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房地产和万科
发布时间:2021-7-26 10:34阅读:200
好久没写关于万科,格力和茅台的文章了。茅台我一直没怎么写,首先茅台太简单,厉害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再一个分析茅台的人太多,我也没啥新的见解,所以就很少写茅台。而万科和格力之前写了很多,该分析的都分析完了,目前对公司也没有新的看法,所以也写的少了。
常有人问我对万科或者格力“目前”的看法。而我持有一个公司是根据其长远的竞争力来考虑的,比如商业模式,企业文化,这些东西短期是不会怎么变的,或者说会往一个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发展要很多年才会看出变化。一个公司本身,哪里会经常变来变去,变的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而这种看法,只不过是受股价波动的而影响而已。假设格力和万科像老干妈一样是非上市公司,你对他们的看法也许很多年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也就不会有“目前”这个词。
“目前”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就是股价目前上涨或下跌了,你需要从公司本身去找理由,来解释这种涨跌的现象。而实际上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公司本身并无关系,所以找到的理由也只是先把箭射出去然后去划上靶心。
比如一个公司,它有缺点也有优点,当股价上涨的时候,大家会拼命说其优点,并且无限放大。他们说的对不对?是对的,因为大部分优点确实存在,他们并未瞎说,很有道理。当股价下跌时呢?大家会拼命找其缺点,也会无限放大。他们说的对不对呢?大部分缺点也是存在的,也是对的,也很有道理。只是随着上涨或下跌的程度越极端,他们放大的倍数就越大,最后变成不顾事实,胡编乱造。因为不如此,无法解释股价那种极致的现象,无法让自己找到逻辑自恰。
而公司所谓的利好利空消息也是如此,比如市场,公司,政策等等方面经常会出一些利好或利空。但是当股价上涨的时候,大家会习惯性的只看到利好,或者利空也解释成利好。就会感觉,公司“目前”变了,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等等。反之股价下跌呢?一个小小的利空就会无限放大,而对利好的东西会视而不见,就会觉得公司“目前”又变了,投资逻辑又变了等等。所以你会看到一种现象,短短几年,甚至一年,几个月之间,公司可以由全是利好全是优点变成了全是利空全是缺点,时代也变了,投资逻辑也变了,未来趋势也变了。问题是,过一段时间,可能又变回去了。好像公司,时代,趋势经常变来变去一样的。
据数据显示,房地产上半年新房卖了9.3万亿,再创历史高峰。这还是在政策用尽各种方式,极尽所能的打压之下产生的结果。可见这个市场需求是多么的大,这要是不打压,把市场需求全部放开,那得多疯狂,不敢想象。市场需求就如滔天洪水席卷而来,而政策就如各种堤坝不断阻挡,你这里挡住了,那边又缺堤了,又去赌那边,然后这边又漏了个洞,又来修洞。四面八方不断缺堤漏水,防御工事不断加大加固加深。所以你会看到,房地产市场各种政策是一波又一波,越来越严厉,因为市场需求这种洪水的能量太大了。
地产公司加大开发力度,土地成本上升,房价上涨,背后都是需求在支撑。没有需求,或者需求越来越少了,没人买房了,或买房的人越来越少了。地产公司还会大力开发?恐怕收缩投资都来不及了。房价还会上涨?恐怕下跌都卖不出去。政策还要打压,恐怕天天刺激都没用了。
但是如此猛烈的市场需求现状,在股市却认为是夕阳行业,认为现在的人都买了房子,以后买房的人会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将来是会发生,但不是现在,因为市场状况摆在这里,现在的状况是洪水挡都档不住,这样的状况你说马上要不行了,这不符合实际。什么时候说明快不行了呢?政策不但不打压,还想方设法的刺激市场需求的时候,那就说明不行了,走下坡路了。
政策的目的是规范市场的发展,当不行的时候给他刺激一下,当太过的时候给他打压一下,让其平稳发展,政策不是为了要打死一个行业。很多人喜欢用阴谋论揣测政策,说政策要把地产公司都整死,不给他们利润空间,拼命打压他们。我不知道整死地产公司有什么好处?地产公司都死了,或者大部分死了,没人建房子了,或房子的供应量大量下降,而需求量却还是那么大,会造成什么后果?后果就是房价再次离谱的上涨。
记得有一次在村里喝酒,电视里正在放着周润发的赌神,于是桌上几位大伯一边喝酒一边就聊起来澳门赌博。大伯a说:“哼哼,在澳门你如果赢了大钱,赚了几百几千万,那赌场会放你走吗?”,大伯b喝了一口酒砸吧嘴说道:“想走,不要命啦,人家赌场是什么势力,你走的了嘛"。大伯c添油加醋说道:“他们表面不会下手,肯定会在背后整死你,想带着钱离开,没门”。几个人聊的是津津有味,我在一旁听着就想笑,这就是普通人用阴谋论揣测上层的普遍想法。如果那些澳门赌场大亨玩的手段这么低级,能成为大亨?
