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上的差异
发布时间:2021-8-2 11:32阅读:145
从大局来看食品饮料,轻工制造,地产建材等等传统行业增长遇到了瓶颈,后面无非就两条路,一是利用成本和技术优势吃下同行份额(这里面的优等生是万华化学),二是等着自己份额被蚕食,或者整体叙述慢慢下降,同时你会发现估值越来越低,股价也越来越低。
与之对立的是新能源,半导体,芯片光伏诸如此类,估值高的出奇,故事也挺不错。
当年“人人都要住房,人人都离不开银行”的口号不是一样喊得叮当响,估值一度也是几十倍上百倍,历史是向前的,但行业逻辑都是相似的,只是里面的东西不尽相同罢了。
作为一个站在时代交替期的投资者,我们要判断什么样的行业会拔地而起,再去研究优秀的管理层和公司,商业地产终究会没落,但起来的过程却值得借鉴。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点,就是如果时代更替,那么现在那几十亿几百亿的公司存在很大的潜力。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都在写汽车电动化相关,实际上也是偏安一隅,重点仅仅放在隔膜上而已,这也是有原因的,“看得懂,拿得住,带得走”是我投资隔膜企业的三大原因。
“看得懂”很好理解,就是对产业的悉知,对于星源材质来说,小到员工福利,大到全球投资布局都跟的详细;
“拿得住”是根植于看得懂的,只有足够的熟悉,才能在行业风口来了之后波澜不惊,春节后的固态电池影响和五月之后的连续大涨依旧重仓稳坐钓鱼台就是鲜活的例子;
看过我写的星源材质三年投资计划应该明白“带得走”的含义。
股市对于散户来说是有很大的信息不对称的,譬如某些机构调研信息一年费用动辄上百万,散户哪里有能力获得?又怎么能够做到对一家公司的详细跟踪呢?所以持续亏损的股民可以选择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买看好的行业基金,承认自身的平庸,再接受慢慢变富吧。
今天的主题是认知上的差异,上面讲的信息获取就是决定认知差异的一部分,另外我觉得投资者是否参与过实业经营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只有经营过实业,或者说在实体经营中获取过一定的成功,才能真真切切理解上市公司在实际经营中每一步所做计划的意义。
这两点就把大部分的投资者排除了,所以拉长来看个人投资者赢的概率很低。
认知上的差异是因,这个因会在K线的上下波动中产生很多不好的果。举个例子,因为我讲汽车智能化有一段时间了,不少朋友也都认可这个方向和行业,并且对我所选个股也是一致看好,但是打开K线第一个反馈是涨得太高了,我还是找找其他什么低位没起来的吧,或者说回调之后我再买种种理由。
一语成谶,最近几天华阳集团保隆科技因为大盘原因双双跌停,我收到的私信是这两个暴雷了吗?有什么我们不知道利空吗?为什么跌停,太可怕了吧?
这就是不熟悉带来的不自信,不自信导致的机会流失。
我暂时投资智能化有三个标的,唯独没起来的是仓位占比大一些的四维图新,关于四维我写了很多,股价暂时一蹶不振,持仓体验确实很差,但是投资就是投资,左侧也好,右侧也罢,买入的点都是在自我认知内认为性价比可以的位置,买了之后涨与买了之后跌都不应该对未来的判断产生多大的变化,错的不是买入位置,错的一般是买入时间,真正做投资的人来说,时间值钱吗?
最近整个市场交易量极度活跃,看到有股民说赌场生意兴隆,赌徒还剩个裤衩,这几年都是结构性牛市,确实符合赌场性质,少部分人大赚特赚继而对这种博弈的场子形成一定宣传,放在现在的股市就是不断推高的部分指数。
关于“为什么我要写文章”这种我之前解释过,还有一点,就是源源不断增加的粉丝数量,其实也是行业信息收集的来源之一。
周末打开雪球都是半导体群内互怼的点评,有人站专家亦有人站卖方。
一个需要打破国外垄断的行业,行业内技术人员和资本接触是好的,因为这种需要重资金投入的行业对融资导向是有要求的。
但是对普通吃瓜群众来说,你要明白一点,市场上大多数卖方是和产业有密切接触的,资本+产业(上市公司)合力就能把股价推高,而不是你们盯着的MACD、KDJ、五日线什么的。
站在信息的最末端,往往是被割的那一层。
有没有一种“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感觉。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如何提升自己的投资认知?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