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梦碎——对5月28日征集问题的回复》
发布时间:2021-5-31 10:53阅读:242
一、“金咂”:6月份检修是否会影响当月产能,进而影响二季报?
工厂正常生产都需要一定的常规设备维护。
台厂建线时间早,设备运行时间长,设备故障已有明显周期性特征,采取定期检修制度(岁修)。
BOE旗下G8.5产线,包括最早的北京B4(2011年Q3量产),目前均为生产过程全覆盖的智能化工厂,采取以状态为基础的维修体制(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简称CBM)
BOE不断推进精益管理,持续提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水平,精准化视情维修,降低设备维护损失。设备、稼动持续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
二、“重剑无锋于江湖”:京东方在折旧大半后(除去OLED),面板稳定在今年一季度的水平,年利润能稳定在二百亿以上么?
21Q1,BOE大尺寸液晶面板(TPC、MNT、NB、TV)净利润在70亿左右,重庆B8手机业务、鄂尔多斯B6均持续稳定盈利。
福州京东方B10,2017年4月量产,折旧计提完成要到2024年。
三、“纳税缴费”:京东方说今年已生产和在手的OLED订单已超过5000万片,今年初定的目标是7000-8000万片,而且一般手机订单下半年是旺季,是否意味着今年OLED订单会超预期?
BOE显示事业CEO高文宝4月13日业绩说明会表述:“实话实说,翻倍以上成长,我自我判断把握很大”。
柔性OLED面板开发周期(从项目KICK OFF到EVT首样产出)一般在3到6个月,在手订单是已经进入排单生产计划的订单。站在4月,全年意向性订单已经可以看的比较清楚,2H将拓展品牌客户更多产品系列。
四、“兔子的兔子”:京东方能收惠科2%股份,是不是也能收彩虹股份,这会是什么局势?大哥带三弟四弟和二弟干架,因为二弟干架找了外援坏了规矩?
TCL华星2025目标全面挑战京东方,京东方战略牵引惠科与TCL华星竞争。BOE在战略层面开始合纵连横,借力打力。
五、“金刚砖”:四大子业务今年和明年营业额和利润的增量?
BOE四大巡洋舰层级事业,是基于集团核心能力及市场环境预判而重点发展的高潜事业,当下尚在布局阶段,且行且观察。
六、“刘蛋lost”:如何看待LCD生命周期?如何看待/预测3年后市场格局分布?
京东方和TCL华星哪家相对更有发展优势?
TCL华星2025目标——在家庭智屏、IT、商用显示、LTPS四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第二,在AMOLED上做到全球第三,在TV面板55、75吋两个尺寸、电竞显示器、交互白板、LTPS车载五个场景做到全球第一,笔电屏幕、LTPS手机以及AMOLED折叠屏三个领域做到全球第二。
详见专栏文章“Mini LED——扭转液晶生命周期的大杀器”及“站在当下,谈谈京东方、TCL华星未来投资价值”。
七、“夸克轻子粥”:
1、 面板涨价似乎影响了下游需求,怎么看下游厂商出货量减少的问题?似乎这周大跌就是这个因素引发的?
目前,IT、大尺寸TV面板需求维持强劲。
BOE,四月、五月液晶面板出货面积均实现环比正增长。
2、19年,20年上半年,群创友达的毛利率都不到3%,京东方和华星能够稳定在12-15%之间。为什么21年Q1台湾双虎能够达到京东方和华星差不多毛利率?彩晶都快到50%毛利率了,似乎他们的弹性更高?
BOE一季度毛利率28%,二季度会好于一季度,大尺寸液晶面板(TPC、NB、MNT、TV)净利率20%左右。
GM:友达——2020(8.4%),21Q1(22%);京东方——2020(19.72%),21Q1(28.13%)。21Q1,友达面板业务均盈利,京东方柔性OLED业务亏损;G10.5产线大尺寸产品涨价幅度较小;彩晶体量很小,业务单一,没有什么可比性。
3、大陆对LCD行业会出台政策来限制新产线投产吗?
