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再生铝行业:碳中和为再生铝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发布时间:2021-6-20 11:07阅读:428
扩大再生铝应用是降低铝行业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
铝具有良好的回收利用性,再生铝能耗仅为原铝5%,仅产生0.5吨二氧化碳排放。根据国内的数据,与生产等量的原铝相比,生产1吨再生铝相当于节约3.4吨标准煤,节水14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0吨。铝产业链碳减排是国内外铝行业共识,提高再生铝回收和利用比率是实现铝行业碳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外铝企海德鲁、美国铝业公司均设立独立品牌发展再生铝。
再生铝有望弥补原铝潜在供应缺口
我国铝行业消费稳步增长,新能源带来的轻量化需求大大拓展了铝消费增长空间。我国铝行业供给侧改革为电解铝产能设定了上限,目前电解铝产能逐渐逼近上限,未来可能出现铝供应缺口。我国再生铝产量占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我国铝积蓄量增加,再生铝产量占比有望逐步提高,有望弥补潜在的供应缺口。
保级利用是再生铝发展方向
由于废铝回收体系不完善,再生铝处理能力有待提高,我国再生铝大部分难以应用于变形铝加工,只能降级使用做压铸铝,限制了再生铝的应用范围。闭环回收、保级使用是扩大再生铝应用范围的必要条件。
原料采购成本决定再生铝企业利润水平
再生铝生产具有“料重工轻”的特征,再生铝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占比90%以上,主要是废铝,还有少量铜、硅等合金材料。各个企业再生铝加工成本差异较小,产成品销售有公开市场报价,因此废铝采购成本是各个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差别。
投资建议
具有废铝采购渠道优势的再生铝企业,以及具备再生铝保级利用能力的铝加工企业将充分受益于再生铝产业变革,具备长期发展优势。
风险提示
铝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再生铝行业转型升级进度不及预期。
图片
1
我国再生铝发展空间广阔
再生金属是供应端重要一环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十三五”期间,我国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锌产量分别约为同期原生金属产量的35%、20%、42%、25%。
图片
国外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期工业化进程,社会积蓄的废铝远高于中国,因此国外发达国家铝供应端废铝占比较高。如下图所示,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情况下,中国再生铝(含新废铝)产量占原铝和再生铝总量的24.4%,欧美国家占比在60%左右,全球平均水平34.3%,说明我国再生铝产量相对原铝产量仍然偏低,再生铝产量具有广阔的空间。
图片
废旧金属回归产业链有两条途径,一是进入精炼环节,二是直接进入下游加工环节。以铜为例,既可以将废铜铸成阳极板进入电解精炼环节生产阴极铜,也可以将高质量废铜直接熔铸成精铜或铜合金,生产铜杆、铜棒等中间品。由于电解铝工艺特点,废铝只能经熔炼除杂后用于加工环节。
图片
2
再生铝的优势
铝行业降低碳排放须扩大再生铝使用。铝产业高排放环节主要在电解过程,再生铝只需将废铝熔融除杂添加合金元素,因此碳排放远小于原铝。根据欧洲铝业协会的数据,生产1吨再生铝能耗仅为原铝5%,仅产生0.5吨二氧化碳排放。根据国内的数据,与生产等量的原铝相比,生产1吨再生铝相当于节约3.4吨标准煤,节水14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0吨。尤其在我国,能源禀赋决定我国铝行业碳排放高于国外水电丰富的国家。根据安泰科数据,2020年中国80%的电解铝生产使用煤电,铝冶炼环节(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25亿吨,约占有色金属行业排放量的77%,占全国总排放的5%。仅依靠增加清洁能源比例难以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必须增加再生铝使用占比。
图片
