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简单漫长的夜晚,我都没有告诉你,我笔下词穷
发布时间:2021-6-23 09:33阅读:225
你曾经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未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其实你就呆在自己的未来里面,你的梦想还是和以前一样遥远,或许你再不做点什么一辈子都实现不了它了。
被人理解真的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可是我却永远沉沦在孤独里,只是没有人是愿意孤独的,真的没有人,要是有的选择的话,我曾经也遇到一些灵魂,后来也发现所有的灵魂都无法走向我,怀抱代替不了灵魂的相拥,所以我才接受了现在。
所以啊,别想那么多,神明和少年都可以做世界的清醒者,简单的看着这个世界,向世界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实现自己和自己的约定,成为自己要成为的故事主角,该抓住的抓住,该舍弃的扔掉。
今晚月色明亮,我也尽量快乐,然后一定善良,如果我活的足够长,我终将会看到如约将因果兑现,神明你也太低估我对你的欢喜了,多少个简单漫长的夜晚,我都没有告诉你,我真的很想你,那种感觉我无法描述给你,我笔下词穷。
说实话今天的标的推演比较复杂,我写起来的时候其实是很不愿意写这种标的的。因为时间跨度大,数据缺失但是却还要分段逐步推演每个阶段的步骤,并计算底仓,还要结合诸多的内容,是一个十分耗费精力的标的,全文8000字字字珠玑,结尾锁定出空间范围以及操作模式的关键点位,本来想今天停笔逍遥的一天还是写下这8000字的长文,那么必然有其独特的意义。
不出意外,两个交易日内高位股的分歧轮动会关照到它,让后由它开启一段就算无资金控盘也能出现市场合力的盛宴,难道只有高强度控盘才能做出涨停板吗?
就算是无资金流动状态,我想要的剧本,市场依然会给我兑现。
结尾的部分出现一种利用大宗交易做点位对话的资金交流模式,真庆幸你们见过。
直接进入正文:
今天要推演的标的就是超图软件这个标的,我们直接从股东的部分入手。
我们发现该标的从2021年的3月31日一直截止到5月31日实际上变动的股东数量只有不到百分之1几乎是没有变动的,而最集中的筹码派发行为就集中在5月31日到6月10这短短10个交易日的披露中,那么我们首先需要对比一下股价的走势:


这是对应的从2021年3月31日到5月31日的股价走势,可以看到红框部分虽然存在百分之12的振幅,但是整体的报收情况是几乎没有改变水平股价线的,同时因为这个时间段内是没有股东披露的,但是区间统计的数据是出货1.4亿左右的,按照对应的底仓筹码这里进行一个微观的小数据比较用来作为测量前后的标杆,这个时间段的资金数据是比较关键的分水岭:
我计算下对倒比例,其实底部的对倒是非常少的,只有不到百分之5左右,说明底部出现了对倒压低价格吸筹拉升股价但轻微吸筹的做T行为,出货的集中主要集中在这个时间内的前半段。
(13.55W+19.20W)X100X16.7X0.05÷0.12=2.2亿左右,对应实际流通百分之93的流通数据是88.8亿,也就是2.5个百分点左右,选取的平均股价位置是16.7元,那么我们发现基本也就是在17元左右,所以这个地步区间段内的数据通过计算偏差值是并不太大的。
所以也就是说明,最起码在底部的时候,其中的筹码资金是趋于稳定的,那么后面的暴利拉升走势,实际上与底部的资金并没有什么关联,因为资金强度不够,是远远达不到的。
接下来我查询了股东的持股协同部分,我们其实也可以发现,这个标的的主要操作力量是百分百的机构盘,这是一个机构高控盘坐庄的标的类型:



