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旺季临近 补库压力支撑焦煤价格偏强运行
发布时间:2021-7-8 18:47阅读:306
上半年来,焦煤期货价格一直在稳步上涨,期间有过回调,但现在已经回到高位,短期振荡有望蓄势待发。在供需矛盾没有得到精确解决以前,预计焦煤价格将长期比较坚挺。
暂时难以填补进口缺口
首先,回顾将近两年我国焦煤进口结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焦煤进口7465.76万吨,2020年进口7256.94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分别进口量占41.44%和48.74%,蒙古国进口量分别占45.24%和32.75%。从进口结构看,澳大利亚煤炭和蒙古国煤炭是我国焦煤进口的主要组成部分。
自从12月以来,澳洲煤炭进口完全停滞不前,市场上一直有关于澳煤进口管制放松的传闻,但实际数据显示,上半年澳煤实际一吨未进。放眼后市,我们认为,在中澳关系困难重重,下半年澳煤进口也难以看到放松管制,据以往数据估计,全年进口量将减少3-3500万吨。
蒙煤方面,由于上半年新冠疫情的持续扰动,我国对蒙古进口报关口岸基本保持半封锁状态,尤其是在6月下旬接近建党百年之际,几大通关口岸处于完全封闭状态。预期7月初大庆过后,为配合保供政策,蒙煤进口将逐步放松。此外,目前蒙古疫苗完全接种率已达到53%,至少一剂人群所占比例达到62%,如果疫苗接种有序稳步推进,有望在三季度实现群体免疫的初步目标,也为下半年蒙煤进口量奠定基础。全年蒙煤的进口量预计在2500万至3000万吨之间,追平2020年的水平,但难以看到大幅增长。
此外,上半年俄罗斯、美国、印尼等国的进口量出人意料,上半年新增500万吨左右的增量,乐观预期情况将保持全年甚至更长时间,全年新增1000万吨左右。综合起来,今年全年焦煤进口缺口约为2000万-2500万吨。
国内供应增长空间有限
根据煤矿安全网络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17日,我国煤矿共发生煤矿事故35起。三月份后,安全检查开始趋严,煤矿生产停止,产量增长后劲不足,从3月起,焦煤产量转负为负,最终1—5月焦煤精煤产量为15964万吨,同比增加8.8%;钢联调查数据显示,煤炭产量下降幅度较大,达60万吨。6月份,建党百年前夕限产明显,煤矿生产预计将于7月开始走修复,但在全年安全、环保的生产压力下,国内煤炭供应要实现放量增长困难。
此外,从库存数据来看,目前港口、焦企、钢厂库存总量在政策干扰下出现逆季节性去库,当前库存接近2018年水平,库存积压作用减弱,中下游应对供应端风险的能力偏弱。
焦煤短期振荡偏强,中线逢低做多
自6月下旬开始,焦钢产业链上下游陆续进入限产状态,,而盘面价格相对平稳。7月建党大庆之后,供需双方都开始遵循恢复生产的逻辑。但从供应恢复潜力看,焦煤不如焦炭和钢材,且短期终端是季节性淡季,预计中下游可观望补货期延长。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焦炉恢复生产、新增产能的不断投入以及传统需求旺季的临近,焦煤的补货压力将继续支撑焦煤期货价格相对坚挺的运行。在操作上,中线仍保持逢低布局多单的思路。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15811037353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