铝具有良好的回收特性,回收率高于其他材料。由于铝一般用作结构件,且耐腐蚀,多次利用仍不改变性质,因此铝具有良好的回收性。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数据,全球历史上总共生产的15亿吨铝中,有75%仍在被使用,其中铝制易拉罐回收率69%,是所有饮料包装材料中回收率最高的一类。我国废铝回收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铝合金易拉罐几乎可以做到100%回收利用。
图片
加强铝回收是全球趋势
压减铝行业碳排放是全球共识,而扩大再生铝使用是国外减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径之一。2020年4月份,欧洲铝业协会宣布启动《再生铝行动计划》,力争到2050年再生铝能占到铝供应量50%,替代高碳排放强度的进口原铝,在降低进口铝依赖度的同时,达到降低碳排放46%的目的。
国际铝业协会在今年3月发布一篇报告,讨论如何到2050年实现铝行业碳中和目标,给出三条建议,一是行业用电低碳化,二是减少直接排放,三是加强铝循环利用。根据国际铝业协会数据,2018年超过120万吨铝制易拉罐以及其他包装用铝未能回收,超过700万吨各种形态的铝未能回收,如果保持2018年的回收率,那么到2050年,每年将有1700万吨铝无法回收。如果通过强化回收循环,则可以增加1400万吨铝回收,相应减少1400万吨原铝生产,进而大幅降低铝行业碳排放。
图片
国外铝企在再生铝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球铝压延材龙头企业诺贝丽斯,是全球最大的再生铝回收利用企业, 2020-2021财年诺贝丽斯采购原铝137.8万吨,采购再生铝达220.3万吨。其产品中的再生铝用量,从2011财年的33%,提高到2021财年的61%。诺贝丽斯全球33座工厂中有15座可以回收处理再生铝,每年回收铝易拉罐超过740亿个。
挪威铝业公司海德鲁单独推出CIRCAL品牌,保证其中至少75%是回收的旧废铝,并力求该产品产量从2020年1.6万吨提升至2021年5万吨,以帮助公司实现到2030年降低碳排放30%的目标。
美国铝业公司推出再生铝品牌EcoDura,保证其中50%是再生铝。美国铝业公司也不断增加其铝加工产品中的再生铝使用比例,2020年旗下Warrick工厂的平轧材产品使用了38.3%再生铝,比2019年提高2.8个百分点。
我国加大再生铝使用更迫切。根据国际铝协数据,2019年全球电解铝能源结构中,煤电占60%,水电站24.8%。我国能源禀赋决定了我国铝工业用电以火电为主,我国电解铝行业中煤电占比高达8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导致我国电解铝单位排放量偏高,具有更大的减排压力。
图片
我国电解铝产能转移为再生铝发展提供契机。近年来,电解铝产能大省山东、河南等受煤炭消费减量、环保、成本等因素约束,产能大量外迁,当地配套的下游铝加工项目面临原料短缺问题。
图片
在当地发展再生铝可以在能耗、环保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解决部分铝水短缺问题,如新格集团与魏桥、豫联等电解铝企业合作,利用山东、河南等地电解铝企业异地搬迁后空余厂房建设再生铝生产线,通过铝水直供方式与下游企业形成配套,弥补因电解铝企业搬迁后造成的当地铝水供应缺口。
图片
3
废铝供应情况
废铝的来源。废铝根据来源可分为新废铝和旧废铝。新废铝指铝材加工企业或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以及因成分、性能不合格而报废的产品,一般由企业自行或者委托周边厂家回炉熔炼成原牌号合金。旧废铝指的是从社会上回收的废铝及废铝件,如旧铝门窗、报废汽车、电器、机械中的铝件、废旧铝易拉罐等铝容器、报废的铝导线等。
图片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共产生旧废铝1997万吨,新废铝1443万吨。旧废铝最大的来源是包装领域,主要是废旧易拉罐,其次是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是报废汽车。这两个领域铝消耗量大,且回收率高。
图片
废铝回收量取决于国内废铝存量,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工业化历程较短,社会积蓄的铝总量还比较少。根据安泰科统计,2019年我国人均铝存量207kg,社会总存量2.9亿吨,而美国2006年人均铝存量就已达489kg,社会总存量6.85亿吨。
图片
但我国再生铝产量增长较快,根据物资再生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再生铝年产量达到715万吨,同期我国原铝产量3542万吨。生产的再生铝中,大部分来自国内废铝回收,其余部分来自进口废铝。根据安泰科估计,随着越来越多的含铝消费品达到使用寿命,我国将迎来废铝回收快速增长期,预计2023年超过1000万吨,2030年超过1700万吨,2020-2030年再生铝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8.2%,比2010-2019年增长2.6个百分点。
