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润陷阱,南极电商的误区
发布时间:2021-6-15 11:13阅读:224
“穷人买得起、富人看得起”这句南极电商广为传播的广告语,是为了打造性价比高的产品矩阵而推出的。大家对南极电商的印象也因为如此,而对南极电商的产品一直是薄利多销,以量取胜的印象,那么事实果然如此吗?
研究企业,首先应该熟悉公司的产品,自下而上得出结论后,进而选择投资的方向和时机。
这是南极电商目前的产品系列,直观可以看到基本全年龄,全品类覆盖。不存在产品的局限性,随着南极电商不断扩展和升级迭代自己的供应链,我们看到公司的产品链条具有无限延伸的可能性,理论上也是没有营收天花板的存在。
接着,我们重点选择几款爆款产品来分析一下,南极电商的利润是不是印象中的薄利多销,还是存在了一个误区呢?南极人发展初期是以内衣为起家的,我们选取电商平台上的内衣进行讨论。
这是京东和天猫上的某款四件男士内裤的销量和价格,12.5一条的单价,按照1比10的比例计算,一条内裤的单纯生产成本应该在1.25到1.5元左右,产品的价格不代表利润的降低,往往利润率更为惊人。
但是由于南极电商是采取授权制度,那么工厂拿的大头,而南极人只是在品牌上获取利润。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授权方属于弱势呢,恰恰相反,在供应链中,南极人属于强势的一方。大家做生意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产品的产能和销量不成比例,造成库存积压,挤占了利润空间,造成了现金流枯竭,企业经营困难。中国制造业的困局就在于没有成体系的产品知名度,往往都在给人做代工,前几天报道一双耐克运动鞋出厂价仅仅70元一双,但是推到市场往往高达七八百元的售价,而南极电商授权出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销售渠道。中国白牌过上了抱团生产的好日子。
不要对产品的价格低廉就产生质量堪忧的困扰。目前来看,国际品牌的生产质量持续下降,一方面推出的产品设计乏善可陈,品牌方话费巨大的资金在推广上面。另一方面中国制造的水平也是在逐步升级。日益增强的民族自信心使得相当一部分外国货已经吃不香了。
既然站在强势主导地位上,那么作为企业,渴泽而渔就不是最佳选择了,当然是优先培育一批有潜力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在商品矩阵上无限探索,营收和利润不是短期应该考虑的事情,单单现在授权服务一年将近50亿的收入,先天立于不败之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绑定一部分足够突出的生产商,开拓海外市场,希音的成功侧面证明了,除了中国,外国市场同样具有足够的诱惑力,全球人口75亿人,海外市场足够广阔,可以同时容纳几个甚至几十个快消巨头的崛起。中国快消类消费品出海,我比较看好南极人的发展。
毕竟物美价廉的产品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的。生活需要物美价廉,毕竟奢侈品只是证明过得好并不能让你过饱。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布局未来,赢在起点!中信证券2025年资产配置策略全解析
2025-08-04 11:55
-
3600元育儿补贴落地,生育友好型社会多久会来?(内含补贴领取方法)
2025-08-04 11:55
-
新手村必读:从入门到进阶十佳理财书单推荐!
2025-08-04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