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展望:行情渐入佳境,关注这四条主线!
发布时间:2021-6-3 10:45阅读:186
五月的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反转行情,券商和核心资产的带领下,指数吹起了反攻的号角,上证指数涨幅4.89%,创业板上涨7.04%。
量能的逐级抬升,外资的疯狂流入,市场在趋势股和题材股中来回横跳,赚钱效应的不断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只为告诉投资者一个信息:我还不满足,我还不想下。从市场的声音上来看,有券商在喊4000点,也有人在喊谨防流动性风险,市场的主流仍是以机会为主,但是分歧犹存。不过,有分歧才是好事,市场总在分歧中前进,一致中灭亡,希望总在坎坷中前进,而这也是我们致力于发掘和研究的机会所在。

进入6月,指数能否延续上涨态势,市场中又有哪些确定性机会?
6月行情判断
一. 通胀预期缓解,流动性收紧无忧
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由于4月经济数据全面低于市场预期,所以将降低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
1)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不及市场预期的11%,前值增长14.1%,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2个月回落,工业景气度短期见顶迹象明显;
投资端基建投资一般、制造业投资偏弱;4月基建投资增速18.4%,两年平均增速2.4%,表现较为一般;制造业投资增速23.8%,较前值回落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0.4%,仍未实现转正。此前市场寄予厚望的社零消费,也出现了超季节性下滑。4月社零同比增长17.7%,预期增长25%,前值增长34.2%。与2019年4月相比增长8.8%,两年平均增速为4.3%,增速水平较疫情前仍存在较大差距。
也就说是,目前我国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后续经济复苏也将面临较大挑战。在当前经济背景下,政策将维持“不急转弯”的基调,保持对经济的呵护,实现经济复苏“固本培元”,流动性难以进一步收紧。另外,从通胀角度来看,政策出手稳定工业品价格,通胀预期有所缓解,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流动性收紧的担忧。
3月以来,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PPI同比增速大幅上行,4月更是上升至6.8%高位,工业品通胀预期上升引发市场对政策收紧的担忧。但是自5月12日国常会提出重视大宗商品涨价以来,通过出台政策稳定价格、打击炒作等措施,铁矿、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回落,后续通胀上行的空间将有限,通胀预期已经相比5月之前有所缓解。
同时,结合430会议提出的“不急转弯”、“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快恢复”的基调来看,预计后续去杠杆、紧信用手段会比上半年更为温和,因此下半年社融回落的节奏大概率将放缓。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情况下,市场的风险偏好将有所提升。
二、各路资金积极入市
5月17日,北上资金净流入25.78亿元,前一交易日则净流入90亿元。本月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58.55亿元,年内资金也流入超过1500亿。

另外,两融余额持续回升。截至(5月14日),A 股融资融券余额为16757.76 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的16715.07亿元增加42.69亿元。从最近两个多月的市场表现来看,两融余额基本维持在横盘震荡走势,五一节后两融余额持续小幅回升,当前已经超过五一节前的水平。
三.基金发行升温,机构资金依然充足
在过去的2020年,可以看到国内的公募基金发行量达到了创记录的高度,并且在今年以来还不断加码,今年一季度新发的公募基金规模就有1.07万亿元,私募的也不会少,并且在同时,基金为了避险还在进行一定的减仓和移仓至固收。这也导致了截止目前可以配置股票资产的基金累计下来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很大的体量。
五一节后,公募基金发行市场逐渐升温。5月11日,易方达基金发布易方达悦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合同生效公告,该基金10天认购期募资76.83亿元。同期兴业兴智一年持有、招商瑞安一年持有也宣告成立,在十多天时间也吸金超过30亿元。(5月17日-5月21日)有43只新基金(初始基金)已定档待发,其中28只为权益类(19只主动权益类)。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经历震荡调整以后,权益类基金到了买入的好时机。长期来看,中国资产的全球吸引力未变,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向、核心资产长期稀缺性都没有变。据测算, 潜在入市基金尚有1.1万亿元。
主流动向:
宏观流动性延续宽松,市场流动性逐步回暖,建议淡化周期思维,强化估值弹性,聚焦成长制造。
首先,国内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不变,但工业品大幅涨价的后续负面影响有待观察,同时美国就业市场扰动频现,市场对美联储提前收紧的担忧缓解。
其次,通胀担忧的顶点已过,内外部宏观流动性延续宽松,A 股市场流动性状况也在改善,新发基金和申购趋暖,外资持续流入。经济复苏的节奏和强度分歧加大,货币收紧担忧缓解,市场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应淡化周期驱动的行业配置思路,重视产业空间带来的估值弹性,继续聚焦符合国家战略发展趋势、拥有广阔市场空间的成长制造板块,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科技自主可控、国防安全和智能制造四条主线。
热点观察
热点一:新能源电力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碳中和“2030”“2060”计划的元年。从中央的种种政策来看,碳中和有着明确的时间节点和量化目标,未来十年风电和光伏代表的新能源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并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标奠定产能基础。在涉及到相关的行业板块来看,新能源发电兼具确定性和高成长性。