图片
我国再生铝企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且便于进口废旧金属的沿海地区,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区,以及具有产业基础和政策扶持的江西、河南等地。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分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再生铝企业产能超过30万吨有8家,产能介于10-30万吨的有19家,产能介于5-10万吨的有36家。工信部对再生铝企业规模规定为新建再生铝项目规模应在年产10万吨以上,现有再生铝企业生产规模不小于年产5万吨。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再生铝企业生产装备、环保措施、能耗等方面的规定趋严,尤其是生态环境部将铝灰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具备危废处理资质和设备的企业受益,而不具备危废处理资质的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将抬升。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可获得关于十大炒黄金软件排行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铝具有良好的回收利用性,再生铝能耗仅为原铝5%,仅产生0.5吨二氧化碳排放。根据国内的数据,与生产等量的原铝相比,生产1吨再生铝相当于节约3.4吨标准煤,节水14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0吨。铝产业链碳减排是国内外铝行业共识,提高再生铝回收和利用比率是实现铝行业碳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外铝企海德鲁、美国铝业公司均设立独立品牌发展再生铝。
再生铝有望弥补原铝潜在供应缺口
我国铝行业消费稳步增长,新能源带来的轻量化需求大大拓展了铝消费增长空间。我国铝行业供给侧改革为电解铝产能设定了上限,目前电解铝产能逐渐逼近上限,未来可能出现铝供应缺口。我国再生铝产量占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我国铝积蓄量增加,再生铝产量占比有望逐步提高,有望弥补潜在的供应缺口。
保级利用是再生铝发展方向
由于废铝回收体系不完善,再生铝处理能力有待提高,我国再生铝大部分难以应用于变形铝加工,只能降级使用做压铸铝,限制了再生铝的应用范围。闭环回收、保级使用是扩大再生铝应用范围的必要条件。
原料采购成本决定再生铝企业利润水平
再生铝生产具有“料重工轻”的特征,再生铝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占比90%以上,主要是废铝,还有少量铜、硅等合金材料。各个企业再生铝加工成本差异较小,产成品销售有公开市场报价,因此废铝采购成本是各个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差别。
投资建议
具有废铝采购渠道优势的再生铝企业,以及具备再生铝保级利用能力的铝加工企业将充分受益于再生铝产业变革,具备长期发展优势。
风险提示
铝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再生铝行业转型升级进度不及预期。
图片
1
我国再生铝发展空间广阔
再生金属是供应端重要一环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十三五”期间,我国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再生锌产量分别约为同期原生金属产量的35%、20%、42%、25%。
图片
国外发达国家经历了长期工业化进程,社会积蓄的废铝远高于中国,因此国外发达国家铝供应端废铝占比较高。如下图所示,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情况下,中国再生铝(含新废铝)产量占原铝和再生铝总量的24.4%,欧美国家占比在60%左右,全球平均水平34.3%,说明我国再生铝产量相对原铝产量仍然偏低,再生铝产量具有广阔的空间。
图片
废旧金属回归产业链有两条途径,一是进入精炼环节,二是直接进入下游加工环节。以铜为例,既可以将废铜铸成阳极板进入电解精炼环节生产阴极铜,也可以将高质量废铜直接熔铸成精铜或铜合金,生产铜杆、铜棒等中间品。由于电解铝工艺特点,废铝只能经熔炼除杂后用于加工环节。