接下来我先给大家梳理一下这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的分析内容,这个时间段是从2020年的6月开始一直到2021年的3月31日的区间段内,我们发现股东的持股变动其实是非常极端的。
首先第一个红框阶段,股东是有一个股价高位的暴利加仓的,当时股东的加仓资金是542W股,也就是至少会在1.4亿左右,虽然这个资金体量不能太多的改变股价的走势,但是我们也发现介入之后出现了阶段性的顶点,随即一直下跌,那么首先高位加仓的股东必须是要看好后期走势的对吗,这里的分析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包含着6月30日到9月30日的时间线中,存在着更细微的从6月30日到7月初以及从7月初到9月底的两个微观时间段,这两个时间段是完全相反的走势,股价走出了一个A字形,所以我们无法确定股东的进场位置,但是因为报收披露的结果截止到9月30日都是增加的,那么最起码这里面介入的股东大比例都是被套状态的。
这里面主要的进入股东就是两只,一只是香港结算中心,一只是中国建设银行的交银施罗德内核基金,那么我们发现当后续的股价开始下跌的过程中,银行基金是开始全面清算的。
而香港结算中心也是在后面的两个连续季度披露中减仓900W股以上,进场的800W股化整为零也是被下跌的股价所全面清算的。
说明这些6月30日进场的股东首先肯定都是以割肉亏损的形式结算。

接下来我们整体比较从2020年6月30日到2020年12月31日的股东持股的增减情况,同时比对股价走势:

这是股东披露时期所对应的股价走势,我们发现首先区间统计的出货资金体量是8.1亿左右,而股价的跌幅扩大到百分之40左右,这对应着数据比例的跌幅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这里或许我们可以考虑股东出货砸盘的暴利部分,毕竟从2020年6月之后的连续两个季度的披露都是股东持续出货的砸盘状态,但是真的是吗?
我们观察这个时间夸度的股东持股变动情况,发现实际的股东变动是从9500W股的持股,变动到12月31日的7437W股持股,我们取整2000W的减仓股数而已,那么所对应的资金体量按照25元计算,不过只有5亿资金左右。

也就是说明,这个超大跌幅的空间中,股东的实际出货其实只有5个亿左右,而这5亿还是在区间统计8.1亿的包含关系之内的,也就是说明,股东的出货和散户等其他资金的出货构成了这段时间的下跌,但是这个数据与理论值的跌幅数据是根本不匹配的,所以这里股价出现这么大的跌幅,只有可能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股价由于没有任何资金的作用下出现自由落体。
其二是股东在出货的同时刻意打压股价,因为股东占据了这部分出货体量资金百分之60的比例,所以如果刻意打压股价的话,那么还只能有一个目的,就是底部重新吸筹,但是在吸筹之前一定要先清空场内资金的筹码控制权,那么棋盘就会变得比较大了。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其实我是能过确定是第一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我们梳理一下。
首先在2020年6月30日随着大批量股东资金增量进场的股东只有两个主要席位,就是香港中央结算以及建设银行基金,而这两个席位都在后面的下跌走势中清空了加仓的筹码股数,并且盘中股价走势没有过反弹行情,是一种单边下跌,所以这两个席位必然是亏损的。
再然后,2020年9月30日之后,出现了四个新进的股东席位,我猜想是看到股价跌幅较大准备抄底的资金,
分别是广发基金社保420,宋关福,工商银行以及农业银行的基金,这些资金的第一次进场是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

随后在下个季度股价继续下跌,这部分资金依然没有割肉,而是继续加仓,那么实际上我们确实可以理解为这些股东资金存在做T行为,但是不要着急。
在2020年12月31日之后的季度披露中,以上四只股东开始清仓,只有宋关福有500W股留存在底,其余的主要股东新进资金都是清算的。

而这段截止到3月31日的股价走势中,只有一次反弹就是在2020年12月底的时候,我们发下这些股东截止到12月底还在锁仓中,但是再过了三个月之后,股东就处在清算状态了,而其中的反弹走势只出现在了一个时间段空间内:

对比股价走势,红框的位置是截止最后一次锁仓的时间,也是最后一次加仓的时间,对应的股价后面走出一个深V,但是股价只能维持一个做T的几乎平盘价位而已,实际上如果算起来这些基金还是亏损清仓的状态,所以这个标的在前期,是一个扶不起来的标的,前面的百分之40的跌幅,就是资金无控盘度表现,不存在做T行为。
但是连续的股东出货之后,股东披露中出现了时隔已久的再次全面加仓的行为,这次的加仓力度是1600W股,是2020年6月份的增量3倍的资金吗?
并不是,因为这次的1600W股对应的股价是18元左右,当时的540W股对应的25元左右,但是依然是大过之前的增量资金,目前扩大到了2.8亿股东资金增量里面。
而这个资金增量其实也还是不能决定股价的短爆走势,因为这个盘子的流通比例几乎是全流通的状态,所以操作这个标的所需要的资金其实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可以知晓股东以及大资金的态度,最起码当股价跌幅到达18元左右的位置的时候,是大资金准备加油干的位置了。
而这里我们需要分析,虽然可能股价满足大资金的操作预期,但是我们前面分析过的,该标的是缺少控盘资金的,而控盘资金需要的体量还要非常大,那么介入之后也无法直接获取利润,那么为何介入呢?
这里我们还是要先计算变动的股东数据,看是否有除明牌股东资金抄底之外的其他资金跟随入手,体量究竟是多少,由于从3月份到5月31日的股东持股变动几乎是没有特别变动的,我们就直接计算即可:

(5.10W-3.65W)X(1.04W-0.74W)=4350W股,对应的股价是21元左右,也就是9亿左右,那么这里对应的涨幅变动数据就是10个点的空间左右,也就是23元左右的股价位置,对应的股价走势也是基本符合数据表要求的。

那么我们前面说过了从2021年的3月31日到5月31日的股东数据变动基本是没有太大变动的,所以我们可以忽略这个空间如此说来,股东的增量资金直接影响的就是6月1日到6月10日之间的股价走势,同时也对应了这个区间段内股东变动数最为剧烈的部分。
但是这里是有背离产生的:
股东是个筹码派发的状态,而股价上涨,股东筹码也集中增加,那么也就是说散户以及其他资金手中的筹码减少被股东吸筹,但是筹码却还是分散状态而不是集中,那么同时就说明,股东的资金体量不作为唯一控盘的资金体系,否则筹码应该是大面积集中在股东资金手中的,这就是导致6月1日到6月10日股价大比例增高的原因。
我们按照区间统计计算:

这部分的振幅达到百分之30的涨幅高度,但是区间统计的资金却是出货状态的,并且资金存量的变动只有5000W左右,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这个区间段内存在了两次背离,那么就是毫无疑问的对倒行为,并不是直接吸筹拉升的行为。
同时也不具备这么多体量的资金吸筹拉升的条件。
所以我们先计算从6月1日到6月8日的底仓筹码变动。
但是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我又发现了有趣的事情,也就是说6月1日的对倒比例高达百分之11左右,而6月10日的对倒比例下降到百分之4左右。
但是6月8日的股价位置却还高于6月1日,那么这里是出现的第三次背离行为,说明当股价短线见顶之后有资金继续抄底往上在做。我们对比下两个分时的痕迹,不管从对倒比例的数据以及两个拉升动作的操作模式来看,都是不一样的形式:


虽然形式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操作上只是刻意的做了高度的降低,我们看前半场的分时走势对比,从竞价高开再到冲高再回落的分时痕迹,下面的平均振幅波动只是下降了上面的一半左右,但是痕迹上还是鲜明的,也正是由于对倒比例开始降低,所以主力资金在6月8日的降低高度运作的模式,也是在为继续拉升蓄力的,如果6月8日持续拉升的话,不仅仅对倒比例会扩大,并且还会动用更多的真金白银去做高度,那么后期也是不好出货的,毕竟股价一路走上来截止到6月10日左右,实际上已经能解放所有左侧被套的锁仓资金了,所以还是有短线的的出货需求的,故此资金在6月8日没有继续往上做。
我们看下奇怪的主力资金运作心里过程,如果说6月1日是为了拉升股价涨停的话,那么截止到这里其实已经能够实现绝对控盘了,6月1日是有龙虎榜披露的,我们看下龙虎榜的数据:

