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10谁能胜出?
发布时间:2021-6-9 11:23阅读:179
自从210出现,尺寸之争就没停止过,在谈尺寸问题之前,我先聊点别的。
这次SNEC上,几乎所有组件商的组件效率都在22%以上,反推电池转化率普遍达到24%以上,双双比当前指标提高至少1个百分点。我当时也很纳闷:电池技术进步什么时候这么快这么普遍了?直到看了加总、天总的访谈,我才明白我把他们想的太好了。不敢说他们都在撒谎,起码大部分都在吹泡泡。
大家可能都还记得,不久前,有友商说自己电池转化率达到25%以上,年内就要布局。等隆基新的世界纪录出现,我才恍然大悟,要是他真这么牛叉,早去国际上评比然后在A股呼风唤雨了,但直到现在还没动静,原因可想而知。
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都知道,不管对方学历、家境如何,诚信是第一位的,这个人起码得实在。可惜很多人做投资,都忘了这么简单的道理。
我们还听过一句话:选择比努力重要。在投资股票上,这句话完全正确,但在做企业上,这句话完全错误,因为对做企业而言,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在人们印象中,隆基选择了单晶路线从而取得了成功。这样的想法,完全忽略了隆基在金刚线、perc电池等领域的努力。实际上,不是单晶成就了隆基,而是隆基成就了单晶。换句话说,如果不是隆基,而是其他团队当时选择了单晶路线,现在还是不是单晶的天下真不好说。大家能明白这个道理吗?
说了这么多,和尺寸之争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去了。
这次纷争的本质其实是210产业链会不会对182的颠覆,就好像当年单晶颠覆多晶一样?我的观点很简单,就算210是颠覆性的(何况实际还不是),但肯定不是在你们手里颠覆。大家能理解这个逻辑关系吗?
我们做投资要有广阔的胸怀,虽然我把全部身家放在了隆基,但一直期待能有扛起210大旗的企业出现,可惜还没有。很多企业还在做着天真的梦:以为选择了他们认为对的路线,就能自然成功。我真的建议他们好好读读以前的历史,单晶当年是怎么打败多晶的,隆基经历了多少磨难、克服了多少困难。没有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仅因为隆基选择对了路线就能成功?醒醒吧。
先不说210路线遇到的问题这些企业能不能解决,单单就说210的问题哪家企业真正面对了?210这个以半导体规格出来的尺寸在应用于光伏时,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210内部电流会不会过大,会不会产生热斑这个问题太专业,我没有发言权。但大尺寸组件在极端天气(特别是大风下)更容易断裂变形,这是无争的事实吧,有哪家企业严肃面对了吗?反倒是隆基那边做了风洞试验,替你们把问题指出来。
企业经营中都会遇到问题,太正常不过了,我们不会因为有问题就抛弃一个企业,起码你得正视问题,然后尝试解决吧。我个人真的想听到210的哪个企业能这么面对问题:“组件尺寸变大变重,确实在极端天气下容易断裂。我们已与支架厂商共同努力,设计了新的支架方案,使用了更多金属加固材料。虽然成本上略微增加xx分/瓦,但提高了组件整体安全性,考虑到大尺寸组件的降本效果,整体上仍能给光伏产业降本xx分/瓦。”可惜没有,大家都装作这个问题不存在。
还有关于集装箱的摆放,已经有企业自称“创造性”的采用了短边竖放的方式,提高了摆放效率。但动动你的z脑子想想,短边竖放和传统的长边侧放能一样吗?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真的不会提高吗?你们的目的仅仅是把组件塞进去就了事吗?难道还要等隆基再做个“竖放”实验来证明破损率提升吗?
顺便再说一下“topcon、hjt之争”本质和尺寸之争一样,那些鼓吹hjt的企业,哪个真正去解决银粉问题了,反倒又是隆基(连城)开始砸重金弄银粉。
说了这么多,核心意思就是做企业,不是选择对路线就能自然而然成功的。我们天天夸隆基,也不是见不得其他企业好,只是既然你们想挑战龙头,想替代旧王当新王,就要拿出配得上龙头、新王的诚信、气度、智慧、坚韧、踏实。
如果真有这样的企业出现,我们都会用实际行动支持,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我们都在争论哪个路线能胜出,但胜出的永远不会是路线,而是企业。正如评论所说:“不是我不相信黑科技,而是黑科技从不会出现在浮躁的企业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