产线的建设,按期完成重庆长安A002项目1000多台电池包发货;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引进行业专业人才,全年申请专利17项,授权专利9项,软件团队和技术实力进一步加强;集中优势资源提前布局混动、叉车、储能等非补贴市场。由于受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调整等不利影响,下游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纷纷进行了产品和战略调整,金杯新能源在其他主机厂的电池包项目大多未能实现批量生产,综合导致其业绩未能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宁波韵升: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1995年以来专业从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公司在宁波、包头、北京及青岛拥有四个生产基地,坯料生产、机械加工及表面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具有年产坯料10000吨的生产能力,是中国主要的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商之一。公司积极推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向下游延伸。近年来,公司积极组织力量,研发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相关产品,在注塑机、数控机床、冲压机床、压铸机、风机、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制造领域推广运用,促进了上述设备自动化水平与节能水平的提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在行业内领先进入磁组件领域,为下游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直线电机定子、高速精密转子、拼接磁环等产品,积累了丰富的高端磁组件生产经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良好声誉。
正海磁材:
公司可生产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从N至ZH共八大类、三十多个牌号的系列产品,为国内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种类最全的生产企业。 公司子公司上海大郡已开发了ISG,APU,牵引电机,双电机驱动系统四个产品系列,能够满足从节能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纯电驱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多样化市场需求,涵盖了乘用车,轻型商务车,公交车及工程机械等各类应用需求。
方正电机: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微型特种电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微特电机主要应用于缝制机械行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 2010年11月,公司与万向集团合作进军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可达到每年生产30万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项目的生产能力。随着公司产业路线的清晰,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汽车常规电机的订单量的逐步增加,公司业绩有望大幅提高。 公司目前驱动电机产能为10万台,产品主要面向A00级、A0级的新能源乘用车及电动物流车。此外,公司的乘用车大客户业务拓展顺利,目前主要供给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众泰,新客户吉利的部分车型将于下半年陆续上市。
PS:再次重申,因为平台规则关系,所以个股的报告我是不可以分享的,有需要的话,就去我公众号(概念爱好者)的「内部报告」查看。
后记
本篇也是「新能源汽车专题系列」第22篇,目前整个系列进度如下:

大部分行业内容在专栏中都发布了,如果有找不到的,那就是被河蟹了,请通过微信公众号(概念爱好者)查看。
以上是我自己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也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QQ群,也没有微信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所有信息只为自己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买者自负,卖者也自负。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新能源电池产业链龙头公司都有谁?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