首先这些席位,机构是处于对倒中的,而其他的买进席位,如果熟悉营业部风格的话,可以知道都是属于佛山系和上海超短的席位,所以持续性不会太好,如果不熟悉营业部风格的话,可以根据查询历史标的操作记录来分析,这里不多说。
那么6月1日涨停之后,隔天甚至都没有竞价高开就直接砸盘,其原因就在于短线套利,套利之后或许会出现底部进场增量的2.8亿股东资金进行出货的情况,其实股东是有条件可以出货的,首先涨幅比例也是足够的,同时这个位置也是对应了前期12月31日之前割肉的位置。

所以这个区间段内是可以满足股东出货条件的,我们进行区间统计也可以知晓,超短的席位资金全部出货的话也就只有1.6亿左右,还有其他资金在这种位置进行包含关系的出货,说明一定是存在股东进行出货的,体量或大或小而已,于是我们按照这个位置计算,就算股东剩余资金还有1.8亿左右,那么到后面的高度上,出货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这里不要对股东的持股资金保有任何多余的想法。

简单说下,股东的持股资金在前期被两季报割肉之后抄底介入,体量资金翻了一倍,然后股价一路拉升到了2020年6月的最高介入位置附近,但凡是基金必然会进行出货的,没有不出货的理由,所以一定是被清空状态的。
那么我们前面已经计算过关于5月31日到6月10日的筹码派发总资金大约是9亿左右,而在这个位置只有2.5亿左右的出货行为,所以后面的6.5亿资金将决定6月10日锁仓资金之后的高度,所以我们这里直接进行到了6月11日的时间线。
接下来我们看下大宗交易:

关注到两点,其一,首先这个标的从来没有大宗交易,但是偏偏全部出现在6月份,意欲何为?
其二,这个大宗交易的成交方式都是机构本部对倒,那么想要展现是又是什么?我关注到了在这个区间内没有公告的特殊资金交易产生,所以这里是有目的性的。
其三,关注折价率全部都是以平价成交,那么就避免了机构和机构之间的利益互换,而这种大宗交易还不会对二级市场产生量能,那么目的又是什么?
其四,我们关注到成交量的体系都是以整数股成交的,分别是100W股和200W股,这无疑是一种特殊行为,其目的根本不在于产生利润,而是在输送一种其他的信号,并且用机构席位的对倒的话可以隐藏真实的席位,陌生机构席位的处理方式是十分高明的。
其五,成交资金体量也是集体高达7000W以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二级市场中成交的机构资金只有2000W+而已,而且目前股东的持股数只要满足500W股以下就不会被披露到股东中,其实是没有必要进行100W和200W的分仓操作的。
那么我只能理解为一种条件,因为这种行为既不能产生二级市场量能,又不能产生平价直接收益,而偏偏出现在6月份的高位股价的特殊时间段内,那么只有可能是在输送点位。
也就是23.69元和25.19元的输送特殊点位,这点能理解吗?
没有没有任何意义的操作,但凡是产生操作的特殊性,必然是有意义的。
所以这个空间应该就是资金准备高位做T的空间差值。
我们再来比对股价走势,如果说6月11日的拉升是为了套利做多甚至冲涨停板的话,那么日内进场的资金首先都是获利的,同时按照尾盘抢筹的程序以及报收红3的状态,不应该会导致隔天的超低开对吗?
因为超低开之后所有的资金都是会产生亏损的,那么同理大宗交易的意义就更没有意义了。
甚至这种走势连差价都走不出来。


接下来我们再比对,如果说6月15日是几乎跌停的砸盘出货阶段,那么按照早盘的竞价急跌再到尾盘的几乎跌停,隔天的走势应该从竞价开始就不会做好,如果资金为了出货的话,那么在6月15日也是大体量资金出货状态,而后面没有资金去捞的话股价会继续下跌,但是我们却发现隔天的走势是平开起手,随即直接反包过6月11日的走势,这笔大振幅差价,资金净赚28个点。