BOE开创了地方政府参与投资的建线模式,既是国内厂商产能能迅速扩张的主因,也是产能过剩的元凶。
液晶产线寡头竞争已告一段落,汰弱留强,整体竞争优势已向头部厂商集中,政府产业政策已是较为此要的因素。
八、“Focus-to-m”:
1、三星显示计划延期关闭L8-2产线(三星电子短缺邀请延期),如果三星显示LCD成本较高,三星电子为何仍然采用?
Omdia预计三星电子QLED电视年内出货量将超过1000万台,其显示面板一直由三星显示独供。三星显示QD-OLED产线工艺仍然不成熟,三星电子是否采用仍然在两可之间。三星电子Mini LED、QLED高端TV产品线完全依赖外部供应商,这并不是三星电子所乐见的。
2、同时三星准备将一条LCD产线改造成OLED产线,其成本相较新建如何?京东方以后可以仿照干吗?三星开启OLED扩产,对OLED竞争格局影响几何?
三星显示L8-1将改建为30K(G6)刚性OLED产线,主要生产TPC、NB显示屏。
3、LCD还需要多长时间以证明自己走出周期,市场会从那些角度确认LCD走出周期?
对于京东方、TCL华星液晶面板业务而言,重点不在于今年能盈利多少,而在于未来可持续的盈利是多少,这需要用持续的业绩表现来证明。
九、“万丈阳光”:
1、美国是否会制裁京东方?如果制裁,京东方是否有能力应对?还是会像华为手机业务一样巨量萎缩下去,直至消失?
BOE是美国苹果、惠普、戴尔等全球一流终端品牌厂商的长期供应商,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中美科技战,美国可以以国安为借口——但,显示面板只是一硬件产品;中美科技战,美国可以以产业安全为借口——但,美国本土显示面板产业基本为零;中美科技战,美国可以损人不利己——但,BOE提供了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显示面板产品,作为需求一方的美国制裁京东方,目的何在!
中美科技战,主战场在半导体,与芯片相关的产业——是美国维持科技垄断地位的重中之重。
2、截止5月20日,合肥建翔未减持,而重庆渝资与合肥建新的减持是否有能力压低股价?并且是否会再次低价参与京东方定增?
除控股股东外,地方国资不参与此次定增。
十、“枯燥三年”:TCL华星一条产线,每年折旧多少亿,折旧期间每月折旧额度是一样的还是,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2021年大致累计折旧多少?2022年又大致折旧多少?
京东方、TCL华星旗下产线(LCD、OLED)均采用七年直线法计提设备折旧。截至2020年末累计设备折旧:京东方936亿,TCL华星386亿。
十一、“中小微股东”:
1、京东方母子公司之间现金储备的不同,是否是此次反常的200亿的定增行为的根本原因?后续的股权回购能否通过相应子公司自身的现金流完成?还是说依然需要借助母公司定增去完成呢?
2020年,BOE少数股东持股产线,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合肥B9(38亿),绵阳B11(流出10亿),武汉B17(29亿),主要现金流入来自全资子公司。
定增的目的在于增加公司现金流,通过回购产线少数股东股权,从而增强产线控制力,提高产线归母比例,增厚母公司股东利润。
2、如何看待京东方的整机代工业务?京东方为何要保留重资产、低毛利、低技术的这种为下游品牌商打工的业务,而不是早日剥离?
目的是为了打造了LCD从面板到模组到整机再到服务的一体化平台,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和整体盈利能力。TCL科技在剥离整机代工业务后又购回,目的趋同。
3、京东方关于定增的回复函中提及到的调研机构数据表明 LCD和 AMOLED整体市场营收规模到2023年左右,基本就达到饱和。个人认为虽然没有定量数据,但这个结论与物联网时代无处不显示的常识相悖。如何看回复函中的市场调研数据?
Omdia预测数据只是基于主流应用产品。未来,新的应用、新的产品形态都可能带来不同的需求;万物互联场景下,每个终端可能都需要一个屏;BOE智慧视窗也可能走近千家万户,但回复问询函不能畅想未来。
十二、“对面高地有矿”:
1、我们实际生活中会在意屏幕刷新帧率、色彩饱和度、对比度、4K屏、8K屏等,这些相关的技术不同面板企业的产品性能也是有差距的吧?同样LCD有些企业的面板成像就是能比对手强,成本更低,从这个角度看,京东方、TCL华星与群创友达三星的差距有多少呢?