图片
2
再生铝的优势
铝行业降低碳排放须扩大再生铝使用。铝产业高排放环节主要在电解过程,再生铝只需将废铝熔融除杂添加合金元素,因此碳排放远小于原铝。根据欧洲铝业协会的数据,生产1吨再生铝能耗仅为原铝5%,仅产生0.5吨二氧化碳排放。根据国内的数据,与生产等量的原铝相比,生产1吨再生铝相当于节约3.4吨标准煤,节水14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0吨。尤其在我国,能源禀赋决定我国铝行业碳排放高于国外水电丰富的国家。根据安泰科数据,2020年中国80%的电解铝生产使用煤电,铝冶炼环节(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25亿吨,约占有色金属行业排放量的77%,占全国总排放的5%。仅依靠增加清洁能源比例难以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必须增加再生铝使用占比。
图片
铝具有良好的回收特性,回收率高于其他材料。由于铝一般用作结构件,且耐腐蚀,多次利用仍不改变性质,因此铝具有良好的回收性。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数据,全球历史上总共生产的15亿吨铝中,有75%仍在被使用,其中铝制易拉罐回收率69%,是所有饮料包装材料中回收率最高的一类。我国废铝回收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铝合金易拉罐几乎可以做到100%回收利用。
图片
加强铝回收是全球趋势
压减铝行业碳排放是全球共识,而扩大再生铝使用是国外减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径之一。2020年4月份,欧洲铝业协会宣布启动《再生铝行动计划》,力争到2050年再生铝能占到铝供应量50%,替代高碳排放强度的进口原铝,在降低进口铝依赖度的同时,达到降低碳排放46%的目的。
国际铝业协会在今年3月发布一篇报告,讨论如何到2050年实现铝行业碳中和目标,给出三条建议,一是行业用电低碳化,二是减少直接排放,三是加强铝循环利用。根据国际铝业协会数据,2018年超过120万吨铝制易拉罐以及其他包装用铝未能回收,超过700万吨各种形态的铝未能回收,如果保持2018年的回收率,那么到2050年,每年将有1700万吨铝无法回收。如果通过强化回收循环,则可以增加1400万吨铝回收,相应减少1400万吨原铝生产,进而大幅降低铝行业碳排放。
图片
国外铝企在再生铝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球铝压延材龙头企业诺贝丽斯,是全球最大的再生铝回收利用企业, 2020-2021财年诺贝丽斯采购原铝137.8万吨,采购再生铝达220.3万吨。其产品中的再生铝用量,从2011财年的33%,提高到2021财年的61%。诺贝丽斯全球33座工厂中有15座可以回收处理再生铝,每年回收铝易拉罐超过740亿个。
挪威铝业公司海德鲁单独推出CIRCAL品牌,保证其中至少75%是回收的旧废铝,并力求该产品产量从2020年1.6万吨提升至2021年5万吨,以帮助公司实现到2030年降低碳排放30%的目标。
美国铝业公司推出再生铝品牌EcoDura,保证其中50%是再生铝。美国铝业公司也不断增加其铝加工产品中的再生铝使用比例,2020年旗下Warrick工厂的平轧材产品使用了38.3%再生铝,比2019年提高2.8个百分点。
我国加大再生铝使用更迫切。根据国际铝协数据,2019年全球电解铝能源结构中,煤电占60%,水电站24.8%。我国能源禀赋决定了我国铝工业用电以火电为主,我国电解铝行业中煤电占比高达8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导致我国电解铝单位排放量偏高,具有更大的减排压力。
图片
我国电解铝产能转移为再生铝发展提供契机。近年来,电解铝产能大省山东、河南等受煤炭消费减量、环保、成本等因素约束,产能大量外迁,当地配套的下游铝加工项目面临原料短缺问题。
图片
在当地发展再生铝可以在能耗、环保压力不大的情况下解决部分铝水短缺问题,如新格集团与魏桥、豫联等电解铝企业合作,利用山东、河南等地电解铝企业异地搬迁后空余厂房建设再生铝生产线,通过铝水直供方式与下游企业形成配套,弥补因电解铝企业搬迁后造成的当地铝水供应缺口。
图片
3
废铝供应情况
废铝的来源。废铝根据来源可分为新废铝和旧废铝。新废铝指铝材加工企业或铸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以及因成分、性能不合格而报废的产品,一般由企业自行或者委托周边厂家回炉熔炼成原牌号合金。旧废铝指的是从社会上回收的废铝及废铝件,如旧铝门窗、报废汽车、电器、机械中的铝件、废旧铝易拉罐等铝容器、报废的铝导线等。
