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逻辑阶段性淡化,接下来关注什么?
发布时间:2021-5-18 10:03阅读:171
“现在买周期股是在刀口上舔血”
这是5月13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公开发表的言论。昨天中信证券也表达了对周期板块偏谨慎的观点,认为周期逻辑暂时淡化了。
有三点原因:
首先,今年以来商品价格涨得太快,对中下游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体现了,比如说施工单位通过延缓施工甚至停工,来应对钢材涨价。中游景气度不好反过来也会制约上游涨价,这个涨价的持续性不会很长;
其次,就是官方的动作,5月12号连国常会都提到了,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部分地方政府已经采取了实质性的管控措施,还有大商所、郑商所也调整了部分期货品种的保证金比例。官方的应对会打击投机行为,从而打破“短期继续涨价”这个一致的市场预期,给中下游传导涨价和消化成本压力,多争取些时间。
最后,上个星期主要商品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调,包括铜、铝、锌等等,这会缓解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从北上资金和公募基金上看,增量资金已经出现了流入的趋势,而存量资金已经从顺周期板快扩散到了高弹性的成长板块。
虽然从全球经济复苏和供需错配的角度看,未来商品价格可能还会涨,但是短期内,市场需要找一个新的平衡,上游涨价和中下游需求还要再博弈会,对国内的通胀和收紧货币政策的担心也可以缓解一下。
那么接下来关注什么呢?
一季报之后,行情驱动从基本面转向了估值,那些高弹性的成长品种有持续修复的空间。
建议关注三条线:
第一,高性价比的成长主线:比如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医疗服务和军工等;
第二,制造业中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小的细分行业,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服务机器人、储能、智能驾驶等,以及受益于外需复苏的出口导向型公司;
第三,服务消费行业和暑假旅游相关,比如餐饮旅游、酒店、航空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聚焦:中信证券保荐的水利工程领域科创板“潜力股”
2025-07-28 13:11
-
@你,炒港美股交税了吗?
2025-07-28 13:11
-
豪门百亿财产争夺战背后,信托到底是个啥?
2025-07-28 13:11