京东方、TCL华星已是三星高端液晶产品线供应商。
2、都说LCD还有黄金十年,这是建立在Mini LED顺利商用的前提下的,请问下目前的LCD产线要想升级成Mini LED产线,需要付出多少费用,京东方、TCL华星具备升级产线所需上游关键的设备技术吗?还是会受制于人?
BOE合肥——Mini-LED背光背板生产线(改建),产能1.5万片/月(大片),投资24007万元;Mini-LED TV背光模组生产线(新建),产能4.4万片/月(小片),总投资43255万元。
十三、“知行合一86”:
1、大屏显示行业,未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OLED,Mini LED,Micro LED?未来这3个方向上,京东方与TCL华星相对于韩国2家有哪些优劣势?
WOLED全球供应商仅LGD一家,G8.5——广州线产能90K、坡州线产能80K,G10.5产线建设计划搁置中。三星显示QD-OLED产线计划新增产能转投QNED,TCL华星60K印刷产线尚未决定选择OLED,还是QLED(QD显示)。BOE设立Mini LED事业群。
京东方、TCL华星均有两条G10.5产线,设备折旧计提完成七年以后,Mini LED背光显示产品市场拓展进程事关G10.5持续盈利能力,且行且观察。
2、 LGD与三星不断出清LCD产能,加码OLED,未来行业是否会重复原先LCD的历史(不断的重资产,逆周期投资)
Omdia预计2025年高端电视面板出货量占比将达到30%(2020年7%),其中Mini LED占比超60%,QLED(QD背光)占比超20%。
十四、“拍剑东来还旧仇”:我是前TCL华星员工,最近听内部销售员工反馈: 8月份左右面板价格预计会跳水,原因是供过于求。再伴随着TCL华星和惠科的新线释放产能,未来股价如何反应呢?
TV——55、65、75吋面板供应趋紧情况至少会持续到Q4,何来跳水一说;目前,小尺寸面板盈利性明显好于大尺寸,随着驱动IC供应好转,面板厂商会策略性增加小尺寸产量,会带来一定的价格波动。
十五、“zjcreation”:格力近期已经第三次百亿回购股份了,请问京东方从长期来看未来巨额的持续现金流是更倾向于产业并购再出发还是稳健的分红回购?
BOE已构建“1+4”航母事业群,未来自然是向着设定目标一步步前进,何来再出发一说。
十六、“守望者AA”:
1、京东方的医疗系统跟物联网智慧系统的营收分别是多少,最近这两块业务收入增速怎么样?
2020年,智慧系统创新事业营收约13.28亿元,同比增长61.72%;智慧医工事业营收约15.22亿元,同比增长约12.15%。
4月25日,BOE西南区域智慧医疗示范基地——成都京东方医院开诊,随着明年成都智慧系统创新中心正式运营,智慧医工事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目前,智慧系统创新事业已拥有近500人的研发团队。5月以来,在长三角区域已举办三场盛会,已和1000多名合作伙伴搭起沟通桥梁。
2、京东方高管曾说,要在2025年将显示收入占比降低为60%左右,按现在显示面板的收入推算,非显示面板的收入要达到千亿以上,京东方非显示收入增速要连续5年达到60%以上的复合增长,您觉得京东方这一企业愿景有现实基础吗?您预期未来3~5年,京东方非显示收入增速预期达到多少?
王东升曾在18年说过,要在2022年实现物联网系统收入占全部收入40%,当时整机代工尚在物联网系统内。其后整机事业在中美贸易战影响下遇到挫折,去年下半才逐渐恢复,目前已布局越南、墨西哥(TV、MNT)整机工厂。
2020年,BOE构建“1+4”航母事业群。智慧系统创新、智慧医工均为4之巡洋舰层级,未来营收目标是至少分别达到千亿。智慧系统创新中心是其重要支撑平台,目前尚在起步阶段,且行且观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10 09:49
-
一文搞懂【量子科技】产业链(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名单)
2025-11-10 09:49
-
小白必看:红利指数、红利指数基金、红利类ETF分别是什么?
2025-11-10 09:49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