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点与上海机场有关的数据
发布时间:2021-5-31 11:39阅读:308
贴一点本人整理的关于上海机场的数据,各位自己看,我不下结论。
国际航空需求方面,分三块:出境需求、入境需求、中转需求;按出行目的来分的话,有个人或团体出境旅游需求,跨境商务来往需求,国际会展、赛事、文娱活动等往来需求。而以上这些,又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体量、在世界或者地区中各方面地位与影响力等等息息相关。
出境这块,与上海或者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有关,所以我到各地统计局网站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贴出来共享给诸位。
202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人口统计

人口数量、劳动人口体量、整体受教育程度,这三个方面都不用担心,就上海周边这几个城市,未来十年也有上亿体量的可到处蹦跶的小于60岁的年轻人,大学以上文凭的也有近3000万,这可比全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活力/火力都强盛得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人口还在不断往长三角地区流动。以下是我整理了自2000年以来人口往长三角两省一市流入的状况,除了上海在2013年左右人口流入放缓之外,浙江与江苏的总体人口还在增长。不过这些统计局的数据水分有点大,人口七普得出来结果比前一年多出来不少,所以整体这些仅供参考,主要是看趋势。

人均GDP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这块如下。总体上就是一直在增长,而且看这斜率,增长速度也还可以。


进出口贸易这块如下。总体上一直在增长,除了09年、16年稍微萎缩之外,所以长三角片区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交集越来越多,权重越来越大。

找不到出境游的数据,只找到入境游的,其实这块与本地出境关系不大,但没得去处放,就放这了。江苏省的统计口径在2013年做了改变,大概市改为入境并过夜游客;浙江省的统计口径在2018年做了改变,口径和范围调整为入境过夜游客,所以可以看到曲线突然调头向下,但实际上可以修正到上面衔接之前的趋势,不过我懒得处理了,就这样将就着看。

然后再贴一个本地游的统计,也就是本省或者外省来长三角游的游客统计,如下:虽然与本地出入境不相关,但就这个小地方,每年也有十几多亿人次的国内游客,也是够吓人的了,也足见国内旅游人口体量与市场的庞大了,但实际上出境游这块,比境内游麻烦得多,不仅与钱有关,还与时间更多关系。

这块最后贴一下上海市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总部,以及上海在举办国际会展这方面的统计数据,如下。

从以上所有数据可以看到,上海与长三角片区的经济发展很快,而且与外面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并且重要性也越来越大,片区内未来的出境需求这块也将是十分巨大的,只要人们有了时间和钱。所以预估未来出境这块的年需求,大致都是上亿人次级别的,而入境这块的需求,也将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以及中国和上海在世界的地位提升而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的外来政商客与游客。至于中转需求,这块得看浦东机场连通的国际航点、开通的国际航线,目前来看吸引力还不够大,国际转国际这块比之香港应该还是差很大,国内转国际这块在慢慢起步。
需求看起来好像不用担心了,未来也好像很值得期待,那让我们来看看过去的实际数据,冷静冷静一下。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过去十几年的业务量变化如下:旅客吞吐量、飞行架次,这几年只有个位数增长。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过去十几年的业务量变化如下:旅客吞吐量、飞行架次,这几年也只有个位数增长了。不过虹桥机场大致也就这个体量了,无法再大规模扩张了,未来不管是国内这部分的增量需求,还是国际地区这部分的增量需求,只能由浦东机场来承担。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过去十几年的业务量变化如下:旅客吞吐量、飞行架次,在这几年也是只有个位数增长,不过前面13年至17年它的旅客吞吐量增长很快。萧山机场是长三角片区最有可能向上海浦东机场看齐靠拢的机场,它未来十年的规划是年8000万人次吞吐量的级别,管理上向香港机场取经,香港机场管理局也是其重要股东之一。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过去十几年的业务量变化如下,当下依然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未来也应该会是长三角片区重要的机场之一。不过它与杭州萧山机场,在当下还不足以对上海浦东机场构成威胁,未来也极有可能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但由于各自属于不同的集团所有与管理,所以肯定也会有相互激烈竞争的一面。

以上三家国际机场,就是片区内供给端的竞争对手,从当下国家规划来看,主要还是向浦东机场倾斜,把浦东机场建成长三角地区主要的国际航空枢纽,国门级别的空港之一,所以在供给端这块也不需要为浦东机场担心。
至于未来五年至十年,浦东机场实际上的旅客吞吐量增长,这个按目前的规划,2025年建完T3航站楼,大致容纳年1.2亿人次旅客吞吐量,在规划的停机位与跑道数量级别上,应该是完全足够对付这个体量的旅客出行需求的。这块我看了一些资料,包括空域管理、航空时刻、启航降落程序调整等等,似懂非懂,不过也无所谓了,这块交给专业人士与公司管理层去操心就好了。作为投资者,关注实际上可能的需求更为重要,至于供给端怎么去解决问题,自然会有高人去规划。
另外,我对比了若干个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比如迪拜国际机场、伦敦希思罗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洛杉矶国际机场、东京羽田国际机场、韩国仁川国际机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等,个人估计浦东机场未来极有可能满足不了长三角片区的国际航空需求。
以下是整理的各个国际机场的相关数据。

上海与这些地区的基本情况如下。上海的人均GDP远未达到其他机场所在城市的级别,但整个上海市的年度航空需求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这些城市的超越,在2106年,上海的年度旅客吞吐量已经超过1亿级别,是纽约、伦敦、东京、亚特兰大之后第五个跨入“亿级俱乐部”的城市,2019年上海市的年度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1.2亿以上,未来十年完全有可能达到2亿以上级别,在虹桥机场无法再扩张的情况下,浦东机场的压力将非常巨大。

机场这块,国内旅客带来的商业价值没有国际旅客的大,特别是中转的国际旅客。浦东机场在13年左右就在努力的扩大中转旅客占比,但无奈至今也只有12%这样,所以在现在的国际地区旅客中,还是点对点的出境、入境为主。而且浦东机场当下的国际航班,主要还是飞亚洲这块。
这么粗略的捋了下来,好像出入境需求增长空间上不需要担忧太多,需要担忧的是实际增长的速度以及为了获得这些增长所要付出的成本,也就是浦东机场再度扩张的资本回报率高低的问题。
我看了一遍这些繁忙的国际大机场,好像真正赚到大钱的并没有,就17/18年那会香港国际机场一年赚了100亿级别的利润,不过后来就走下坡路了,个中原因大家都清楚。上海机场的运营能力实际上在全球已经是顶尖级别的了,但我们通过拆解上海机场过往的业绩,大致也能够知道主要还是免税这块的经营带来的利润增长。免税经营这块,在全世界的国际机场几乎都存在,但能够带来丰厚收益回报的,好像比较明显的也就是香港国际机场、仁川国际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了,不过这些机场具体的财报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整理,但都已经下载了相关资料。
国外没有哪一家烈酒公司能够像国内的茅台这样,那么未来,国外是否也没有哪一家机场能够像国内的上海机场这样?国外没有的,国内就不会有么?我很困惑。
最后,贴一下以上各主要国际机场在百度百科上显示的这些年的业务量,我看了一眼,增长很慢了,心里不痛快。
洛杉矶国际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

仁川国际机场

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

迪拜国际机场

东京羽田国际机场

全文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