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有利于 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发布时间:2021-7-30 14:23阅读:338
今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超过2200家发电企业被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我国也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正式上线交易后,我国的碳价超出了之前的预期。全国碳市场启动前,从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吨。7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84026吨,成交额445万元,收盘价52.96元/吨,较前一日上涨0.88%。
“在‘双碳’背景下,电价肯定要动,否则成本没有出口。发电企业本来就盈利情况不佳,如果再加上碳成本,就更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林伯强认为,完善分时电价机制对中长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都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碳交易推进,火电企业需要支出大笔碳成本,我国电价长期维持低位的状态难以持续。
“‘双碳’推进初衷就是为了通过提高碳交易成本,抑制碳排放减少高耗能,改善消费者行为,如果电价不动肯定达不到这个目的,也必须有完善电价这个出路,才会推动碳交易对社会的影响。”林伯强进一步指出,碳交易首批集中在电力行业,就是因为电力行业碳排放相对容易测算和管理。但碳交易不仅要对电力行业起作用,还要对其他行业形成共振,包括居民行为模式。如果碳成本最后还以电力企业内部消化解决,那么难以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股票和期货哪个更有利于赚钱。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7 09:46
-
一键查看《国泰海通君弘APP新手操作指南》
2025-11-17 09:46
-
小白必读的基金书单,掌握这10本收益翻倍!
2025-11-17 09:4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