事实是,你如果赢了大钱,无论是多少,你都可以随时大摇大摆的离开,而且是带着钱离开,一分不会少你的,除了交相应的税款。你还可以要求赌场派安保人员护送你,他们非常乐意,对你的服务绝对非常周到,你赢的钱越多,服务你的规格越高,生怕得罪你,下次不来了。
赌场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不怕你赢钱,就怕你不来。赌场是靠机制取胜,会有人赢钱,而且赢大钱,这很正常,但是从总体赔率来说,赌场最后一定是赢的。而且你在赌场消费,吃喝玩乐,赌场都要赚钱。如果赌场里面大家都不赚钱,或者赚了钱也被一顿暴打,钱又带不走,那只能做一次性买卖,赌场还怎么开的下去?赌场欢迎你赢钱,你赢的越多,他们越开心,越对你客气,派美女围着你,把你当皇帝一样伺候,然后大力宣传,还会保护你的安全,这样才能刺激更多的人安心来赌场玩,赌场才能生意不绝,财源不断。
真正的大佬玩的绝非野蛮暴力那一套,那都是没有头脑的小混混玩的东西。大佬都是用制度去设计一个游戏,这个游戏一定非常符合人性,让大家都趋之若鹤,还欲罢不能。大佬还要让小弟把大家服务的非常周到,让大家感觉自己是大佬一样的,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玩,而且不断来玩。
扯远了,意思是上层的人没有那么低级,不会玩那种竭泽而渔的事情。低级的阴谋论都是底层的人自己玩的东西,他们不知道上层的人是怎么玩的,所以他们觉得和自己玩的一样。
房地产是一个很大的行业,是中国最大的行业,如果竭泽而渔玩死了,对谁都没有好处。让这个行业稳健的发展下去,无论是对上层还是百姓,都是最好的,这也是所有政策的出发点。面对洪水泛滥般的市场,如果没有政策,场面将是一片混乱。有人说房地产行业总是被政策打压,没有前途。我认为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猛了,所以才要打压,而且也需要政策来规范。房地产几十年来,各种政策就从来没有不打压过。因为行业需要这样的政策,每一次政策,都会打击某些不规范的企业,但并不是要把大家打死,打死了这个行业也就不用玩了。而是为了这个行业能更好更稳健的发展下去。
就比如说三道红线,有人说这个政策会打死很多企业,连恒大都不行了。难道政策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企业打死?这么坏?自从金融红利成为房地产第二波红利以来,高杠杆成为了房地产一道风景线。房地产四巨头,万科,恒大,碧桂园,融创,只有万科不玩高杠杆,其他都是高杠杆不断高速飙车成为了巨头。四位大哥,有三个带头,下面小弟岂能不纷纷效仿。这就酿造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如果不出政策加以规范阻止,这个风险会越来越大,最后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你说要不要三道红线,看起来政策打压了市场,打压了某些企业,其实对整个市场长远来说是好事。
政策每次一出来,短期总感觉是打压,但是你往长期一想,那都是好事。当然也不可能所有的政策都能达到效果,失败的或者造成不良后果的政策肯定也有,即使是高层,也不可能事事都做对。但是其目标是为了规范行业,各种政策综合来看,对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时至今日,很多人明白了万科3年前就喊出“活下去”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当时这三个字还是大家讥笑万科保守的笑柄。万科类似于这种先见之明并非首次,而是经常提前很多年就预判到行业的某些事情。在我看来,这并非万科有多么神奇,能预判未来。而是企业文化所决定的。几年前市场疯狂,杠杆盛行,这种风险我想作为深耕房地产几十年的万科并不难察觉,只是万科会谨慎的去做,并提醒大家风险。而其他企业不会这么去做,还在继续飙车。
为什么其他企业视而不见,难道他们都是傻子。不,他们不傻,他们都是聪明人。就好像美国每次股市泡沫来临的时候,巴菲特都谨慎的提醒大家很危险,但是大家不但视而不见,还越来越疯狂,因为最后的疯狂往往赚钱最多。难道这说明巴菲特预判股市的能力很强,并不是,因为疯狂的时候几乎谁能能感受到疯狂,谁心里都清楚这可能很危险,只是不是谁都能清醒的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就好像现在的某些赛道股,几百倍的估值,并不需要你多么的有智慧才能感觉到危险,只是......