这是资金非常高明的操作,首先砸盘虽然是出货但是也就是洗盘动作,而这种出货的振幅差是早就通过大宗交易可能沟通好的,至于沟通的方式是什么样的,那只有当事的操作资金知道。
但是我们看到股价前一个交易日几乎跌停之后,平开直接推板,证明盘中没有出货资金干扰砸盘,不浪费任何多余的资金,同时早盘开始资金潜伏的非常深,早盘不开始拉升一直横盘看是否有资金做抄底以及砸盘的动作,午后确定没有之后,直接就是涨停板,随后在涨停板开始换手出货,出掉6月11日的存货,然后把股价几乎稳定在25.3元左右的位置,也就是6月21日大宗交易的位置。
随即6月21日继续做同样的大宗交易提示点位,然后又是同样的振幅跌幅差,在反包的过程。
我们对比一下两次的模式和数据,是存在明显的刻意性的。
首先就是两次平价大宗交易的点位差在8个点左右,这也是隔天振幅的点数。
其二就是涨停板可做但不做,就是为了短线实现差价套利,如果把高度做高的话,那么打压股价就会损失更多的利润,所以不如稳定在高位横盘为好,其实原理上与润和软件差不多,高位横盘有时候的作用远远大于涨停板,因为资金是持续性的,不是一锤子的买卖,尤其大资金越要考虑全面和后续可持续性。
两次点位的空间就是所有做T的资金滚动的上下边际位置,那么截止到6月21日大宗交易的点位又开始出现,所以原则上如果继续低开低走那么就会出现一个深水做振幅的位置,位置应该会在23.69元附近,也就是水下5个点之外。
如果今天振幅过后以小高开早盘强势为主的话,那么原则上就有必要再去打开一个空间高度。

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区间统计的6月11日到22日的过程中,所有的资金体量都会出货状态的,但是股价是连续上升的,这就是高位反复做T做出差价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假阳真阴。
我们按照前面的留存资金计算的话,截止到目前的出后资金高达3.5亿左右,也就是如果有所剩余的话,不过也就是3个亿资金而已。
我这里还得进行一步分析,我简单说,首先不管以后的时间线是怎么推的,但是资金一直都是高位出货也就是存量资金减少的状态对吗?
虽然股价是持续拉升的,但是资金是持续减少的,而减少的最大存量就是6.5亿资金,我们把后面从6月11日到22日的资金化整为零的话,那么还有3个亿资金是待定状态的。
这起初的6.5亿资金,有两种可能性存在。
要么就是无法直接出货,必须采取阶段性分仓做T然后最终才能直接梭哈出货的形式,类似于我们操作过的朗姿股份,股东的出货程序也是在盘底之后多次振幅震荡中最终拉升中出货的,能理解吗?
要么就是不打算直接出货,而是利用存量资金做量能,然后吸引场外资金合力继续打开高度。
运作3.5亿资金的振幅已经高达20个百分点,那么原则上剩余的资金依然会有20个点的振幅运作空间。
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确定一比一的空间振幅。
然后我再测算极限值,留存资金3亿按照88亿的流通盘的话那么就是水下4点左右,首先水下4点肯定是一个关键点位,也十分接近于第一次大宗交易6月11日与目前报收点位的点位差值。
其次就是满足盘中日内上下落差振幅8个点的情况下也是有一次关键点位出现。
所以综上所述,我直接下结论:
这个标的高开高走的可能性首先是不大的,我不倾向于高开高走的走势,如果出现早盘的直接高开冲高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跟踪盘面出现8个点振幅差的时候入手第一笔。
如果低开低走的话我个人是比较倾向的,水下4到水下6的任意位置是有一次点位机会的。
就这两种操作模式,然后预期是两个交易日等一个反包动作收尾的结算方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