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万亿元资金,复盘!
发布时间:2021-7-9 11:04阅读:191
超20万亿元资金,复盘!
我们总说,投资也需要仪式感,那就是复盘。总结过往,才能正视当下,把握好未来。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资金规模已超20万亿的A股最大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2021年上半年的战绩如何。
2021年的开局很美,让大家过了个好节。但节后的行情,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各种之前攫取收益最得力的“茅“,仿佛一下子都调转了矛头。收益快速回吐,投资变难了,每天似乎都在煎熬……
现在我们大概可以用一个平静的心态来回看下过去的那段时光,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了更加直观,我们将以大数据图解的方式,为你复盘。
公募基金大盘子
数量、规模均创新高
———
2021年以来(截至6月21日,下同),全市场已累计新发基金871只(A类与C类合并统计),较去年同期增长19.97%;累计发行规模13490.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88%。
当前,全市场共有公募基金8108只,累计规模22.23万亿元,均处在历史峰值水平,具体如下图所示。
全市场基金规模变化
基金 VS 股票
对于普通投资者,基金更友好
———
这里,我们用偏股型基金和股票进行对比。
2021年上半年,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较大,其中创业板指年初至今涨幅达10.26%,而深证成指和上证指数均不足2%;相对来说,基金指数间的分化相对没那么明显,增强指数型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的涨幅均超5%,具体如下图所示。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看看股票和各类基金指数的表现分布情况。
为了保证对比的有效性,我们在此剔除了2021年新上市的股票及新成立的基金。
数据显示,股票走势分化极大,既有个股涨幅翻倍,也有个股被强制退市,跌幅超90%;相对来说,基金的分化较小,全年涨幅分布在-30%至50%之间。从正收益概率来看,股票的正收益数量占比为 48.33%,而基金的正收益占比则为76.12%。
由此可见,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或许更加友好。
2021上半年股票、基金表现对比
主动管理型 VS 被动型
主动管理型规模、业绩占优
———
上述统计中提及的偏股型基金实际上可分为两类,即主动管理型和被动型。
主动管理型,说白了是靠“人”的谋略来驱动的,买产品其实买的是基金经理的才华。这类基金包括包括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和普通股票型基金。
被动型,则以复制、追踪某一类股票指数为主(例如沪深300、中证500等),对投资者来说更像是一种工具,即通过基金代为买入其背后的股票指数。这类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增强指数型基金。
从规模来看,主动管理型基金占比远高于被动型,其最新规模为5.12万亿元,占所有偏股型基金的比例达79.67%。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最大,累计规模2.97万亿元,占比达46.24%;接下来是普通股票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规模占比也均超10%。
从赚钱效应看,上半年普通股票型基金表现最优,指数涨幅7.05%;偏股混合型、增强指数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收益大体相当,均在5%左右。
2021年以来不同类型股票型基金市场概况
被动型股基
窄基分化 宽基更稳
———
最新数据显示,被动型股基的规模为1.31万亿元,占所有偏股型基金的比重为20.33%。
研究被动型基金的表现,实际是看它们所复制、跟踪的指数业绩就好。根据指数覆盖的范围不同,又可将被动型指数基金分为“宽基“和”窄基“,前者不局限于某个行业(例如沪深300、中证500等),后者则刚好相反,通常聚焦某一领域或产业(例如:白酒指数、生物医药指数等)。
我们将被动型股基按其所追踪的指数进行归类,筛选出最新单类基金产品规模超50亿元的方向,作为代表性基金,绘制其2021年上半年累计收益、回撤的分布情况。整体看来,呈现出窄基分化、宽基更稳的特点。
2021年以来不同类型被动股基表现概况
主动管理型股基
大盘是主流 成长类表现更优
———
目前,主动管理型基金最新规模为5.12万亿元,占所有偏股型基金的比例为79.67%。
从市值-风格属性来看,大盘类占绝对核心,占比97.72%,而中盘、小盘类的占比则不到3%。细分来看,大盘成长类基金的数量最多,占比超50%,接下来是大盘平衡类,占比38.52%。
不同风格类型基金数量占比
可以发现,在大盘、中盘、小盘内部表现对比来看,成长型基金整体年内回撤较大,但收益也更好,较有弹性。
2021年上半年
不同风格类型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表现概况
面对市场调整,基金经理表现怎么样?
我们都知道,今年开年后市场指数一路走高,上证指数在2月18日创出年内新高后开始一路震荡调整。所以,我们将1月1日-2月18日的最高价作为年初这波上涨的最高点。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在年初的这波调整中,主动管理型基金也同样出现了不小的回撤。其中,72.92%的基金回撤超过了10%,9.50%的基金回撤超过了30%,具体如下图。
2021年2月18日后较年初的最大回撤分布
已有20.30%走出年初调整,创出新高。截至目前,37.34%(1576只)的基金在大盘调整后走出过新高,其中20.30%(857只)的基金最新净值高于年初高点。
较年内低点,平均涨幅12%,20.37%的基金涨幅超20%。若我们取2月18日之后的最低点作为年内最低点,以此数据与当前净值做对比,可以发现:相关基金平均涨幅达12%,其中20.37%的基金涨幅超20%。
主动管理型基金较年内反弹分布
年初调整成立的基金,7成获得正收益。今年2月18日开始,大盘出现了连续调整,并在3月9日达到年内最低点。我们取期间成立的新基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截至目前整体表现可观,其中76.47%的收获了正收益,而剩余基金的亏损幅度也均在5%以内。
年初调整时新成立基金至今表现
如果把时间拉得更长一些,或许我们能看的更清楚些。
公募基金发行,往往是市场情绪的晴雨表。最近10年,每年 “冰点月”发行的偏股型基金,持有至今年化收益率均超7%,平均达18.48%,远超同期的上证指数。逆行者,值得你关注。
2011年以来
每年基金发行冰点月成立基金年化回报(%)
我们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为例,2006年至今累计涨幅1540.43%,跑赢同期上证指数1406.97%。但回溯过程,指数爬坡经历5次较大调整,最高回撤甚至接近60%。
过程虽然煎熬,但每次大跌后,行情却都酝酿出一次新高,。这大概就是市场给信念坚定者的嘉奖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