我为什么喜欢万科的文化,因为其具有长远思维,一个以基业长青打造百年老店为目标的企业,和目光短浅只想大赚一把的企业,其想事情的方式和做事情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长远思维的企业,会有长远的谋略,并有自己的理念和原则,会为了长远利益牺牲短期利益,也会更接近本质去做事情,所以你总感觉它能预判未来,其实它只是按长远的方式在做事而已。这种企业,政策往往对他们是好事,因为政策的目的也是能让行业长远发展,和公司的利益最终会走向一致。
房地产庞大如洪水般的需求被大坝阻挡着,慢慢释放,这将让行业持续的更久。各种政策的出台,会让行业更规范更健康。而万科本身的做事方式和企业文化,在这样的行业这样的政策环境中,正好高度契合。万科的发展之路还有很久,这就是我对万科“目前”的看法,也是一直以来的看法。至于市场的看法,我始终相信资本市场最底层逻辑的一句话--股价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常有人问我对万科或者格力“目前”的看法。而我持有一个公司是根据其长远的竞争力来考虑的,比如商业模式,企业文化,这些东西短期是不会怎么变的,或者说会往一个方向发展,但是这种发展要很多年才会看出变化。一个公司本身,哪里会经常变来变去,变的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而这种看法,只不过是受股价波动的而影响而已。假设格力和万科像老干妈一样是非上市公司,你对他们的看法也许很多年不会有什么太大变化,也就不会有“目前”这个词。
“目前”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就是股价目前上涨或下跌了,你需要从公司本身去找理由,来解释这种涨跌的现象。而实际上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公司本身并无关系,所以找到的理由也只是先把箭射出去然后去划上靶心。
比如一个公司,它有缺点也有优点,当股价上涨的时候,大家会拼命说其优点,并且无限放大。他们说的对不对?是对的,因为大部分优点确实存在,他们并未瞎说,很有道理。当股价下跌时呢?大家会拼命找其缺点,也会无限放大。他们说的对不对呢?大部分缺点也是存在的,也是对的,也很有道理。只是随着上涨或下跌的程度越极端,他们放大的倍数就越大,最后变成不顾事实,胡编乱造。因为不如此,无法解释股价那种极致的现象,无法让自己找到逻辑自恰。
而公司所谓的利好利空消息也是如此,比如市场,公司,政策等等方面经常会出一些利好或利空。但是当股价上涨的时候,大家会习惯性的只看到利好,或者利空也解释成利好。就会感觉,公司“目前”变了,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等等。反之股价下跌呢?一个小小的利空就会无限放大,而对利好的东西会视而不见,就会觉得公司“目前”又变了,投资逻辑又变了等等。所以你会看到一种现象,短短几年,甚至一年,几个月之间,公司可以由全是利好全是优点变成了全是利空全是缺点,时代也变了,投资逻辑也变了,未来趋势也变了。问题是,过一段时间,可能又变回去了。好像公司,时代,趋势经常变来变去一样的。
据数据显示,房地产上半年新房卖了9.3万亿,再创历史高峰。这还是在政策用尽各种方式,极尽所能的打压之下产生的结果。可见这个市场需求是多么的大,这要是不打压,把市场需求全部放开,那得多疯狂,不敢想象。市场需求就如滔天洪水席卷而来,而政策就如各种堤坝不断阻挡,你这里挡住了,那边又缺堤了,又去赌那边,然后这边又漏了个洞,又来修洞。四面八方不断缺堤漏水,防御工事不断加大加固加深。所以你会看到,房地产市场各种政策是一波又一波,越来越严厉,因为市场需求这种洪水的能量太大了。
地产公司加大开发力度,土地成本上升,房价上涨,背后都是需求在支撑。没有需求,或者需求越来越少了,没人买房了,或买房的人越来越少了。地产公司还会大力开发?恐怕收缩投资都来不及了。房价还会上涨?恐怕下跌都卖不出去。政策还要打压,恐怕天天刺激都没用了。
但是如此猛烈的市场需求现状,在股市却认为是夕阳行业,认为现在的人都买了房子,以后买房的人会越来越少。这种情况将来是会发生,但不是现在,因为市场状况摆在这里,现在的状况是洪水挡都档不住,这样的状况你说马上要不行了,这不符合实际。什么时候说明快不行了呢?政策不但不打压,还想方设法的刺激市场需求的时候,那就说明不行了,走下坡路了。