五月份正式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再次提出总体要求:2021年风光发电量占比达到11%,同时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

本次通知建立了三方面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消纳责任权重引导机制,即通过引导各省根据各自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倒算安排各地风光建设目标;二是建立并网多元保障机制,即通过保障性并网+市场化并网手段促进电力系统整体灵活性的提升;三是建立保障性并网竞争性配置机制,即通过竞争性配置的手段倒逼新能源发电成本的继续下降,从而为未来储能设施的配套建设提供潜在的成本空间。

从去年的年报情况来看,新能源电力运营商基本面逐年向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稳中有升,现金流和ROE均有所改善。从市场表现来看,新能源发电板块的市场行情走势领先于水电和火电,估值中枢也相应会得到抬升。
热点二:食品饮料
从业绩角度看,食品饮料行业2020年营收7796.90 亿元,同比增长11.48%;归母净利润1382.82亿元,同比增长18.77%。2021年Q1营收2404.31亿元,同比增长26.03%;归母净利润501.48亿元,同比增长28.28%。2021年在需求景气回升和同比基数较低的共同作用下,收入、利润增速相比2020年明显提高。
从机构持仓角度来看,2020全年食品饮料行业配置占比自Q2以来持续增长,Q4达到17.97%,创下历史新高,2020Q1小幅回落至17.05%,在叶飞事件以及存在输入型通胀预期的情况下,倒逼资金重新回归更稳定、更能抗通胀的消费赛道,预计2021年配置占比仍将维持在高位。

啤酒板块:大麦、纸类价格上涨催化啤酒企业提价,多以直接提价为主,龙头提价后2年内或可基本覆盖成本上涨压力,非龙头提价后1年内毛利可小幅改善。复盘历史数据, 啤酒行业经历了三轮行业性提价,均由成本上涨推动。

乳制品板块:原奶价格上涨催化乳制品企业提价,减促提价双管齐下,辅之产品升级+ 费用控制,龙头提价后2-4个季度内可改善毛利率水平。复盘历史数据,乳制品行业同样经历了三轮行业性提价,也是由成本上涨推动。

调味品板块:大豆、白糖价格上涨催化调味品企业提价,产品升级为主,辅之提价,龙头提价后1-3个季度内可改善毛利率水平。疫情带来的饮食习惯改变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将会为行业结构升级持续提供动力,龙头多元化趋势和细分领域深耕趋势更加明显。

白酒:酿酒粮食的涨价也是提价的主要因素,虽然受疫情影响白酒行业产销量有所下滑, 但呈现逐季回暖态势,结构升级依然明显。2021Q1白酒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77%, 利润同比增长16.58%,高端龙头对消费者、市场和渠道有非常强的把控能力,次高端则是受益于大单品模式突出,随着宴席市场恢复及消费升级有望获得更高弹性。

综上所述,原材料涨价驱动龙头提价带来新的投资逻辑,复盘历史数据来看,在原材料价格上涨阶段,食品饮料行业普遍会通过提价,来对冲成本对盈利能力的负向影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