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品牌的种子种下了
发布时间:2021-6-11 16:30阅读:163

有朋友让评论一下这件事,两点:1 品牌的铸造,二十年只是开个头;2 一颗品牌的种子种下了。
高考的题目凸显比亚迪,五年前、十年前会见到吗?不会。燃油车时代,即使凸显民族品牌也可能会是吉利。而今天格局已然大变!
这就是一个企业,它成长二十年,你觉得它的品牌如何?我们别骗自己,可能这个国家仍然有70%、80%的买车人在大脑里面决定要逛下车店的时候,他会走进日本车德国车或者其他某个牌子的店而不是比亚迪。我都劝不了我的亲妹妹买个比亚迪的车,她要见客户,要基本的面子。
有多少人像我们这样,买了车,买了股,都不好意思向人推荐,只是等待,等待它的光芒逐渐照耀越来越多的人,我们方才会说一句:你看我说过它不错吧。
读过献和氏璧这个故事吧?主人公可遭罪,眼瞎腿断,我们比他好很多,我们看中的潜力很快地回馈了我们。
公司创始人王总承认,产能规划没有做好,还是预期不到这么巨量的订单。不自信,是品牌的不自信!公司总裁对于自身产品的预期比我一个车主和投资者的预期离去一大截。这里体现了中国品牌的成长是爬行,而不是飞跃,是漫长艰苦耕耘,不是一蹴而就。
一个生长了二十年的品牌,对比百年欧洲,年轻了,仅仅是开始,毕竟成长了,有了一定的肌肉,品牌展示出了力量,至少坐上了中国最大的车企市值,这才上得了高考的题目。我想说,去年疫情期间看完北京汽车博物馆,看到奔驰和戴姆勒两位老人,看到博世这位老人,我们知道这只是比亚迪品牌成长的开始,到王总七十岁时,不知道有没有人说他是中国版松下幸之助,那时比亚迪品牌会生长到一个更繁盛的状态,并且期待跨越全球。
第二点,我们可以看看市场研究和民意调查。我出身于这种行业,注重统计的数据。有一份市场研究发现九零后对于中国汽车品牌的接受度达到36%,等同于接受德国品牌的人数。八零后和七零后不像这么回事,我们毕竟被第一轮西化产品征服过了。另外有一份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九零后做消费选择,高达60%的人群可以考虑选择中国品牌,远超比他们年长的我们。这份调查综合性涵盖各种产品,反映了九零后选择服装、化妆品、饮料、家电、汽车、手机等等都倾向于中国品牌。
是不是奇大怪了?九零后难道没有我们的所谓“品牌内向歧视”吗?No,根本没有!知道果,还得知道因,这是因为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以及宣传包装足够媲美外国品牌。挑汽车来说,九零后从第一眼颜值已经接受了中国汽车,他们在感知上没有我们的先天鄙视,没有见过丑和烂的中国货,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他们的大脑是崭新的思维,所有的偏见和蔑视都不存在于他们的大脑!
试问,今天的高考题目是什么年龄的人在做?零零后,我们的下一代人。这是一颗品牌的种子种下去了,伴随他们的一生,长大以后他们说:“啥,高考就知道比亚迪了啊,奇个什么大怪。”他们买车时候,买自己国家的汽车就和德国人买大众日本人买丰田一样稀松平常。我给我的零零后小孩讲了两年的比亚迪,等他大了,买车时候,我们到那时候来回想这个日子吧。
…还希望满世界越来越多这样的中国品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前段时间拔了一颗智齿,请问医保能报销吗?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