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痛点和商业化
发布时间:2021-7-30 13:43阅读:257
曾毓群表示,有人认为电池的化学体系已很难创新,只能在物理结构上做些改进。“但我们认为,电化学的世界,就像能量魔方,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我们乐此不疲地探索着其中的奥秘。”
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与锂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二者的化学性质、电池工作原理非常相似。
钠离子和锂离子也存在差异,锂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势等方面优于钠离子,现阶段电芯单体密度锂电池表现更好,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钠离子的优势储量大,全球钠资源的地壳丰度为2.65%,而锂资源的地壳丰度为0.0065%,前者的开采难度和提炼成本更低。
有分析指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必须为铜箔,成本高;钠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为铝箔,成本更低。按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集流体等成本预估,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比锂离子电池的成本减少30%~40%。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商用后,会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成本。
钠离子的商业化潜力大,但材料研发充满困难。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表示,锂离子半径更小,可以自由通过石墨负极,而钠离子是个大胖子,这就意味着在电池的运行过程中,钠离子在材料中的嵌入和脱出对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动力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研究新的材料,符合电池的循环和整体指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室温超导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和市场应用前景如何?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7 09:46
-
一键查看《国泰海通君弘APP新手操作指南》
2025-11-17 09:46
-
小白必读的基金书单,掌握这10本收益翻倍!
2025-11-17 09:4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