政策的目的是规范市场的发展,当不行的时候给他刺激一下,当太过的时候给他打压一下,让其平稳发展,政策不是为了要打死一个行业。很多人喜欢用阴谋论揣测政策,说政策要把地产公司都整死,不给他们利润空间,拼命打压他们。我不知道整死地产公司有什么好处?地产公司都死了,或者大部分死了,没人建房子了,或房子的供应量大量下降,而需求量却还是那么大,会造成什么后果?后果就是房价再次离谱的上涨。
记得有一次在村里喝酒,电视里正在放着周润发的赌神,于是桌上几位大伯一边喝酒一边就聊起来澳门赌博。大伯a说:“哼哼,在澳门你如果赢了大钱,赚了几百几千万,那赌场会放你走吗?”,大伯b喝了一口酒砸吧嘴说道:“想走,不要命啦,人家赌场是什么势力,你走的了嘛"。大伯c添油加醋说道:“他们表面不会下手,肯定会在背后整死你,想带着钱离开,没门”。几个人聊的是津津有味,我在一旁听着就想笑,这就是普通人用阴谋论揣测上层的普遍想法。如果那些澳门赌场大亨玩的手段这么低级,能成为大亨?
事实是,你如果赢了大钱,无论是多少,你都可以随时大摇大摆的离开,而且是带着钱离开,一分不会少你的,除了交相应的税款。你还可以要求赌场派安保人员护送你,他们非常乐意,对你的服务绝对非常周到,你赢的钱越多,服务你的规格越高,生怕得罪你,下次不来了。
赌场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不怕你赢钱,就怕你不来。赌场是靠机制取胜,会有人赢钱,而且赢大钱,这很正常,但是从总体赔率来说,赌场最后一定是赢的。而且你在赌场消费,吃喝玩乐,赌场都要赚钱。如果赌场里面大家都不赚钱,或者赚了钱也被一顿暴打,钱又带不走,那只能做一次性买卖,赌场还怎么开的下去?赌场欢迎你赢钱,你赢的越多,他们越开心,越对你客气,派美女围着你,把你当皇帝一样伺候,然后大力宣传,还会保护你的安全,这样才能刺激更多的人安心来赌场玩,赌场才能生意不绝,财源不断。
真正的大佬玩的绝非野蛮暴力那一套,那都是没有头脑的小混混玩的东西。大佬都是用制度去设计一个游戏,这个游戏一定非常符合人性,让大家都趋之若鹤,还欲罢不能。大佬还要让小弟把大家服务的非常周到,让大家感觉自己是大佬一样的,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玩,而且不断来玩。
扯远了,意思是上层的人没有那么低级,不会玩那种竭泽而渔的事情。低级的阴谋论都是底层的人自己玩的东西,他们不知道上层的人是怎么玩的,所以他们觉得和自己玩的一样。
房地产是一个很大的行业,是中国最大的行业,如果竭泽而渔玩死了,对谁都没有好处。让这个行业稳健的发展下去,无论是对上层还是百姓,都是最好的,这也是所有政策的出发点。面对洪水泛滥般的市场,如果没有政策,场面将是一片混乱。有人说房地产行业总是被政策打压,没有前途。我认为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猛了,所以才要打压,而且也需要政策来规范。房地产几十年来,各种政策就从来没有不打压过。因为行业需要这样的政策,每一次政策,都会打击某些不规范的企业,但并不是要把大家打死,打死了这个行业也就不用玩了。而是为了这个行业能更好更稳健的发展下去。
就比如说三道红线,有人说这个政策会打死很多企业,连恒大都不行了。难道政策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企业打死?这么坏?自从金融红利成为房地产第二波红利以来,高杠杆成为了房地产一道风景线。房地产四巨头,万科,恒大,碧桂园,融创,只有万科不玩高杠杆,其他都是高杠杆不断高速飙车成为了巨头。四位大哥,有三个带头,下面小弟岂能不纷纷效仿。这就酿造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如果不出政策加以规范阻止,这个风险会越来越大,最后造成的后果是难以估量的。你说要不要三道红线,看起来政策打压了市场,打压了某些企业,其实对整个市场长远来说是好事。
政策每次一出来,短期总感觉是打压,但是你往长期一想,那都是好事。当然也不可能所有的政策都能达到效果,失败的或者造成不良后果的政策肯定也有,即使是高层,也不可能事事都做对。但是其目标是为了规范行业,各种政策综合来看,对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时至今日,很多人明白了万科3年前就喊出“活下去”是多么有先见之明,当时这三个字还是大家讥笑万科保守的笑柄。万科类似于这种先见之明并非首次,而是经常提前很多年就预判到行业的某些事情。在我看来,这并非万科有多么神奇,能预判未来。而是企业文化所决定的。几年前市场疯狂,杠杆盛行,这种风险我想作为深耕房地产几十年的万科并不难察觉,只是万科会谨慎的去做,并提醒大家风险。而其他企业不会这么去做,还在继续飙车。