图片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共产生旧废铝1997万吨,新废铝1443万吨。旧废铝最大的来源是包装领域,主要是废旧易拉罐,其次是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是报废汽车。这两个领域铝消耗量大,且回收率高。
图片
废铝回收量取决于国内废铝存量,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工业化历程较短,社会积蓄的铝总量还比较少。根据安泰科统计,2019年我国人均铝存量207kg,社会总存量2.9亿吨,而美国2006年人均铝存量就已达489kg,社会总存量6.85亿吨。
图片
但我国再生铝产量增长较快,根据物资再生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再生铝年产量达到715万吨,同期我国原铝产量3542万吨。生产的再生铝中,大部分来自国内废铝回收,其余部分来自进口废铝。根据安泰科估计,随着越来越多的含铝消费品达到使用寿命,我国将迎来废铝回收快速增长期,预计2023年超过1000万吨,2030年超过1700万吨,2020-2030年再生铝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8.2%,比2010-2019年增长2.6个百分点。
图片
我国再生铝企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发达且便于进口废旧金属的沿海地区,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区,以及具有产业基础和政策扶持的江西、河南等地。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分会的数据,2019年我国再生铝企业产能超过30万吨有8家,产能介于10-30万吨的有19家,产能介于5-10万吨的有36家。工信部对再生铝企业规模规定为新建再生铝项目规模应在年产10万吨以上,现有再生铝企业生产规模不小于年产5万吨。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再生铝企业生产装备、环保措施、能耗等方面的规定趋严,尤其是生态环境部将铝灰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具备危废处理资质和设备的企业受益,而不具备危废处理资质的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将抬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期货这个行业今年的发展机遇是什么?
期货行业发展还行,品种越来越丰富
请问碳达峰碳中和的受益的行业有哪些
你好,根据各大券商观点,目前认为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有色金属(锂、钴、铜箔、稀土、磁材等)、化工行业(生物基材料和循环材料)、碳交易产业链、环保行业、绿色衍生品(碳远期...
碳达峰碳中和的受益的行业有哪些
您好,根据各大券商观点,目前认为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有色金属(锂、钴、铜箔、稀土、磁材等)、化工行业(生物基材料和循环材料)、碳交易产业链、环保行业、绿色衍生品(碳远期...
工业品即将要迎来历史性的超级牛市行情了吗?
你好,看行情和消息面来讲还是谨慎关注为好
通航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概念股一览
中国民用航空局长李家祥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中国有2800个县,如果能做到一个县一个通用机场,将是巨大的拉动基础建设的经济增长点。我国通用机场“县县通”建设蓝图已进入“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将开启中国低空经济的“黄金时代”。低空领域放开放的预期由来已久,但至今没有落地,而这一政策一旦兑现,最受益的...
通航产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概念股一览
中国民用航空局长李家祥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中国有2800个县,如果能做到一个县一个通用机场,将是巨大的拉动基础建设的经济增长点。我国通用机场“县县通”建设蓝图已进入“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将开启中国低空经济的“黄金时代”。低空领域放开放的预期由来已久,但至今没有落地,而这一政策一旦兑现,最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