为什么其他企业视而不见,难道他们都是傻子。不,他们不傻,他们都是聪明人。就好像美国每次股市泡沫来临的时候,巴菲特都谨慎的提醒大家很危险,但是大家不但视而不见,还越来越疯狂,因为最后的疯狂往往赚钱最多。难道这说明巴菲特预判股市的能力很强,并不是,因为疯狂的时候几乎谁能能感受到疯狂,谁心里都清楚这可能很危险,只是不是谁都能清醒的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就好像现在的某些赛道股,几百倍的估值,并不需要你多么的有智慧才能感觉到危险,只是......
我为什么喜欢万科的文化,因为其具有长远思维,一个以基业长青打造百年老店为目标的企业,和目光短浅只想大赚一把的企业,其想事情的方式和做事情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长远思维的企业,会有长远的谋略,并有自己的理念和原则,会为了长远利益牺牲短期利益,也会更接近本质去做事情,所以你总感觉它能预判未来,其实它只是按长远的方式在做事而已。这种企业,政策往往对他们是好事,因为政策的目的也是能让行业长远发展,和公司的利益最终会走向一致。
房地产庞大如洪水般的需求被大坝阻挡着,慢慢释放,这将让行业持续的更久。各种政策的出台,会让行业更规范更健康。而万科本身的做事方式和企业文化,在这样的行业这样的政策环境中,正好高度契合。万科的发展之路还有很久,这就是我对万科“目前”的看法,也是一直以来的看法。至于市场的看法,我始终相信资本市场最底层逻辑的一句话--股价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低佣股票开户入群V:442557803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最近比较热门的股票是什么,还是房地产么,房...
你好,本周比较热门的属于铁路板块;房地产行业受宏观调控因素比较大,日前来讲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地产的泡沫比较大,预期未来会下跌的。
房地产信托是什么???
地产信托,就是信托投资公司发挥专业理财优势
房地产信托是什么???
房地产信托,就是信托投资公司发挥专业理财优势,通过实施信托计划筹集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委托人获取一定的收益。房地产信托经营业务内容较为广泛,按其性质可分为委托业务、代理业务、金融租赁、咨询、担
什么是房地产概念?a股有哪些房地产公司?
您好,房地产概念可以理解为与房地产相关的各种理念、概念、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总称。它涵盖了房地产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投资、交易等,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科开始养猪了,养猪比房地产更赚钱吗?
万科突然宣布跨界养猪,这让外界感到诧异。5月7日晚间,万科发布“招募令”:招聘包括猪场拓展经理、聚落化猪场总经理、养猪场预结算专业经理、猪场开发报建专员、猪场兽医在内的5个社招岗位,工作地点均在深圳。
据悉,今年3月,万科正式成立食品事业部。要求养殖岗位,学历均为本科以上,工作经验年限在2年或3年以上。
万科在招聘信息中表示,集团合伙人谭华杰将兼任食品事业部的首席合伙人。2018年万科将集团战略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2019年猪肉价格的...
31年来,万科这家房地产龙头公司,从未经历如此大的风浪。
无论前海人寿、钜盛华还是安邦保险,其均是携巨资而来,彻底打破了万科之前稳定的股权架构,晋身第一、三大股东。 多家长线机构投资者已经从万科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消失,即使如华润这样15年来坚定的大股东,也不得不靠后一步,屈居第二。 香港联交所最新数据显示,宝能系的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于12月10日...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7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7
-
投资理财用AI,究竟有多爽?
2025-11-03 09:27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